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书名:《大清相国》作者:王跃文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1月著名作家王跃文《大清相国》一书因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向下属推荐,一时洛阳纸贵,走红脱销。更主要的是,王跃文刻画出的大清相国陈廷敬表现出的为官之道,令人深思。作者这样刻画陈廷敬:"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  相似文献   

2.
张士尊 《学术交流》2007,(10):174-177
从顺治初年到同治初年的200多年里,清朝对中朝边境地区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造成这一带人口稀少,土地荒芜,从而导致"韩民越垦"发生。在中国边疆危机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韩民越垦"成了日本蚕食中国领土的借口。作为对策,清朝政府只好放弃长期奉行的封禁政策,实施"移民实边"。  相似文献   

3.
正盛京(即沈阳),是清朝统治的大后方,被誉为"龙兴之地",很受清统治者重视。清代入主北京后的10位皇帝中,康熙、乾隆、嘉庆、道光4位皇帝曾先后10次到过盛京,这就是民间说的"清帝东巡"。康熙帝开辟东巡祭祖之路据档案记载,大清朝皇帝东巡祭祖起源于康熙帝,但是,最早筹划的人,却是顺治帝。原来,清王朝刚入主中原时,政权尚不稳定,尽管顺治帝一直想到龙兴之地祭祖,但始终未能成行。直到1670年,玄烨(即康熙帝)登  相似文献   

4.
满语对北京语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自1644年入关定鼎,满八旗几乎倾全军主力进入北京,把原明代北京汉人“尽徙于城南”。之后,东北满族又全迁进北京内城,有清一代,作为统治阶级的清朝官员,说着自己的国语——满语(至少顺治至乾隆年间的满人是如此),更多地是说着带……  相似文献   

5.
清福陵     
正清福陵又称"东陵",是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及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努尔哈赤一生征战,生前并没有给自己选定陵址修建陵墓,因此去世后只得先暂厝于盛京城内西北角。直到皇太极登基后才为他选定了盛京城东二十里石嘴头山。此后,又经顺治、康熙几代帝王修筑扩充,最终形成了今日规模。清福陵的主体建筑随山势而上。此山清初称石嘴头山,顺治八年世祖福临诏封福陵陵山时,将其封为"天柱山"。清福陵一面背山,三面环水,陵址  相似文献   

6.
明清鼎革之际,满汉之间政治体制、统治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生活组织方式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满汉文化冲突的主要内容,加剧了顺治和康熙初年的社会矛盾。面对激烈的满汉文化冲突,清初理学既不批判现实,也不反传统,而是致力于社会重建,力图通过合法的渠道,按照儒家的正统模式,重建中国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并借机恢复自己在意识形态中的独尊地位。在以熊赐履为代表的一批理学名臣真正将理学推向朝廷之后,理学在清朝政治中的影响随之急剧扩大,以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清朝政权的指导思想,成为清朝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解决了清初社会政治演变方向问题。在此过程中,清朝政治逐渐完成了从满洲传统政治向中原政治的历史性转型,而皇帝转向儒学,为清朝内部持续数十年的文化纷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使满汉间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民族融合成为可能。与之相应,遗民政治态度从复明到重建的改变,则是清初中国社会由乱到治的标志性政治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日本季刊《亚洲评论》1976年第4期,发表了早稻田大学文学系讲师细野浩二题为《鲁迅的境界——追溯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的文章.作者认为,在鲁迅留学日本的经历中,弘文学院时代是其传记中最薄弱的部分.作者阅读了讲道馆所藏的有关材料,有了一些新的发现:鲁迅作为"境界人"在弘文学院发现了生活在清朝体制下的矛盾;他产生了"寂寞的思想",经过医学发展到文学,他的这一思想发展过程明确了;鲁迅是站在境界之上的"精神界之战士",最能正确理解他的是毛主席.现将全文译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大义觉迷录>:"华"、"夷"新辨 顺治、康熙两朝,虽对满、汉冲突多有调节,却终究难以消弭传统"华夷畛域"的文化与心理区隔."华夷之辨"观念下,汉族民众反清复明运动的涌动,成为危及清初统治的重要隐患,康熙帝晚年就曾担忧王朝的统治"若有变动,或在中国(指中原内地--引者注),蒙古断无此虑"[1].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数年后发生于雍正六年(1728)的曾静案,就为此作了极好的注解.不过,这次事件也为清朝统治者对传统"华夷"观念进行新的审视与自我表达,创造了契机.  相似文献   

9.
沈阳故宫     
正沈阳故宫,即沈阳故宫博物院,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明清旧城中心,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其规模虽仅为北京故宫的十二分之一,但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沈阳故宫由清朝第一代皇帝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驾崩后,第二代皇帝皇太极接续建成。沈阳故宫有建筑90余所、300余间,修建过程前后历时11年(1625~1636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移都北京,沈  相似文献   

10.
清昭陵     
正清昭陵又称"北陵",位于沈阳市皇姑区泰山路,距城市一环不过千米,是"盛京三陵"中最为人熟知的皇家陵寝。清朝的第二位皇帝皇太极和他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沉睡于此。与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一样,皇太极生前并未选定陵址兴修陵墓,清昭陵也是在他驾崩之后仓促修建的。与努尔哈赤忙于征战无暇修陵不同的是,皇太极生前早已"圣躬违和"多年。他不断祭祀天神,发布大赦,建造佛寺佛塔,施舍金银为自  相似文献   

