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新原人>中提出了人生四境界说: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为最高境界,它是"知天"、"事天"、"乐天"、"同天"的统一.这一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观点有许多相契合之处.从认识角度说,这种境界体现了与西方理性主义倡导的二元对立所不同的系统思维;从实践角度说,它倡导限制人的物质欲望,提升精神人格;从审美角度说,人把自然作为审美对象,通过"移情"把自然纳入到道德关怀的范围,使自然与人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先生理想人生的最高境界."极高明"是就人的境界说的;"道中庸"是就人的行为说的.就境界说,由于人对人生觉解的程度不同,可有四种不同的境界,天地境界是人的最高妙的精神境界;就行为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不必有什么特别的不同,只是一种平凡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生活中刺激的事情太多,以至于我们越发难以忍受无聊。前不久,美国的研究学者发表了一项"针对无聊经历最全面的实证研究",解开了"人为什么会无聊"的谜题:他们总结道,人在做无聊的事情时才会感到无聊。这是个看起来无聊但实际没那么无聊的结论——因为它推翻了老师和家长们最爱说的一句训诫——"没有无聊的事情,只有无聊的人。"(引用G.K.切特斯顿的话就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无趣的事物,只可能存在无趣的人。")心理学家曾倾向于认为,无聊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无聊倾向性"(boredom proneness)这种个人特质引发的。但是,无聊的事情的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境界     
石鑫 《华人时刊》2020,(2):12-12
说到读书的境界,我们自然会联想到王国维所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然王国维只是一个清末学者,所以他的读书三境界的理论其实只是讲了做学问的几个境界,所以我更赞赏明朝著名学者王阳明所提出读书之五境界:第一重境界:读书的价值。老师说读书做大官,然而幼年王阳明却说:"读书做圣贤。"第二重境界:背诵经典,开启智慧。第三重境界:以无心之心读书。王阳明认为:"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第四重境界:养不动心,随机而动。王阳明赞扬孟子的"四十不动心",才涵养出了孟子的"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5.
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紧张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两个方面。如何消解这种紧张关系显然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我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 ,在历史上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即神人以和 ;天人二分基础上的“天人合一” ;人与人和谐基础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思想基本意蕴有四 :即政治管理之策 ;生存状态 ;道德境界 ;审美境界。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 ,“天人合一”思想对于消解前述紧张关系的有益启示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要有“法”有“天” ;(2 )保持生态平衡要树立整体和谐观念 ;(3 )要建构“民胞物与”的全球伦理 ;(4 )回归自然 ,享受自然人生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深受中西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横向比较研究王国维"境界说"和叔本华哲学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境界的内涵及其相关因素的义界.王国维"境界说"是运用叔本华"意志论"中的"人类情感"、"美的理念"、"意志的客观化"对传统艺术加以比较分析.一首诗如能够借自然物中的某个个体,体现意志在自然界中所施予的客体化结果,必定是一首体现"真景物"又同时是"合乎自然"的诗歌,形成的是一种"无我之境".意志客体化的过程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重复性过程,体现这一过程的情感便是"真情感",这种拥有"真感情"的诗歌,形成的则是一种"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7.
朱光潜的“魏晋人”人格理想,高歌自然天放的人生态度。理想人格期待和现实角色扮演的吊诡性,促使其正视板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强烈的担当意识催生朱光潜顺时达变的人格救赎模式。从“魏晋人”理想到出世——入世说,这不但刻勒了时代变迁的印迹,更体现他顺时达变的人格建构活性。   相似文献   

8.
王朔高调复出,把最近这几年的风头人物一个不少地骂了一遍,表面看仿佛是憋了太久需要公开倾诉并为自己的新书炒作,差不多的内容翻来覆去说完之后,大家更愿意相信他是在帮助老徐实现"主编"理想——老徐早就说过打小想办一本杂志,纸媒名堂太多,改做电子版。未来的"鲜花村"便是根据地,而王朔将在那儿"聊死他们"。  相似文献   

