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勇 《北京纪事》2016,(1):36-39
爱听相声的朋友都会注意到,很多相声演员在表演时,喜欢用"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讲究的是说、学、逗、唱"作开场白.这看似平常的两句话,实际上是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经多年研究后,对相声总结出来的精辟定义.这大概应该算是侯先生对相声艺术的重大贡献吧.至少是因为他的不断强调,他的弟子和相声后辈们将这话口口相传了下来.我非常幸运,37年前曾现场聆听了他的一堂课,并在那里第一次听到他提出这个关于相声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赖声川作品名正言顺进入内地了,《暗恋桃花源》之后,他又让女人们说起了相声喜欢相声的北京观众在刚刚结束的国庆黄金周里再一次大饱耳福,他们在"北展剧场"听到了一台长达两个小时的好相声。这一年来,郭德纲大多数的时间在剧场之外,所以这出相声的主角依然不是他和他的德云社,而是刚刚结束《暗恋桃花源》全国巡演的赖声川和他的"表演工作坊",这出与众不同的相声剧名叫"这一夜,Women说相声"。  相似文献   

3.
长啸 《新天地》2011,(2):26-27
马志明今年66岁,是相声泰斗马三立的长子,他深得马派相声真髓,相声表演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的风格,被马迷尊称"少马爷"。  相似文献   

4.
吕斌 《华人时刊》2009,(4):32-34
咸威是一名正在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超导组攻读博士的北京小伙子,学习之余他重拾自己的爱好——相声,成立了"康桥相声社"。仅仅一年时间,咸威和他的同学闫雨及相声社的成员,就成功地用相声逗乐了数千剑桥华人,让大家在笑声中深深地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散发着的独特魅力,引发了华人们漂泊在外的浓浓故乡情。最近咸威的"康桥相声社"还在全英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举办相声讲座,并策划发行相声DVD,现在咸威已成为英国华人中最受尊敬的"笑星"。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6,(4)
郭德纲自小就喜欢相声,说了10多年相声,把基本功打得很扎实,而且他不仅能说相声,评书、戏曲等旁通的曲艺形式他都能拿得起来。在天津,他就像一个远离尘世习武练功的青年,在把自己练得差不多之后,感觉自己该出山了。1988年,郭德纲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当时他在全总文工团。但由  相似文献   

6.
他至少没有去经商、去演戏、去当县长,他是真正完全在说相声的人著名相声评论家薛宝琨与马季在1961年相识,那时薛宝琨刚从北京大学分配到中国广播说唱团担任创作员,与马季同属一个单位。在谈到马季的艺术生涯时,薛宝琨表示:"虽然现在对马季是不是‘相声大师’尚无结论,但他确实是一个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人。"新世纪:作为一位相声评论家,您怎样  相似文献   

7.
相声最初混杂于众多说唱艺术形式当中。清朝末年八角鼓艺人张三禄第一个采用"相声"一词,并将其搬上表演舞台。之后相声经过朱绍文、"相声八德"等几代艺人的加工创作,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发展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外部因素分析看来,多重的文化背景是促成相声艺术产生的直接因素。其中,幽默诙谐的满族文化赋予了相声幽默的灵魂和乐天的气息;纷杂多彩的市民文化为相声的创作提供了故事素材和叙事场景;北京城独特的地域文化、天桥和茶肆酒楼等为相声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空间与渠道。  相似文献   

8.
相声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典范,现代相声仍是当今娱乐主流.然其开创者究竟为谁尚存争议.现在公认:张三禄因是最早的相声艺人而被认定为创始人;更多的认为"穷不怕"广收门徒、创建了完善的相声派系、倡导组建了相声行会,才是真正的现代相声"祖师爷".但两人都没有发展出成熟的现代相声艺术和意识,缺少成功的典范作品,名难其实.而"相声八德"则以成熟的艺术形式和自觉的意识真正开创了现代相声时代.  相似文献   

