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7,(5):119-121
<正>中华书局版七年级《中国历史》(简称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关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辅佐自己"这段文字(连注释、不含标点)共170余字,该文存在悖史的错误。下面是这段文字:诸葛亮是个很有远见和抱负的人。他读过大量书籍,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深刻见解。为了躲避战乱,他在隆中隐居不出,人称"卧龙先生"。有人向刘备推荐他,并且说必须由刘备亲自去请,否则他不会  相似文献   

2.
<正> 陈寿《三国志》载,刘备在进位汉中王时,只在武官中封了前、左、右、后四将军,受封者依次为关羽、马超、张飞、黄忠。赵云是刘备信得过的人,但却不在此列,他当时的封号只不过是翊军将军,位置显然低于前四人。刘备始终坚持论功行赏的原则,在用人问题上从不掺杂个人的私念。马超在五人中参加刘备集团可算是最晚,然而他战功卓著,在取得益州根据地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极为重大的作用,故其所受封号居于张飞之上。黄忠投靠刘备也较晚,但他在入川作战中指挥有方,尤其在定军山一役中,大破魏军,对巩固汉中根据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故破格晋升为后将军,地位超过赵云。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一向为人们所美谈,三人间  相似文献   

3.
建安四年,曹操派刘备督朱灵、路招等人邀击北上的袁术。刘备在袁术退走后,杀徐州刺史车胄并占据下邳等城,这样他就摆脱了曹操的控制。曹操之所以派刘备去邀击袁术,应是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袁术投奔袁绍后增强后者的力量,并且选择刘备出面有助于避免他与袁绍之间的战争提前爆发,再加上他仅认识到刘备与袁术有夙怨而低估了刘备与袁绍合作的可能性。刘备公开反曹后获得了袁绍支持,这会加剧袁、曹双方的对立。曹操亲自率军往攻刘备,后者往袁谭处求救,但未果。守下邳的关羽等降曹,而刘备再失徐州。此后刘备与曹操再未有任何合作或妥协,一直坚持反曹。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出刘备在白帝城十个月的所作所为,揭示其所思所想,探讨了刘备人生的最后时段和托孤的心态、环境。从刘备在白帝城的十项措施可以看出,他在思索战败原因,主动承担战败责任;期盼安宁,纠正失误,结束了蜀、吴交战状态;思念妻室,眷恋子女;安排人事,诏敕后主,临终托孤,以保住基业。本文还对伐吴及其失败的原因、刘备的托孤是英明人主的明智抉择进行了论证阐述。  相似文献   

5.
刘备形象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在历史上,刘备是三国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但被描绘得软弱无力。赤壁之战,打主力战的是他,却被搁在一边,让孔明、周瑜操纵全局;他行军作战,任由孔明摆布,活象傀儡!有的认为:刘备只不过是“仁君”的抽象,是个类型化的人物,缺乏个人的特性,他的形象是多么苍白!读者之所以喜欢他,并非这个形象有什么艺术魅力,而是被暴君暴政压在底层的、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人民的愿望的反映,他们希望有这样的仁君出现,使能摆脱其悲惨的处境。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的刘备是一个充满王霸气质的“枭雄”,但作为文学形象,刘备则“有德”而平庸,缺乏文学感染力。这个人物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大异其貌,恰恰是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重伦理”的儒家精神的深刻影响之下不断“醇儒”化的结果。《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成为某种抽象道德观念的化身,极大地损害了作品的艺术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今河南桐柏县东)。关于他青少年时代的情况史无记载,他未成名之前究竟是谁的将领也无从知道。不过他既是河南人,家乡在曹操势力管辖范围内,或许是曹操军队中的一员下级军官。曹在赤壁鏖战败北后,士卒离散,他很可能于此时投奔在刘备麾下,一时没能得到重用,未显其能。因而仍然不被人知道。 赤壁鏖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声名大振,连孙权都有些惧怕,竟进妹固好。远在益州的刘璋,因与汉中张鲁有隙,企图借助与他有同宗关系的刘备势力来消除张鲁的威胁,派法正去荆州迎接刘备。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带领数万步卒进入益州,魏延以  相似文献   

