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伦理与义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之隆替,既与时代之盛衰遥相呼应,也与学术人才之兴衰荣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页上,学人辈出,不乏卓然大家,已为学界所共见。改革开放之时代巨潮.更托起新一代学者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学有根柢,经历现代学术训练,积累濡厚学术素养,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研究历程和学术风格,体现着学术事业新陈代谢的活力与希望。作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不仅是学界前驱的薪火传人,更是更新与光大21世纪中国学术的思考者、探索者、实践者。 “努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第五届上海社联的一项重点工作。本刊编辑部从本期起,辟出“中青年专家网页”专栏,就治学道路、治学成就与治学体悟等方面,对部分中青年学者进行访谈,并同时辑收其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新作一篇。专栏冠名“网页”,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本专栏在联络学人、互通信息上的厚望。值此新的世纪之交与千年之会将临之际,我们期盼着此项工作得到学界的关注与支持;期待着更多专长之士以更多创获.崭露学坛。  相似文献   

2.
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合法性理论的二元取向及意义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学术之隆替,既与时代之盛衰遥相呼应,也与学术人才之兴衰荣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页上,学人辈出,不乏卓然大家,已为学界所共见。改革开放之时代巨潮,更托起新一代学者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学有根柢,经历现代学术训练,积累濡厚学术素养,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研究历程和学术风格,体现着学术事业新陈代谢的活力与希望。作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不仅是学界前驱的薪火传人,更是更新与光大21世纪中国学术的思考者、探索者、实践者。 “努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第五届上海社联的一项重点工作。本刊编辑部从第六期起,辟出“中青年专家网页”专栏,就治学道路、治学成就与治学体悟等方面.对部分中青年学者进行访谈,并同时辑收其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新作一篇。专栏冠名“网页”,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本专栏在联络学人、互通信息上的厚望。值此新的世纪之交与千年之会将临之际,我们期盼着此项工作得到学界的关注与支持;期待着更多专长之士以更多创获,崭露学坛。  相似文献   

3.
学术之隆替,既与时代之盛衰遥相呼应,也与学术人才之兴衰荣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页上,学人辈出,不乏卓然大家,已为学界所共见。改革开放之时代巨潮,更托起新一代学者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学有根柢,经历现代学术训练,积累濡厚学术素养,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研究历程和学术风格,体现着学术事业新陈代谢的活力与希望。作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不仅是学界前驱的薪火传人,更是更新与光大21世纪中国学术的思考者、探索者、实践者。 “努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第五届上海社联的一项重点工作。本刊编辑部从第六期起。辟出“中青年专家网页”专栏,就治学道路、治学成就与治学体悟等方面,对部分中青年学者进行访谈,并同时辑收其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新作一篇。专栏冠名“网页”;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本专栏在联络学人、互通信息上的厚望。值此新的世纪之交与千年之会将临之际,我们期盼着此项工作得到学界的关注与支持;期待着更多专长之士以更多创获,崭露学坛。  相似文献   

4.
学术之隆替,既与时代之盛衰遥相呼应,也与学术人才之兴衰荣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页上,学人辈出,不乏卓然大家,已为学界所共见。改革开放之时代巨潮,更托起新一代学者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学有根柢,经历现代学术训练,积累濡厚学术素养,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研究历程和学术风格,体现着学术事业新陈代谢的活力与希望。作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不仅是学界前驱的薪火传人,更是更新与光大21世纪中国学术的思考者、探索者、实践者。 "努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第五届上海社联的一项重点工作。本刊编辑部从第六期起,辟出"中青年专家网页"专栏,就治学道路、治学成就与治学体悟等方面,对部分中青年学者进行访谈,并同时辑收其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新作一篇。专栏冠名"网页",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本专栏在联络学人、互通信息上的厚望。值此新的世纪之交与千年之会将临之际,我们期盼着此项工作得到学界的关注与支持;期待着更多专长之士以更多创获,崭露学坛。  相似文献   

5.
学术之隆替,既与时代之盛衰遥相呼应,也与学术人才之兴衰荣枯密切相关。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页上,学人辈出,不乏卓然大家,已为学界所共见。改革开放之时代巨潮,更托起新一代学者群体。他们中不少人学有根抵,经历现代学术训练,积累濡厚学术素养,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研究历程和学术风格,体现着学术事业新陈代谢的活力与希望。作为各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们不仅是学界前驱的薪火传人,更是更新与光大21世纪中国学术的思考者、探索者、实践者。 “努力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专家学者群体”,是第五届上海社联的一项重点工作。本刊编辑部从第六期起,辟出“中青年专家网页”专栏,就治学道路、治学成就与治学体悟等方面,对部分中青年学者进行访谈,并同时辑收其近期主要研究课题新作一篇。专栏冠名“网页”,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本专栏在联络学人、互通信息上的厚望。值此新的世纪之交与千年之会将临之际,我们期盼着此项工作得到学界的关注与支持;期待着更多专长之士以更多创获,崭露学坛。  相似文献   

