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界研究历来敏感,中朝边界研究尤其如此,长期被视为禁区。但近年以来关于中朝边界的论著陆续涌现,其中不乏出色的力作。2011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后陈慧著《穆克登碑问题研究》,便是其中之一。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色。1.系统性该书虽以1712年清吏穆克登奉旨查边立碑为中心,但往前追溯至15世纪中叶以来的中朝图们江边界,中心阐述1712年穆克登查边立碑以及1885年(乙酉)、1887年(丁亥)中朝两次勘界会谈,向后延及1909年中日签订的《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间岛条约》),乃至1962年中朝两国签订的《中朝边界条约》,全面、系统地阐述1712—1962年250年间的中朝边界问题。时间跨度之大,事件之复杂,涉及国家之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中朝边境民族乡村振兴,对巩固边境地区长期稳定、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丰富中华文化“基因库”、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中朝边境乡村全面振兴面临以下困境: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乡村文化振兴载体缺乏、乡村治安防范能力降低。全面振兴乡村路径应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聚集乡村人才,增强乡村内生动力,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治安防范能力,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3.
一、参考文献的分类 在参考文献条目中,不同载体和种类的参考文献,一般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出:专著记作M,论文集记作C,专著或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记作A,  相似文献   

4.
清代中朝两国边疆贸易频繁,主要集中于中朝边界的中江、会宁、庆源三处.中朝两国对三处边贸市场的开市规则做了具体规定,包括参与人员、市期与通商路线及开市礼制三个方面的内容.市场形式分为公市和私市两种.公市是法定的,私市是政府默许的,一般情况下是先开公市,后开私市.长达两个半世纪的清代中朝边贸促进了中朝双方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1882—1894年间,中朝之间的商路出现历史性变迁,陆路商路明显衰落,稳定的海上商路形成并拓展成为主要贸易通道。中朝商路变迁与封贡体制变化有着密切的联动关系,封贡体制是影响清代中朝商路变迁的根本性因素,而商路的发展变化也最终成为封贡体制消亡的助推力量。中朝间稳定的海上商路的形成与拓展促进了中朝乃至东亚贸易的繁荣,也改变了东亚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趋势,即中、日两国的对朝贸易竞争日趋激烈,日本在对朝贸易中最终取代传统的中朝贸易而占据垄断地位,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努力参与东北亚海域贸易的竞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朝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在两国领导人和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突破单纯货物贸易和旅游的局限,逐步走向统筹安排和共同合作开发。加强和深化中朝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是中朝双方顺应快速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各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求作出的共赢选择,符合中朝两国的国情和利益。虽然,当前中朝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然而中朝两国建立起来的睦邻友好、互惠互利、共同繁荣的双赢合作关系将成为发展的主流,双边经济合作必然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一、参考文献的分类在参考文献条目中,不同载体和种类的参考文献,一般用大的拉丁字母标出:专著记作M,论文集记作C,专著或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记作A,期刊文章记作J,报纸文章记作N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是历史上中朝传统贸易规模较大、贸易关系发展比较稳定的一个时期.朝贡、使行、边市、海上四种贸易形态,构成了明清时期中朝贸易的基本结构.其中朝贡贸易是主导的贸易形态,边市贸易和海上民间贸易自由度较高,海上民间贸易在晚清时期取代朝贡贸易成为中朝贸易的主要形态.明清时期中朝贸易的发展,有政治上求稳定与经济上求利益的双重动力因素,推动着中朝贸易在宗藩封贡体制下缓慢发展.明清时期的中朝贸易虽然表现出明显的保守倾向,但它维护了双方各自的政治地位和领土安全,有利于中朝关系的和谐稳定,在推动两国经贸交流良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地区的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战争不但是日本对中、朝的侵略战争,也是国际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斗争的组成部分。沙俄积极参与了这场战争,对中、朝人民犯下严重的侵略罪行。 (一)  相似文献   