9.
魏晋人在诗中对庄子的“逍遥”境界有比较集中的描写:阮籍的以“心游”为精神的慰藉和解脱,嵇康的心身同在现实中的优游容与,西晋人的顺自然之游,以及陶渊时的心与自然泯一,可以说无一不禀承庄子的“逍遥游”思想,这正是魏晋人追寻自己个性自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诗学的实践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践"在中国文化中的含义就是人通过做除欲去执的工夫让实践主体(如良知)在生命中动转甚至完全作主,其动转或完全作主后,人的生命呈现一种道德的修养境界,而这种境界不可用逻辑性的语言分析定义,只可用诗性的语言"托"出,这便是"诗言志".故"诗言志"中的"志"便应解为作者的人格修养境界,这样,诗便与作者的实践有了关联.同时,读者亦只有加强自家的人格修养,方可体悟到作者在诗中呈现的人格修养境界,这便是中国诗学诠释中的"以意逆志",如是,诗便与读者的实践有了关联.又因为这种人格修养境界并不是机窍沉浊的"密窟",而是吉祥止止的"虚室",故这种境界由是诗呈现出来,其风格必定是平淡简远的,这是中国诗歌的最高风格,而这种风格不能从审美趣味中"求"得,只能从人格修养中"修"来,这是中国诗学的实践性的究竟了义.  相似文献   

11.
冯友兰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其《新原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人生四境界说,认为“天地境界”是人所能达到得最高境界。“天地境界说”被理论界认为是建构未来道德哲学的基础,但仔细研究却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识,人类并非是唯一价值的主体。自然同样也是价值的主体。冯友兰的“天地境界说”对于今天正确认识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晓声 《社区》2009,(8):4-4
读书——不,更准确地说,所谓“读”这一种习惯,对我已不啻是一种幸福。这幸福就在日子里,在每一天的宁静的时光里。不消说,人拥有宁静的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而宁静的时光因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以"三史释古今,六书纪贞元"总结自己的学术成就,并将人的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境界,一生以追求天地境界为己任,终享95岁高寿。冯友兰在才学上的造诣极高,在养生保健方面也很有心得。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孟子却曰:有所不为,有所为."这是近日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句广告词,对后面一句"孟子说"有些陌生,赶紧到网上去查,知道是语出《孟子·离娄下》,原文是"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解释就多了,列举一二,"有些不能做的事不要做,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有舍才有得,该放弃的就放弃,才能集中精力做必须做的事","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上做出成绩."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6,(1)
这是今年冬天发生在我们小县城的一件真实的事情。一天早晨,城西老街一栋居民楼起火了。这房子建于上世纪40年代,砖木结构,木楼梯、木门窗、木地板一烧就着。顷刻间,整栋楼都葬身火海。居民们纷纷往外逃命,才逃出一半人时,木质楼梯就"轰"的一声被烧塌了。楼上还有9个居民没来得及逃出来,下楼的通道没了,在烈火和浓烟的淫威中,这些人只有跑向的最顶层——四楼。这也是目前唯一没被大火烧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激情燃烧的岁月(1992-1996)这是新中国拍卖市场开始启航的四年,因为有太多的空白可以去填补,这四年中拍卖行业的人总会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需要去做,有太多的未知领域需要去拓展。回到这段时间,品味其间的大事小事,处处能感觉到,拍卖业急需进发的激情。1994年第一场春拍1994年3月27日,中国嘉德在长城饭店举办了"中...  相似文献   

17.
初中思想政治课"提纲式"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和要求是:(一)提出自学要求;(二)学生自学;(三)讨论交流;(四)精讲释疑;(五)练习总结。教师要全面了解教学模式的效能、特点,适用范围和条件,立足实际,灵活恰当地选择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自然"概念奠基于先秦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顺物自然"确立了"自然"论哲学的基本理论倾向.两汉时期,《淮南子》《论衡》等发展充实了老庄"自然"论哲学."自然"论哲学观主要以先秦道家思想为基础,又吸收融合儒家思想.它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本体论,主张人与客观世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和谐,追求一种以自由为核心的人生至高境界,对后世哲学以及文艺领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缔造了两家全球500强企业的稻盛和夫说:“如果要寻求我成功的理由,也许就是这一点。亦即,也许我的才能存在不足,但是,我有一条单纯而坚强的追求人间正道的指针。”需要磨砺、提高心智的不仅仅是领导。任何人都需要将心智朝好的方向提高,不仅要做一个有能力的人,还要做一个有人格的人;不仅要做一个聪明的人,还要做一个正确的人。可以说这就是人生的目的、人生本来的意义。所谓人生,就是提高我们人性的过程。那么,所谓提高心智,到底是指什么呢?我认为那绝对不是指到达省悟的境界或者至高至善的境界那样困难的事,而是指当自己死亡时,心灵会比出…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博士生导师赵敦华教授在我校作了"运用价值规则,树立正确价值观"讲座。赵敦华教授认为应把价值观作为哲学的重要部分来学习,而价值规则决定行为。他首先讲解了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自然境界:本能或风俗习惯;功利境界:动机利己,后果利人;道德境界:为社会利益,正其义不谋其利;天地境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