11.
康熙皇帝——玄烨(1654—1722)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的第二代皇帝,也是清朝以至于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统治的六十一年间,恢复和发展了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抗击了外来侵略,保卫了国家主权;消灭了分裂割据势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他不仅在政绩、武功、文治、经济各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与成就,就法律思想而言也于继承中有发展,有些还带有时代的特色。一、设立法制意在“禁暴止奸,安全良善”  相似文献   

12.
大概由于张謇在清末放言高论,名满天下,后来又办实业、兴教育,成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之一的缘故,笔者遇到一些社会人士以及个别的历史教师、历史系大学生,谈起张謇,都说他是“末代状元”。问题虽小,却不能不分清泾渭,订正舛传。其实,张謇是乙未(1895年)的恩科状元。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诏废科举,一切士子都由学堂出身。而刘春霖才是废科举前最后一科(甲辰,1904年)的状元。清朝从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开科取士,到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著名史学家谈迁倾注毕生心血编纂了一部反映明朝历史的编年体史学巨著——《国榷》。为弥补史料不足,使《国榷》成为信史,自顺治十年十月至十三年二月,谈迁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两年半的学术活动,搜集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不仅订正了《国榷》记载的错误,而且补充了大量资料,尤其弥补了崇祯、弘光两朝史料的缺失。谈迁还撰写了《北游录》,是研究清朝初年北京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3):123-126
清朝建立驻京喇嘛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多民族统一国家中央集权的实现,平衡西藏政教中心的影响,建立以北京为中心的服务于皇权的内地藏传佛教宗教圣地,以利于对蒙藏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驻京喇嘛制度从顺治时期开始建设,经过康熙、雍正时期的发展,乾隆时期达到完善,驻京喇嘛制度也发展到顶峰。驻京喇嘛制度有力地配合了清朝政府在蒙藏地区的经略,帮助清王朝实现了教令出自北京的意愿。  相似文献   

15.
他塔喇,为清代满洲著姓,居地以辽宁、 吉林两省居多.清前期满洲他塔喇氏,以扎库木地方岱图库哈理家族最为显著.达音布、 英俄尔岱、 阿济格尼堪、 苏纳海、 宜里布、 萨弼图等人,皆出自该家族.在后金、 清朝的军事战略中,岱图库哈理家族的成员贡献颇多,其中尤以其侄达音布一支为著.该家族在清初的参与力度较大,显示了其政治影响力.岱图库哈理家族的兴衰与顺康时期的政治息息相关.该家族隶满洲正白旗,与睿亲王多尔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介入了顺治年间多尔衮摄政、 康熙初年鳌拜辅政的派系之争、 正白旗、 两黄旗的旗籍斗争等.清前期的皇位更迭、 皇权斗争,直接影响了岱图库哈理家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凤云 《求是学刊》2014,(3):155-165
"有治人无治法"蕴含着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对"治人"在国家行政中作用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及统治者的政治先觉。而清朝康雍乾三帝将"有治人无治法"引入用人选官的行政体制,无疑对清朝权力主体及治国方略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古代国家行政过程中,法规与制度始终是作为根本性原则存在的,只是清朝皇帝乾纲独断的风格,往往又随时去"破坏"既定的"治法",最终致"有治人无治法"成为"君道"。而古人所强调的"治人"在政治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值得我们今天深思的。  相似文献   

17.
粗人以粗为技,绝不误事。清朝官场有一种习惯,长官对属下如果太客气,就表示不把他当自己人,反而挨骂越多的,越会成为红人。自李鸿章以来,这就成了莫名其妙的惯例。李大人嘴中的"贼娘的好好干",便等于"慰勉有加"的口头语。  相似文献   

18.
选载之一摘要:悄然膨胀的人口,中国人口于清朝时经历了一番史无前例的增长,由顺治八年(1651年)大致为6500万人口的基数,猛增至咸丰元年(1851年)的4.3亿人之多。这一增长,耗时两个世纪。如此强劲的增长势头在一个前工业化社会里,足以令人叹为观止。据说,此速度已与进入工业革命时期(1760-1850年)的英国人口增长率不相上下。这种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惟有土地能作答。  相似文献   

19.
<正>和珅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其实,一个贪官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大贪特贪的。一般来说,凡是大贪官,都有一个较好的开始,随着步步高升,逐渐开始贪渎,以后越来越贪,最终落马,由"人上人"沦为"阶下囚"。和珅的经历就是这样,刚出道的时候,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本文要讲的,就是和珅进入官场后查办的第一个案件,也是对他一生影响较大的案件。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二年九月因事过沪。在某处无意中发现了张缙彦的《宁古塔山水记》及其附录《域外集》,为之狂喜者累日。就我所知,这部书恐怕是世上无双的孤本了。张缙彦,《清史稿》卷251及《清史列传》卷79均有传,但前者附于《刘正宗传》之末,而后者系《贰臣传》的改编,据两传,知缙彦字坦公,河南新乡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起家陕西清涧县知县。十年(1637年)进京任户部主事,一直爬到兵部尚书的高位。李自成一到北京,他便投降了。李自成失败,他又依违于福王和清朝之间,脚踩两只船,两面讨好,直到清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才算死心踏地地接受了洪承畴的招安。十年(1653年)授山东右布政使,次年改任浙江布政使。十五年(1658年)内调为工部右侍郎。二年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