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的分成若干小块块。一块装历史,一块装化学,一块……比如早半天考代数,下午考历史,在午饭的前后你得把脑子放在两个抽屉里,中间连一点缝子也没有才行。设若你把x十y和一八二八弄到一处,或者找唐朝的指数,你的分数恐怕是要在二十上下。你要晓得,状元得来个一百分呀。得这么着:上午,你的一切得是代数,仿佛连你是黄帝的子孙和姓甚名谁,全根本不晓得。你就像刚由方程式里钻出来,全身的血脉都是x和y。赶到刚一交卷,你立刻成了历史,向来没听说过代数是什么。亚力山大、秦始皇等就…  相似文献   

2.
阿道夫·希特勒是独裁者的一个精英范例,他的所有情结乃至他疯人般的思想主张都可以从他的童年时期找到发端。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后来才营造和描绘出来的,当时并没有什么材料可以作为佐证。假如你试着打开因特网"希特勒·童年"网页,一堆一堆的信息简直使你应接不暇。有趣的是,到底谁能在网站上发布如此似山一般多的材料呢?  相似文献   

3.
《北方人》2006,(5)
周润发对杨紫琼说:“把手握紧,手里面什么都没有。把手松开,你拥有的是一切。”这句话来自李安的《卧虎藏龙》。人们在面对金钱、权力、还有爱情的时候,总是希望可以长久地拥有它们,将它们牢牢地握在手心,越握越紧,仿佛你的确拥有了许多呵!可是事实上或许你用手抓住的仅仅是一把细沙,当你急切的越握越紧的时候,其实你却是在一点点的失去它们,那从指缝里不断有细沙在渗出、落下,最后,只有一小部分会留在手中,也许你什么也抓不住了。最后也仅仅是像《渔夫与金鱼》里的那个贪心的老太婆一样,只能拥有那最初的那只破木盆。  相似文献   

4.
生命就像一只漏斗,当漏斗的沙流下最后一粒时,看看你还有什么,做过什么?有人可以让漏斗里的每一粒沙子充满色彩,有人却可以什么也不做看着沙子这样流过,漏斗可以流完倒转过再流一次,难道生命可以再重走一次吗?不要让自己漏斗里的沙白白流失!——《茂名论坛》凡事感激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中国青年社区》  相似文献   

5.
吕正 《今日南国》2010,(11):21-22
什么是真正的上海本地小吃?这还真是个让人犯难的问题。小笼包、生煎、锅贴、鸡粥、汤圆、春卷……这些上海人自己心里想得出.可以冠名为“本地小吃”的食物无一不是异乡出身。但我可以保证,除了名字,大部分食物都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味道。在上海.你也可以在大酒店、高级饭店的餐牌上找到本地小吃的身影,但那种味道多半不“正宗”.因为它们没有日常积攒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6.
小果子  李维娜 《新少年》2023,(Z1):54-57
<正>她是一颗小种子。不知道睡了多久,她醒了。四周黑漆漆的,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她揉了揉眼睛,什么都看不见。这是哪儿?她使劲儿回忆着,可是什么都记不起了。身边的土很松软,她动了动身子,舒展了一下睡得有些僵硬的身体。嗯,空气里是泥土潮湿的味道,自己很喜欢。这还好。她是个可以自娱自乐又有一点儿热情的小家伙儿,所以,接下来的日子过得并不无趣,  相似文献   

7.
Crystal 《中国农村》2011,(7):58-61
<正>你有没有想象过住在一座这样的房子里:拥有完美的极简设计与令人惊叹的洁净,在原木打造的白色通透空间中,一切似乎都轻盈地悬浮着。沙发、茶几、床具,甚至橱柜,几乎所有的家具都是纯白色,人在其中,彷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白色世界。  相似文献   

8.
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精神——兼及文学史的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精神的异同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辨析 :首先 ,在新历史主义那里 ,历史不是主体面对的客观存在 ,它只是主体运动的过程 ,历史其实就是对历史这一文本形式一遍又一遍地重新修撰、阐释 ,甚至改写 ;中国传统历史精神一以贯之的是考信实录 ,直言不讳 ,善恶无隐 ,注重的是史官不断地修撰着“真实可信”的历史。其次 ,新历史主义认为 ,不存在什么“真的历史”、“客观的历史” ,一切历史都是历史哲学 ,它本身也是历史的产物 ;在中国历史精神中却不曾有这种“元历史”的观念 ,有的只是“书法”历史的观念。再次 ,新历史主义彻底打破了客观、真实的历史与想象、虚构的文学之间的界限 ,历史与文学最终合而为一 ,一切历史文本都成为文学的文本 ;而中国的历史传统非但没有将历史虚构化、文学化 ,相反 ,倒是常常将文学历史化 ,即把文学当作历史来对待。  相似文献   

9.
一要解决历史规律是什么,首先应该作出回答的倒不是什么是规律而是什么是历史。我们的工具书和一些教科书,把人类历史定义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这并没有比“历史是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这个大前提给出更多的东西,因为前者作为结论已预先包含在前提中了(引文见《辞海》第146页)。这个定义,至多指出了历史的外延,而未能揭示其内涵。特别是当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观念已广为人们熟知和接受时,这样一个定义就更显得不够了。许多旨在讲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教科书,竟没有对历史这个经常提到的、也是这类教科书中最主要的概念作出应有的解释,似不应该。  相似文献   

