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声界一代宗师、语言大师侯宝林,毕生都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笑。"文化大革命"后,侯宝林重新开始说相声,常去天津演出。一次,他坐着汽车刚进入天津界内,就超速了。警察把车拦下,正要让司机拿驾照,就看见车里坐着侯宝林,交警说:"哟!这不是侯大师吗?您又来给我们天津演出,不罚啦!"侯宝林马上下车,掏出钱给交警说:"我是人大代表,应该带头守法,我交罚款。"警察坚持说:"不罚啦!"侯宝林说:"这钱一定要交!要是因为我是侯宝林,就可以不遵守法规,那明天我就去抢银行了!"此语一出,把警察都逗乐了。  相似文献   

2.
正方成与侯宝林轶事爱听相声的人都知道侯宝林,大师。爱看漫画的人都知道方成,也是大师。相声和漫画的核心是幽默,诙谐滑稽。听着看着,笑容可掬。无论开心大笑,会心微笑,懊心苦笑,反正笑了。有益健康之外,还能悟出些东西,所以人们喜闻乐见。侯大  相似文献   

3.
孟磊 《山西老年》2010,(2):59-59
许多名人之所以能高寿,不仅平时在性格上开朗乐观,语言上诙谐幽默,而且患病后也能乐观幽默,这可能就是他们战胜疾病、获得长寿的秘诀吧。相声界一代宗师、语言大师侯宝林,一生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带到哪里。晚年他患  相似文献   

4.
侯鑫 《可乐》2008,(5):47-47
侯宝林难倒了华罗庚,这是20世纪70年代流传于北京的民间传闻。侯宝林问华罗庚:"二加三在什么情况下等于四?"华罗庚沉默了。侯宝林强调说:"请注意,我问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华罗庚仍然解释不出。  相似文献   

5.
古铜色的皮肤、炯炯有神的双眼、寸把长的金发、健美教练的身材,令人难以相信这位已是年届64岁了的"老人",时尚、青春、幽默……这些与年轻人搭边的词都和他"约会"上了。50岁时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健身,53岁时拍摄了个人写真集,在香港及至东南亚轰动一时,当年与任达华、胡兵等一道被香港娱乐界评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祖国,这是本世纪末举国欢腾、全球瞩目的历史盛事。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迈出了实现祖国统一的十分重要的一步。在英国强占香港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历届政府曾多次试图收复香港,但都因为中国贫穷衰弱,而未能如愿。今天,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科学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香港才顺利回归。香港回归祖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虽有不同之处,但两者有很大的共性,台湾和香港都是中国的一部分,都必须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实现统一,目前两者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完全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因此,香港的回归,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柏杨的幽默与鲁迅的幽默有着显著的差异.鲁迅的幽默更醇正、雅致,保留了更多幽默的"内核";而柏杨的幽默则粗俗、放肆,呈现一种特殊的"野俗"风格.他们的幽默都是为历史的沉重和国民的落后而发出的深邃而警醒的呼号.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在中国相声界论资排辈的话,马三立生前无疑是当时同行中辈分最大的。侯宝林该叫他师叔,马季该喊他师爷,至于姜昆、冯巩等辈,都该尊他为师祖了——当然新社会不讲究这个,我们一般只称他"马老师"、"马先生"或"马老"等等。马先生是相声前辈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他念过私立高中,在今天恐怕相当于大专了。因而他的相声别具一格,按行话说就是"文哏"  相似文献   

9.
幽默是人类的语言和智慧高度发展的产物.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考察,幽默的理解与接受依赖于"被动接受与积极理解、标准经验的形成和新的生产之间的调节",可见"幽默发生主体-幽默话语-幽默的接受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幽默与艺术发生说的游戏说有共通性.无论批评性幽默还是善意讽刺性幽默都要讲究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幽默风格乃是其生活方式的缩影.充分认识中西方幽默的风格和接受者审美习性的差异,有助于幽默的创作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从横截面上看,由于香港都市文学的叙事策略建立在香港长期的殖民地语境之上,因此不同时期的香港文学都呈现出一种共性,即借作为本体的乡土对作为"他者"的殖民文化进行批判;借作为本体的传统对作为"他者"的消费文化进行批判。然而,随着香港城市本身融合的异域特质和外来文化特性的日益浓厚,"他者"的所指在文本中被悄然置换了:乡土和传统已然被外化为都市香港的"他者";而在多个层面上都背离了内地乡土和中国传统的香港本身,也已成为一座"他者化"的城市。  相似文献   

