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建平 《经营管理者》2014,(21):142-143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能源危机而倡导的一种全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是内在统一的,低碳经济发展有利于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浙江所处的发展阶段、浙江的产业结构特点和技术水平状况与低碳经济发展还不相适应。应该从构筑低碳产业体系,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构建全方位的低碳财税政策体系等方面促进浙江低碳经济发展,从而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4,(20):30-31
正面对最近网络上出现唱衰浙江经济的言论,省长李强表示,首先必须承认,最近几年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确实有所放缓。但是,"不计代价追速度"的粗放发展模式在浙江已成为过去,而"质量效益稳中有进、生态环境稳中趋好、民生保障稳中提升"正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新旋律。  相似文献   

3.
提到浙江,人们似乎就联想起“民营企业”、“温州模式”、“制度经济”,这些早已耳熟能详的字眼似乎已成为浙江的代名词。改革开放20多年来,浙江GDP增长率连年位居全国前茅,经济总量从全国排名12位上升至第4位,浙江经济的两大亮点“民营经济”与“温州模式”被全国各地争相借鉴,浙江经济一路飘“红”,直线上升。特别是较早进行的市场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人多、地少、缺煤、少铁、无油,基本没有值得一提的大宗自然资源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海洋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文献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海洋经济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效发挥海洋经济的作用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不但有利于浙江的涉海人才队伍建设,也有助于浙江海洋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经济呈现出“发展好、增长快、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浙江现已成为中西部不发达省份争相学习的对象。学习浙江经验后,似乎又觉得浙江的做法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们发展经济的做法,好多方面我们都在做,似乎很好学。但是,他们的做法好学,真经却难取。前几年,学习浙江经验后,之所以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就是因为我们只学到了浙江经验表面的东西,没有领会到经验的精髓与理念。做法好搬,精神难学,理念难成,这是真经难取的根本原因。学习浙江经验,必须学习浙江经验的精髓与理念。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上海和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中心的发展差距 ,估算了上海实现国际经济中心目标所需的时间 ,并在摒弃了传统的“极化—扩散”理论 ,而采用产业分工和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上海和浙江的经济关系以后认为:(1)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的任务将由上海和上海周边地区共同承担 ,作为全球视野中的大上海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 ,浙江也是建设中的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一部分;(2)浙江和上海之间的资源流动是双向的 ,浙江和上海的经济关系不是单纯的“中心—边缘”、“吸纳—扩散”的关系而是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的关系;(3)明确浙江建设制造业大省和国际制造业中心之一的发展目标 ,鼓励有条件的浙江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利用上海的发展资源 ,同时也对上海的发展作出贡献 ,加快浙江、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对于实现该地区的区域发展目标是具有正面效应的  相似文献   

7.
打工经济曾是浙江发展起步阶段的主要经济形态之一,浙江的发展轨迹说明,由"输出劳动力"到"带回生产力"是发展的必然。认识返乡创业的价值,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徐浩程  晏瑾 《决策》2012,(8):34-36
总部经济不仅是建一个总部大楼,建总部大楼的同时也可以把它所关联的产业链布局在浙江,布局在浙江的欠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9.
傅白水 《决策》2006,(9):42-43
浙江艰难求变,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浙江省实施了两大经济推手的同时,实施全新的干部考核制度,从政治层面保证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北水 《决策》2014,(6):59-61
最近媒体再次热论浙江与江苏经济发展之争,认为浙江在经济发展上已然落后于江苏,甚至有学者认为江苏已不把浙江作对手。 这10年浙江经济增速虽然处于下降通道,但依托加入WTO后的出口替代战略和黄金十年的房地产飙升这两大路径,总体发展仍处于快速期,浙江企业或依赖出口,或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势头尚可。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灰色关联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对二者相互关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要.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并对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四省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竞争力的关联度进行测算,得到江苏的产业集聚度变化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变化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江苏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相关度为0.827,大于广东、上海和浙江.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1,(8):14-15
案例背景 改革开放后.浙江经济高速发展。但同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也给浙江敲醒警钟。200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同年出台《浙江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行的“市管县”体制日益暴露出来的弊端,阻碍着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尤其是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市县之间的矛盾。浙江在“省管县”体制方面的成功经验更是使人们把“省管县”体制的实行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前蒂联系起来。但是“浙江模式”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其特殊性,是否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提高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它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联系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物有机体的产业群落。目前。我国处于成熟阶段的典型产业集群尚很少。但许多地区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都出现了类似产业集群的现象,如广东的专业镇、浙江的块状经济等。我们把这种具有集群特征的产业集聚现象称为“准集群”或广义的集群,它们处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期阶段。从地理分布看,这些集群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沿海省份,其他省市也有零星分布。  相似文献   

15.
京沪浙粤遭遇陷阱推荐度指数★★★★★★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四省市经济增速在全国GDP增速排名倒数。《21世纪经济报道》8月8日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由于过早进入高成本、高通胀、低竞争力阶段的城市经济已不堪重负,  相似文献   

16.
美、英、德、荷、日等国在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上有不少好的经验,成功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些做法,结合浙江自身特点与优势,多措并举增强浙江省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全国"两会"前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国第一个海洋经济示范区规划,也是浙江省首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规划。国务院批复中称,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区域开发规划理论与空间规划理论浙江经济依靠民营企业和市场经济先发优势占得先机,然而,近年来出现诸如陆域发展空间狭小、传统产业上升空间有限等问题,制约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平 《决策导刊》2001,(12):39-42
最近,借去浙江温(州)台(州)开会之机,粗略地考察了一下浙江经济发展情况,深感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其某些经验值得重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推进信息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效促进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必要结合世界信息化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浙江省的实际,进一步全面准确地把握信息经济的内涵。因此,本文探索总结了信息经济的认识误区,并针对如何更好地发展信息经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3,(18):14-15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与此同时,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开始放缓。同其他省份一样,浙江长期面临人多地少、生产模式粗放、产业定位偏低的困局。双重倒逼之下,浙江经济如何逆境突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通过"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加快转型升级,开辟浙江经济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