10.
一、参考文献的分类 在参考文献条目中,不同载体和种类的参考文献,一般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出:专著记作M,论文集记作C,专著或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记作A,期刊文章记作J,报纸文章记作N,学位论文记作D,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是中山大学王正宪教授在1980至1999年期间撰写的一部论文集,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这本论文集大体上包括作者对当代经济学的性质、研究方法、在我国的适用范围等问题的探讨,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的讨论,是一部颇具特色的著作。 这本论文集的“引论”是一篇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三大历史教训的总结,可说是全书的开宗明义之作。王正宪教授通过深刻的思考,鲜明地指出:“应当承认,在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一、参考文献的分类 在参考文献条目中,不同载体和种类的参考文献,一般用大写的拉丁字母标出:专著记作M,论文集记作C,专著或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记作A,期刊文章记作J,报纸文章记作N,学位论文记作D.  相似文献   

13.
张爱波 《江淮论坛》2006,(5):155-159
中朝时期,儒学衰微,玄风大畅,伴随着清谈的绝而复闻,任诞放达的生活方式也在中朝重新兴起,成为中朝士人博名邀誉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从任诞之风在中朝盛行的原因、时代特点和对其的客观评价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论述了任诞之风及其与中朝名士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歌语言修辞研究的开拓之作──评《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周荐读了谭汝为先生的论文集《古典诗歌的修辞和语言问题》(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深感此书是古典诗歌语言修辞研究的一部开拓之作。该书有以下四个特点。一、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在古典...  相似文献   

15.
随着嘉靖朝大礼议的演进,在嘉靖朝的政治文化中,君子小人之辩贯穿始终,这是明朝其他时期较为少见的现象。嘉靖朝祀典改制的不断演进,不光是支持世宗的张璁、桂萼等议礼派推动的,在整个议礼活动中诸多小人的奔竞与投机,不断激起世宗祀典改制的欲望,进而影响了嘉靖初政的实施。嘉靖朝祀典改制中的小人众生相所体现的政治文化,促成了世宗皇权意识的提升、形成献媚奔竞的仕风、混淆了对那些支持世宗议礼者的评价。小人之干进是考察嘉靖朝大礼议及相关祀典改制的一个新视角,也是进一步研究嘉靖朝中前期政治变动的一个立足点。  相似文献   

16.
周抗同志的论文集《求是论集》,收集了作者自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八三年八月间撰写的三十五篇论文,现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 作者把自己的文集题名为《求是论集》,具有深刻的寓意。这确实是一部有现实感和战斗性,富有“求是”精神的文集。作者是一个在抗日爱国运动的战火中锻炼出来的党的马列主义哲学工作者。从论文集中可以看出我们党培养出来的老一辈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3月出版了。这本论文集是从1983年11月在广东省东莞县举行的全国第一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讨论会所收论文中挑选出来的。它共收论文85篇,着重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这是我国一本从多方面探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哲学论集。它出版后受到我国哲学界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8.
张志雄 《晋阳学刊》2001,(4):109-112
学界史著就体例而言 ,或如唐长孺先生之《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将单篇论文集在一处 ,其间并不强求结构上的紧密联系 ,或如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 ,乃是用一条明晰的线索 ,将众多事件串连起来带动一朝历史。李凭先生的《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0年版 )即属于后一种。李凭先生不仅在著作中以叙事线索贯穿始终 ,而且在细节的考证上思路清晰 ,逻辑缜密 ,多处已超越前人。下面就这两方面发表笔者对李先生著作的看法。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多从其民族的“汉化”入手 ,遇到重大历史人物评价和重要政治事件的解释 ,首先是…  相似文献   

19.
<正> 卓炯《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文集)一书,最近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比较集中地反映近年来卓炯商品经济理论研究的成果,它对开拓经济理论研究者、探索者与爱好者的思维领域,将有所帮助。 一 卓炯《再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下简称《再论》)一书共收集论文46篇,约30多万字。它所阐明的新观点,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本刊启事     
<正> 《广东社会科学》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2003年起改为大16开,每期168页。欢迎投稿,欢迎订阅。现将有关来稿规范要求说明如下: 一、本刊的引文出处均采用文末注(尾注),请作者投稿遵照以下标注格式。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标注顺序按责任者(著者)、文献题名、出版者、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