10.
我读圆明园     
你曾经是一位王者,把自己的名字刻进法兰西文豪的赞誉里;你曾经是一团锦绣,让你的雕栏画栋出现在俄国沙皇的梦幻里;你曾经是一位巨富,吸引世界的目光在你身上久久地停留;你曾经是一座殿堂,将普天之下的建筑精华包容到你的红墙内……如今,你只是一方墓碑,将你曾经的一切永远埋没在连天荒草之中,在风风雨雨里沉寂……漫步在你曲曲折折的小路上,就像跋涉在历史沉重的沼泽里。圆明园,你是一个巨大的惊叹号,鲜血淋漓触目惊心!你被残忍地将中国人绵延千年的帝国金梦扯得支离破碎,像垃圾破烂一样地抛进黄河里。你挣扎着、忍受着,忍受着从你金碧辉煌…  相似文献   

11.
……. 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在这封信里恐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只能作你初步的参考。首先,我希望你提高信心,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气既,是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的,也没有什么作不到的事情。郭沫若同志原是学医的,范文澜同志原是研究经学和《文心雕龙》的,他们对历史和哲学并没有什么师承,而现在都成了名家。我自己在史学和哲学上是数不到的,也没有什么师承(仅从李  相似文献   

12.
钥匙     
自从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锁,人这一生就没离开过钥匙。一把小小的钥匙能让你哭,能让你笑,能让你悲哀,也能让你兴奋。这小小的钥匙果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孩提时,我就常常想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由自己主管,不受任何人干扰。就像童话中那个漂亮的仙女,她生活在森林中的小木屋里,她把一切她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都拿给森林中的动物们分享,除了一件,那就是她的漂亮的小木屋的钥匙。这时我明白了,原来钥匙是自由的象征。当你单独拥有一把锁的钥匙时,你就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你的爱惜之物、小秘密什么的都可以藏在这个空间里,并且你绝对放心。于是,我…  相似文献   

13.
读书先读人     
彭波 《社区》2009,(8):18-19
人都希望过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清闲、自在、逍遥,且没有争斗,没有是非,没有忧愁,没有功名利禄的诱惑,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一切都那么超凡脱俗。在这样的氛围里,做你喜欢做的事,喜欢你喜欢的东西。对于我,则喜欢坐下来静静地读书。  相似文献   

14.
谈读书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100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弗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  相似文献   

15.
冰淇淋房子     
大象花花是森林里最有名的冰淇淋大王,他做的各式冰淇淋都是无上的美味。冰淇淋店每天都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一天,店里来了一只大老虎。客人们“呼啦”一下全都逃走了,花花也想撒腿就跑,可他转念一想:“来者都是客嘛!”于是,他忍着害怕,小心地问:“老虎先生,请问你想吃什么味道  相似文献   

16.
有的同志提出“应当抛弃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不符合客观实际”吗? 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人们可以举出无数的实际材料说明,一切事物不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鸟和老虎都是事物,它们就没有什么联系,石头和禾苗都是事物,它们也没有什么联系,如此等等。”我们知道,鸟和老虎同属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由无脊椎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文化现象都是一种历史的过程,都具有历史性;因此,观察任何文化现象,都不应忘记它是一种历史的现象,是一种发展变化着的过程,其意义和价值必然是发展变化着的。当然,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特定时间里的社会存在,都有其现实的意义和价值,都具有现实性;但是,这只能是特定时间里的现实性,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超时间、超历史的现实性。对毛泽东评论鲁迅的言论,作为特定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现象,当然也应作如是观。  相似文献   

18.
敏行 《人生与伴侣》2009,(10):18-19
不插电生活,顾名思义,就是不用电脑,不看电视,不带手机,远离一切电器。设想有一天,把卧室里的电器都请出去,这一天得怎样过呢?你可以不看电视,但离不开电脑;你可以不用固定电话,但离不开手机;你可以不发电子邮件,但离不开MSN或QQ;你可以不用微波炉,但离不开电磁炉;你可以不听MP3.但离不开收音机……  相似文献   

19.
《势利》作者艾本斯坦是美国散文作家、资深编辑、文化批评家。势利就像细菌,无处不在,所有一切都可以用势利来解读很多次注意到《势利》这本书是因为它在书店里被摆在推荐的位置,迟迟没有买是因为,每一次购置行为,哪怕只是一本书,都是一场很微妙的心理博弈,你会在心里迅速掂量,哪怕这种掂量很微弱,"我为什么要买?是否值得?"  相似文献   

20.
回顾葡萄牙社会的现状,哲学家JosGil分析了"非印记"的现象。"非印记"描述的是一个看上去不重视任何事情的方式,人们生活在一个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的世界里。当然,如果真的发生了社会重大事件,那么也没有人需要承担责任,没有任何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一切都可以继续,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非印记"反映的是我们想象和感知的生活与生活本身之间的断裂,也许这不仅仅是葡萄牙社会独有的异化现象,而是现代社会共有的一大问题。当这一现象产生时,任何价值重构似乎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价值重构需要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