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气、神我国古代美学及文论中所说“文气”“风骨”等概念,历来是引起人们关注争论的重要问题。但要弄清其真正内涵,则仍须溯源于哲学中所说的“气”,因为它们本来就是根植于哲学的。那么“气”究竟指什么?是否即如不少研究者们所说即气质、个性或风格之类? 在我国古代哲学中,“气”的概念内涵固然比较复杂,但其最基本的一种含义,即从宇宙的起源或构成论来说,却并非指抽象的精神性的东西,而是生成天地万物的物质性元气。它至大至刚,无所不在,常充塞于宇宙间一切自然物质之中,是物质生命的本原。《易·系辞》所说“精气为物”,就是这个意思。故孔颖达疏:“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  相似文献   

2.
“气”这一概念是古代文论中经常使用的术语之一。它是从古老的哲学概念中借用、演化而来的。到了建安时代的曹丕以后,才正式成为美学上的术语,被凝定成为文论概念。 我们知道,气除了它的普通意思以外,在建安以前,很早就被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做为一个特殊的概念和范畴来使用。“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庄子、管子、荀子;下至汉代的王充、董仲舒,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对“气”作不同的解释。但总的又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把“气”看成是构成一切物质基础的物质元素,这在先秦和两汉的典籍中是屡见不鲜的。先秦时期,《周易·系辞》说:“精气为物。”《管子·  相似文献   

3.
白奚 《船山学刊》2022,(5):15-27
《恒先》宇宙生成论的核心概念“恒”与“或”实为二位一体的关系,类似于《老子》的“道”与“一”,“恒”为本体论概念,“或”为生成论概念。“或”是最高本体“恒”在生成论论域中的代名词,以“或”为起点的生成论本质上是古代哲学中常见的“气生论”。从“或”开始的宇宙演化,经形上之“气”的过渡阶段,最终落实为形下之“有”,展现了一个关于宇宙万物生成的更为哲学化的解释系统。对照传世典籍中的相关思想,可以展现这个久佚的解释系统中的独特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传统中存在与西方哲学经典概念理性相对应和意义趋同的概念,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理性”,也存在哲学理性观的历史演变。《易传·说卦》提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理与性对举,意蕴主要涵括自然事物的本性与内在规律,属于认识论范围。《后汉书·党锢传序》谓:“天刻意则行不肆,李物则其志流,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这里“理性”概念指个人品性修养,属于修养论范围。南北朝《刘子新论》的《辩乐篇》谓:“淫、怆、愤厉、哀思之声,非理性、和情、德音之乐也”;其《和性篇》则谓;“理性者使刚而不…  相似文献   

5.
张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正蒙》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他提出“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气化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明确地把“太虚”即虚空和物质性的元气结合起来,指出元气是虚空的本然状态,“知太虚即气,则无无。”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虚空的非物质性。他的“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认为太虚之气始终处于浮沉、升降、絪緼、相荡之中,“一故神,两故化”,这就有力地批判了玄学“有生于无”、佛教“虚能生气”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张载作为一个思想家,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了论证他的唯物主义元气本体论,他曾深入地研究过天文学,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宇宙结构思想,而《正蒙·参两》篇是他在这方面思想的结晶,也是研究张载的天文学思想的依据。然而,长期以来,对《正蒙·参两》篇望而生畏。近代学者,阐释甚少,力作不闻于世。本文想通过《正蒙·参两》篇,对张载的宇宙结构等天文学思想作初步探索,错误之处,请专家学友指正。  相似文献   

6.
自由·美·人生──庄子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美·人生──庄子的“道”路王剑峰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是人生论,人生论之中心部分是人生理想论”。庄子哲学被称为道家哲学,虽然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一种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体论,但实际上也内涵着人生理想论。《庄子》...  相似文献   

7.
宋人杨文昌为王充《论衡》作序,赞其文“天人之际,悉所会通,性命之理,靡不穷尽”,元人韩性的《论衡》序中亦有类似的话。所谓“性命之理”,相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心理学思想。一部《论衡》,其心理学思想不仅异常丰富,而且自成体系,如“气论”、“物论”、“性论”、“情论”,“才论”,“知论”等等。作为一位文论家,王充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着明显的过渡作用,亦即扮演了从广义的“文学”(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在内的有文字记载的学问)过渡到狭义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在内的文章之学)的“桥梁角色”。正是在这种“过渡”之中,王充的文学理论显示出鲜明的心理学特征;换言之,当王充站在哲学的角度论述文学理论问题时,他无意中创建了自己的文艺心理学。  相似文献   