8.
梅朝荣 《社区》2008,(8):43-43
这是一个挺另类的观点,你我未必认同,但不妨一起品品。 诸葛亮一心向往有管仲、乐毅的丰功伟绩。可是看看他后半生的轨迹,他付出百倍的努力却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答卷。也许有人怀疑是跟他辅佐的刘备、刘禅父子有关系。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是,他为什么选择的是刘备,而不选择曹操或是孙权。就当时的情况看,曹操实力最强,刘备三顾茅庐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诸葛亮投奔曹操应该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知人善任的故事,但也有很多用人失当的案例。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任人唯亲可能是最主要的。但也有认识上的问题,象《三国》中的马谡,刘备曾对诸葛亮说,过,此人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但渚葛亮觉得他有识见,在关键时刻委以重任,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正式登上汉末政治舞台后的二十七年间,经历了种种幸与不幸。他高卧隆中,意在择主而事。他出山后得到刘备极大的信任和尊重,是其一生中最大的幸事。但他与刘备的关系难与桃园三结义相提并论,所以又不时要受刘备方面强大干扰,这又是其不幸。他有把握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却无法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又不得不以进为退,频频北伐;身死之后,无人可继任,这又实在是诸葛亮一生最大的悲剧。  相似文献   

11.
战争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主题,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三国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实践,著名的三大战役丰富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宝库,这是被历史公认的。而曹操与刘备的汉中争夺战是什么样子的,它在三国时起着什么作用,它的地位应如何评价?本文将对曹、刘汉中争夺战展开论述,并称之为"汉中战役"。本文认为:汉中战役是三国鼎立的关键战役,它表现出了与三大战役不同的特征,它与三大战役异曲同工,共同证明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1]的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科学性。它在汉末至三国近百年的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历史地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除了是智慧的,还是无奈的。诸葛亮有着远大的理想,但他选择刘备是无奈的,他和刘关张三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无奈的,它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障碍。诸葛亮的追求与无奈,正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不计名利、舍生取义的人文精神,也显示出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艰难选择的尴尬处境。这也正是诸葛亮之所以受到后人的特别关注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说到诸葛亮北伐不成,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物,那就是魏延。在小说里,诸葛亮一直看魏延不顺眼,还是在长沙的时候,就要砍魏将军的头,说他反骨。其实这个情节是瞎掰的。魏延是当时蜀国军事上的顶梁柱,刘备很器重他,战略要地汉中需要一位名将当太守,大家以为是张飞,结果刘备却选定的是魏延。刘备问他凭什么守住蜀国的门户——汉中。魏延回答得很铿锵:"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便提出<隆中对>,为刘备指出发展方向和治国方略.<隆中对>前后可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劝告刘备不要与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争锋;要与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结盟,不要为敌.指出刘备的发展方向是占有荆州和益州.后半部分为刘备指出五点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一)联吴抗曹;(二)跨有荆、益;(三)西和西戎,南抚夷越;(四)内修政理;(五)两路出军,一向宛、洛,一出秦川.这五大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受到严重打击,使"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军"的计划落空,吴蜀联盟中断,但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方面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开发四川、云南、贵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相似文献   

15.
刘备是《三国志演义》塑造的一个枭雄典型。鲁迅说刘备“长厚似伪”是准确的。因为“似伪”不是虚伪,“似伪”和“是伪”有量和质的不同。贫寒出身和所受教育形成他仁义爱民的思想。在荆州时期认识到经纶济世之才对事业的重要,是他政治上成熟的标志。夺益州的过程表现了刘备事业和仁义的一定矛盾。伐吴行为虽有局限性,但令老百姓佩服。  相似文献   