11.
“文革”伊始,侯宝林被打成“黑帮”。一天,他穿着黑色长袍,被押上批斗台。“造反派”喊:“打倒侯宝林。”侯宝林闻声趴下。“造反派”叱问:“谁叫你趴下的?”侯宝林答:“你们不是喊打倒我吗?我不打就倒,响应你们呀。”此言引起台下一片哄笑。  相似文献   

12.
从三个方面来考究幽默英汉的互译:首先是对比其可译性和不可译性,并阐述其不可译性如何"变通"为可译性;其次,幽默翻译需要找到形成幽默的机制,才能掌握幽默的要素,以致在翻译中不丢失幽默要素;最后,在传统的翻译基本技巧基础上,归纳出幽默翻译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中。辛弃疾词的幽默,既是对词这种特殊诗体创作艺术的另类展示,也是其独特的士人处世态度的表现。幽默,是辛弃疾悲情人生的自我心理调节;是辛弃疾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对历代文人"玩世"精神传统的发展;幽默离不开宋代"以俗为雅"审美世风的濡染;是辛弃疾的"智慧之一刀"。  相似文献   

14.
李援华是现当代香港剧坛的中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话剧创作最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他的"为人生"的戏剧观念;他"敢于面对一切残暴和不平",憎恨丑恶、同情弱者、反抗黑暗的现代意识;他对于"人类的缺点"的严峻审视,对于人性真善美的坚守和追求;他用戏剧叩问生命,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等等,都将中国现代戏剧精神在香港剧坛发扬光大。上世纪50至70年代香港剧坛荒漠贫瘠,李援华坚韧执著地从事本土戏剧创作,全力地、艰难地推展校园戏剧,对当代香港戏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林语堂在《论读书,论幽默》中说: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何为"幽默"?一般我们理解为"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它跟滑稽不同,滑稽只逗人笑,而幽默则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如果作家富有幽默感,其作品便会趣味无穷;如果演说家富有幽默感,其听众就会乐在其中;如果老师富有幽默感呢?自然就会更有感染力地启迪学生的思想,熏陶学生的心灵。于是,我立志做个懂幽默,会幽默的老师,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6.
幽默保健     
西方有句格言:"幽默者常健康"。中国谚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可见幽默风趣与笑口常开对人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美国作家彼德在《幽默定律》一书中,单单辟出"幽默处方"、"幽默药方"、"幽默技巧"等几节,专门阐述了幽默对人身的保健和调理作用。在此,幽默当起了医生的助手。笑是一种内在的慢跑,是人紧张生活的缓冲剂,是人体康健  相似文献   

17.
英国统治时期香港实行的是殖民体系下的"一国两制",即英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政治制度。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一制度并没有移植给香港。香港长期以来有自由而无真民主。香港的民主化进程不能无视香港人民的争取,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是英国基于殖民统治,基于中国恢复香港行使主权的历史大势,一手安排的"撤退的民主"。香港民主的发展在殖民体系下,经历了长久的停滞与突然的超速发展,回归后在"一国两制"政策下重回可控的、高速的发展,这一过程必然导致震动和不稳定。而香港畸形的民主发展模式最终影响了民主心态和民主精神,诞生了一种具有香港特色的不健全的民主心态。  相似文献   

18.
相声大师侯宝林 侯宝林,1917年出生,满族人,因为小时出过天花,落下些麻子,所以外号叫小麻子.至于出生在哪儿?侯宝林在自传的第一段里说:"我可能是天津人." 至于他是几岁来的北京?怎么来的北京?可能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因为那时他才两三岁.只记得当时住在地安门织染局(胡同)路北的一个门里,是地地道道的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的他只能靠打工来维持基本的生计问题,捡过煤核,要过饭,也去过厂桥的三不老胡同粥厂打粥,后来卖过冰核儿,也当过报童.  相似文献   

19.
王春燕 《东方论坛》2005,1(2):58-63
梁实秋散文的幽默特色表现为一种学者加绅士的雅隽风格和高贵品位.这种高品位幽默是一种与"俗幽默"相对的"雅幽默",与"市民幽默"相对的"贵族幽默".其散文的"雅幽默"与西方超现实幽默均表现为一种主体性精神和超越性品格的高雅品位与高贵特质.  相似文献   

20.
契诃夫的"灰色幽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描写灰色的社会环境、灰色的人生和灰色的情绪的一种幽默,就审美形态而言,"灰色幽默"介于"白色幽默"(明快的幽默)和"黑色幽默"之间,呈现出中性的、温和的色调,这种幽默散发着忧郁的气息,饱含着抒情和哲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