8.
王充是东汉时代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他的思想是我国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他的《论衡》是汉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从事我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史、科技史、天文学史、逻辑史、心理学史、教育学史、伦理学史、美学史和文学评论史的研究工作者都可以从《论衡》一书中采集到可贵的资料,丰富各科发展史的研究。王充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但是,至于他的生平,却不甚清楚,还有加以考辨的必要。王充的生平事迹主要见于范晔《后汉书》本传和《论衡·自纪篇》。《后汉书·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中关于王充,只有二百多字的简略记载。《自纪篇》主要篇幅用于解答别人对《论衡》一书的责难,叙述自己生平的内容也很少,而且主要是少年和老年  相似文献   

9.
营建一种自然的审美心境———试论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篇旨及其“气论”的美学史地位邱运华刘勰《文心雕龙·养气》本乎自然之道,论及创作主体的精力修养、年龄齿序变化对思维的影响,提出“从容率情、优柔适会”、“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的观点,以保持自然的审美心...  相似文献   

10.
学术 批评贵在 “直”“诚”,若 落于“蹊跷”,则不免使人觉得味同嚼蜡,如坠五里雾中。 我 在《学术 界》 2003年 第6期 发表《“前 哲学概念 ”的“气 论哲学研 究”》,对曾振宇著《中国气论 哲学研究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提出批评,认为 作 者 把中 国 哲 学 的 “气 ”以 及 “道 ”“理”“天”“心”等主干范畴都归于“前哲学 概念”,从 而否认“中国有哲 学”,这不仅与其书名的“气论哲学研究”自相矛盾,而且其对中、西哲学概念的了解和使用也是一知半解、粗疏、混淆的;更应批评 者,是作 者无视、曲解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自然观与西方的自然观不同,前者以“气”作为世界的本原,后者以“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世界的本原是非形非质而贯通于一切形质之中的“气”。“气”是无形的存在,万物之形由气变化而来。如庄子所云:“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篇》)“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张载也认为一切可见之象都是气。“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气聚则离明得施而有形,气不聚则离明不得施而无形。”“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正蒙·太和》)更重要的是,“气”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具有运动性。《谷梁传·庄公三年》云:“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杨士勋疏引徐邈言:“古人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然则传所谓天,盖名其冲和之功。”这种“冲和之功”,即气的运行。张载亦云:“气坱然太虚,升降飞扬,未尝止息,《易》所谓纲组,庄生所谓生物以息相吹野马者与!”(《正蒙·太和》)“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絪组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申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正蒙·参两》)这正指出  相似文献   

12.
谶纬与元气     
在古希腊罗马哲学中,“气”的概念,从来未形成“气候”,也未被纳入哲学范畴。曾出现过有人把气看作一切物体的始基的观点,但被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说排挤出了哲学概念。东方的中国则不然,气的观念,渗透在意识、生活各个领域。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用“气”来解释自然,评品人事。有哲学的精气论、气一元论、道气一元论、气化论,气本论等等。至于文学艺术中使用气这个概念的。更是比比皆是,不一而足。先秦儒家的孔子不谈气,倒是春秋时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把“气”纳入了他的形而上学的哲学范畴。后来的宋尹学派提出了“精气论”的观点。《庄子、知北游》篇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这种认识,显然是把气当作生成万物的范畴来看待。可以说,把“气”确定为本体论的基本概念的,最终恐怕是非庄子莫属。  相似文献   

13.
哲学马克思哲学遗产在当代俄罗斯的地位与作用/[俄]弗·瓦·米洛诺夫/1·4“苏联时期”和“后苏联时期”“俄国哲学史观”的变迁———读M·A·马斯林主编的《俄国哲学史》(2001)/贾泽林/1·10俄罗斯的选择与俄罗斯哲学使命———世纪之交俄罗斯哲学发展趋势/陈树林/1·17马克思人权观的“生存实践论”解读/苗贵山/1·23论马克思的人权批判理论/刘冲/1·29传统本体论的基本范式和特征/董世峰/1·34闪烁在城邦文明之上的理性之光———论古希腊哲学诞生的社会基础/王国坛/1·39对当代价值哲学的几点思考/王玉木梁/2·4论价值追求/王伦光/2·…  相似文献   

14.
王符是东汉时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潜夫论》一书是他的代表著作,王符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具有内在矛盾的哲学体系.一王符的哲学思想较集中地反映在《本训篇》中.该篇提出了一个道生气,气生万物,万物生规律的世界生成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元气或气是最重要的概念.气概念在汉代哲学界是很流行的,大多数哲学家都把气概念作为自己哲学中的重要概念.但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气概念具有不同的含义.王符哲学中的  相似文献   