6.
申明 《社会科学家》2007,(6):202-204
大师至少代表着某一学科的巅峰,他要有奠基性、开拓性、前沿性的学术成就,同时要有治学的精神、做人的态度、社会责任感,"经师"和"人师"相结合才堪为大师,他们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师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和引领者,在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地认识大师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对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创办有特色的大学、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蒋寅 《云梦学刊》2006,27(4):14-14
对学术史的了解原是学者进入研究前必要的修养和训练。通过研读前辈学者的著作,了解他们的业绩,掌握现有研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及成果达到的深度,这是每个学者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从前贤的治学经验看,研读前辈大师的著作,从中揣摩治学门径,积累知识,都是青年初学时必不可少的功夫。在这个意义上说,学术史是我们入门进学的台阶。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鉴于学术传统的失落和学术的失范,悄然兴起一股研读大师,研讨学术史,寻找学术规范的风气,这本来是好事,但不幸的是,许多人误将粗浅的阅读当作了研究,甚而至于自以为具备了与大师对话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学术史背景下的陈寅恪、唐长孺和胡如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继民 《河北学刊》2005,25(5):92-97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9.
唐长孺先生与中国中古史研究--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国栋 《河北学刊》2005,25(5):85-89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10.
冯金忠 《河北学刊》2005,25(5):97-99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 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相似文献   

11.
“做人”的教育和“做某种人”的教育,应该是教育的两个基本支点。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建立在了“做某种人”的单一支点上,“做人”的教育被抽离或消释于“做某种人”的教育之中,当前社会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该根据人的生命的二重性牢固确定教育的两个支点,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教育的“重人”传统,让科学与人文成为教育的两翼,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
"学为人"的主张是陆九渊的教育基本理论.他认为人是自然和社会的核心,做人最重要.他提出做人要先立乎其大志、明辨义利、堂堂地做人、重践道等,强调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作用.研究他的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诚实守信,就是讲信义,重信誉,守信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之间的利益与生存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密切关系需要诚信来维护。根据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诚实现象,应着重从伦理道德、社会环境、法制建设的角度分析入手,探讨诚信做人之本。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强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是终其一生的。在当代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中,老年人的社会化困境日显突出。通过对老年人社会化的困境进行分析,探索老年人社会化先进的理念和广阔的社会空间,为老年人社会化模式建构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敬君 《云梦学刊》2005,26(3):42-45
在道德衰微的时代,屈原和孔子都没被时俗所染,而是凭“道”自任自重,本着求真求善的人生态度,以修身为要务,坚持理想,追求崇高,虽罹患而百折不挠,身处逆境而不改初衷。孔子热心救世,但生性豁达,有非常的柔性和韧性,在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中游刃有余;屈原执着爱国,耿介中正,矢志不渝,独自背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艰难行进。孔子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经典性的精神意象,屈原则以砥励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为中国民族特色的理想人格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16.
在封建社会里,尤其在元朝这样一个特殊时代里,身居高官显宦的张养浩,能克己奉公,为拯救苦难中的劳苦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属少见。在他的散曲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一生以忧国忧民开始,也以忧国忧民而终。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也是一位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对劳动人民有深切同情、为官清廉、具有典型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的封建官员形象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更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最能反映孔子的思想.实际上我们更可以将它看成是孔子的一本教材,是对弟子的传道、授业和解惑.这本教材涉及面广,几乎包括人生的各个方面:政治、思想、为人处事、择友等.为了能将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形成一个系统来研究,我们挑选了其中的一个高频词"君子"作为研究的主线,通过它来探求孔子的学说.  相似文献   

18.
董玉庭 《北方论丛》2005,(3):150-153
盗窃罪是司法实践中最常见的犯罪类型之一。对盗窃罪的认定存在众多的疑难问题,特别涉及到罪与非罪时,其判断标准更是争议颇多。在司法实践中,盗窃自家或近亲属财物,盗窃与他人共有财物,非法取得死人财物,窃取自己已被没收的财物及窃取自己所有而被他人占有的财物是比较常见的行为,这些行为与典型盗窃罪存在着若干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影响到盗窃罪之成立需要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教育与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数字化教育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 ,以“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 ,以促进学习 ,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 ,强调以人为本 ,实现教学中心从教到学的转变 ,使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无罪辩护相比较罪轻辩护而言,由于其直接关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个案中直接体现生命权、人身自由权是否将会被剥夺的问题,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无罪辩护还关系到律师"护法维权"群体形象的树立和我国的律师制度、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能否取信于民的大问题.法律赋予了辩护人为被告人做无罪辩护的权利,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无罪辩护难"的观念在律师界和学术界却早已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