16.
《南都学坛》2016,(2):15-16
刘备即皇帝位不到一个月,就要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蜀汉大臣包括赵云在内,都出面谏阻,唯独诸葛亮不表态、不谏阻,原因何在?根据魏侍中刘晔的议论,推断诸葛亮不谏阻的原因有二:一是诸葛亮自知与刘备的关系,不如关羽与刘备的关系亲密,"疏不间亲",刘备要为关羽报仇,自己如持反对意见,必然引起刘备不满;二是刘备东征是向群臣显示"威武自强",表明刘备有能力处理国家大事,这就使诸葛亮为避免阻碍刘备展示"威武自强"之心态,而不敢谏阻,也不敢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7.
三国时代,群雄奋起,孙权与曹操、刘备相比,在"天下打拼"中属于晚辈,但他继承父兄之基业,不负重托,不仅靠自己"打拼",还善于用人,国力逐步增长。在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中,他采取灵活机动的外交策略、后发制人以少胜多的军事方略,都取得了胜利。孙权不愧是一位务实的目标明确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在曹操、刘备、曹丕相继去世后,孙权失去了竞争对手,虚骄之心日益滋长。他称帝后好大喜功,处理家事不当,造成公主干政,"二宫构争"的局面,成为国家纷乱的先兆。"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三国史研究领域有一种观点颇为引人瞩目,即:诸葛亮所以在荆襄之战中始终不救关羽,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想救;他不仅不想救,甚至还要"借刀杀人"将其除掉。持此种观点的人还厚诬诸葛亮,说他野心极大、心机极深、擅权专断、打击同僚、消极北伐、奸诈一如司马懿,其最终目的是要取代后主,"登上帝位"。但许多史料亦证明,诸葛亮是一位具有光风霁月的磊落胸怀、淡薄宁静的人格修养、忠诚廉洁的思想品质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业精神的少有的民族先贤;他与刘备在"关羽毁败"之际并非不想施以援手,而是事势让他们根本无法援救,"借刀杀人"的观点有失荒诞与武断;章太炎先生的确曾提出过葛氏"借刀杀人"的观点,但他后来又完全否定了自己的这一观点。所以,对诸葛亮的种种诬蔑性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9.
京剧《龙凤呈祥》几乎是逢年过节必演的吉庆戏,就冲这个戏名必能讨一个好彩头。
  到底是何等样华丽美满的剧情才能配上这样一个隆重的名字,其实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刘备久据荆州,周瑜派鲁肃前去讨还,结果在诸葛亮的周旋下只讨来一张借条。于是,孙权周瑜得知刘备之妻甘夫人刚刚去世,便又生出一计,假装要将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许给刘备为妻,把他骗过江来,将其除掉。但是诸葛亮已然将此事盘算于心,叫刘备将计就计带着四将军赵云和自己的锦囊妙计前去结亲。全剧是从刘备同赵云过江开始的,船一抵岸,他们便依据诸葛亮的计策先去拜见国丈乔玄。乔玄已从坊间知道了孙刘结亲的事,此番又先被刘备拜谒,再加上他认为孙刘必须联合才能对付曹操,所以前去找吴国太游说。孙权跟吴国太说婚事只是诱饵,他就是要胁迫刘备归还荆州,被吴国太痛斥一番。吴国太决定在甘露寺会见刘备,若能相上就纳刘备为婿,若是相不上就任凭发落。甘露寺内,刘备仪表堂堂气宇轩昂,乔玄又隆重详细地把他家和他弟兄的事向国太介绍,国太甚是欢喜,当即把女儿许给他,令择日完婚。孙权虽在甘露寺外设下埋伏,但是碍于母亲之威无法动手。这下,孙刘结亲算是弄假成真了。  相似文献   

20.
《三国演义》一反《三国志》尊曹抑刘的写法,置刘备于小说叙事结构的中心位置,但作品所予他的一些美德如忠义宽仁长厚等却常常因刘备的着意张扬与夸大而不可信。对此,人们很难断定这是小说的成功之处抑或相反。鲁迅显然是持否定意见,他有一经典性评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①,并认为是写法上的失误。时贤也大多如此立论,认为由于历史上并未曾有过宽仁长厚的刘备,而作者因要表达其社会政治理想和伦理理想,在缺乏历史材料和现实基础的条件下,过分美化和夸张刘备的仁厚忠义,因而显得苍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三国演义》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