15.
江林昌 《学术研究》2005,(10):79-95
大量考古材料说明,太阳昼夜循环观念是中国古代宇宙生成论的根源。“易”、“道”、“太一”等表示宇宙本源的哲学术语实际上都是日出海面而循环运行图像的概括。郭店战国竹简《太一生水》、《老子》甲篇、子弹库战国帛书《宇宙篇》为我们提供了完整的太阳循环而有天地四时的宇宙观念。由此,中央四方与明堂、太阳崇拜与君权王权的统一、太阳神推步规天与宗教垄断、“东西”称物与“东”、“南”为尊等等政治观、哲学观、文化观,都是太阳循环宇宙观的具体反映。  相似文献   

16.
试谈文气和刘勰的文气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文论,必谈文气。《文心雕龙》论情析采,专著《养气》一篇。曹丕《典论·论文》说:“文以气为主”,刘勰既引用了此文,也赞同此说。文气这个东西,论者都认为存在,但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不知其象,使后来读文论的人,迷离仿佛,不得其解。我对这个问题,也摩挲了累年,似乎得其畔岸,现在以《文心雕龙》为主,略加阐述,以供商榷。人天相副的哲学思维与文气说文艺思维是离不开哲学思维的。说“人是宇宙本体的具体而微”,是历史上的一种哲学观点,它影响到和浸透入许多学术思维之中,文学也不例外。古人对于人和宇宙并不真正理解,但是他们将人  相似文献   

17.
<正> 张载哲学基本属性是气一元论唯物主义,还是二无论?关键是弄清楚其“神”范畴及它与“气”范畴的关系。一、“神”不是“清气”一些论者认为“神”就是清气。他们的根据是张载说过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散殊而可象为气,清通而不可象为神。”“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碍故神。”其实,张载这里讲的“清”,不是指“清气”而言的名词,而是指“清通”而言的形容词,即“清通不可象为神”。张载还说:“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则神。”(以上《张载集·太和篇》,以下只注篇名)“推而行之存乎通。”(《神化篇》)由此可见,“清通”是形容运动变化,说的是气澄清就能感应变化无所不通。这种感应变化的态势叫做“神”。所以,“神”不是清气,而是气的功能。如张载所说:“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鬼神屈伸之义。”(《神化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多元化”的论调是很时髦的,诸如“多元政治”、“多元经济”、“多元思想”,等等,确实有一定的迷惑力.那么,究竟什么是“多元化”呢?所谓“元”,本是一种古代哲学概念,指天地万物的本原.《春秋繁露·重政》篇曰:“故元者为万物之本”即为此意.所以说,“多元化”,乃是指有多个或多种本原,而不仅仅是一种本原.即多种本原的政治、经济、思想,以至其它云云.也许一些天真的人们会说:多种本原的政治、经济、思想互相比较,竞争发展,不是很好吗?可是“多元化”的宣扬者正是打着这样一种牌子行事的,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他们的“多元化”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辑刊》2005,(6):Ⅰ-Ⅴ
哲学西方知识论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曾志/1·4“数字增强”的价值及伦理问题/肖峰/1·10后人道主义:哲学人道主义的现时代反思与定位/陈凡赵迎欢/1·16康德哲学的本体论意蕴/王国富/1·22论儒家恕道精神的当代价值/辛达海/1·26儒家中和观及环境伦理哲学启示/谢树放/1·31关东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重塑/王充闾/1·65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多元浑融性及其成因——从民间故事的复杂内涵说起/杨太/1·69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实质:创造性结合的“艺术整体”/郭国勋/2·4俄罗斯哲学研究之管见/李尚德/2·8本体论:人之存在的理论诉求/王晓红/2·15事件…  相似文献   

20.
哲学 语言文学适度原则与改革_则狂文)l·8《山海经》与《山海图》(孙致中)1.51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自然观刍议 李白、王昌龄的绝句艺术比较探索 t王复三)l·17(张国伟)1·63—董仲舒的地位及其研究方法 鲁迅散文中的风俗画(卢 今)二·68 (张岱年 严北摄等)1·24 关于突破近百年文学史“三段式”颜元思想辨析(卢子震)l·29 分期的思考(陈学超)l·73王船山思想启蒙性初探(陈寒呜)1·34 庄子与屈原艺术手法异同试析(王景琳)2·45论哲学变革的基础、性质和趋势《红搂梦})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与明确性 :’(王永样 顿占民)2·3、(韩进廉)2·50生产力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