9.
嗟夫 《新天地》2012,(8):38-39
田立禾和张文霞是国内相声舞台上唯一的夫妻搭档,当年他们结婚时,曾遭到同行的强烈反对;结婚后夫妻双双被下放工厂,凭着艺人的乐观相依相伴度过10年艰苦岁月;2010年,这对古稀相声夫妻搭档重新在舞台上大放异彩。今年是田立禾和妻子的金婚之年,生活中的二人一个是"老牛筋",一个是"没修养",善于施展嘴上功夫的他们在生活中也上演了一场又一场轻喜剧——一田立禾出生于天津一户中医世家,15岁那年他萌发了弃医学说相声的念头。津门相声名家张  相似文献   

10.
"口鼻眼耳争功",是马季同他四个弟子表演的群口相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是近些年来相声的上乘之作。然而其创意则远在宋代。  相似文献   

11.
正相声演员曹云金,因为帅气的外表和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他开奇局、辟蹊径,首创视觉相声演绎的时尚新篇章,被称为"80后欢乐教主",连续三次登上春晚舞台,也是2014年唯一登上春晚舞台的相声演员。曹云金从一文不名的"北漂"起步,打拼成"跨界明星",其背后一直有坚强母亲的一双大手在托举!  相似文献   

12.
欧阳洁  刘逸 《北京纪事》2010,(11):68-71
在北京城,郭德纲的德云社曾经将传统相声搞得火热,高小攀的嘻哈包袱铺把相声变得时尚。而如今,又出现个赵臣的嘻哈相声瓦舍,他建立了一套企业化管理相声团队的模式,他团队说相声的大部分都是本科生以上,而且他还打破相声界的师徒制管理传统,破天荒地给演员开保底工资每月3000元,并且办理了三险……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相声又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相声有的可"炒"了,相声的可炒决不仅停留在几年前无休止地争论相声滑坡与否,而是可炒的面实在太广了.相声最值得炒一炒的是,相声年轻了!  相似文献   

14.
追着幸福跑     
芭芭啦 《可乐》2008,(10):29-29
她已经是天津曲艺界的腕儿时,他还在"北漂"。那些日子里,他说一场相声五元钱,舍不得坐车,走大半夜才能到家,脚磨出泡。他爱上了满是光环的她。对她的爱慕成了他灰色生活里的闪光点。他大胆地要了她的  相似文献   

15.
相声界一代宗师、语言大师侯宝林,毕生都把笑声和欢乐带给人民,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欢笑。"文化大革命"后,侯宝林重新开始说相声,常去天津演出。一次,他坐着汽车刚进入天津界内,就超速了。警察把车拦下,正要让司机拿驾照,就看见车里坐着侯宝林,交警说:"哟!这不是侯大师吗?您又来给我们天津演出,不罚啦!"侯宝林马上下车,掏出钱给交警说:"我是人大代表,应该带头守法,我交罚款。"警察坚持说:"不罚啦!"侯宝林说:"这钱一定要交!要是因为我是侯宝林,就可以不遵守法规,那明天我就去抢银行了!"此语一出,把警察都逗乐了。  相似文献   

16.
他将世界各地的音乐家集合在一起,完成了"丝绸之路音乐计划"梦想马友友马友友1955年生于法国巴黎,4岁起由父亲启蒙学习大提琴,1962年与家人迁居纽约。之后于茱丽亚音乐院师从李纳德-罗斯(Leonard Rose)。1976年,他从哈佛大学毕业,获得人类学学位,为他开启了传统音乐教育外的另一扇窗。马友友与妻子育有一对儿女。目前马友友使用的乐器分别为1733年制Montagnana大提琴及1712年制Davidoff Stradivarius大提琴。10月12日,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马友友丝路音乐会",作为"丝路合奏团"的发起人,马友友一直在打造乐界的"同一个梦想",此次"马友友丝路音乐会"将在香港、北京、上海巡回演出。  相似文献   

17.
《新天地》2006,(4)
郭德纲1973年出生,从小学相声,本为天津的相声演员,三次北漂之后不放弃梦想,带着德云社在天桥坚持十年终于熬到了今天满座的局面。北漂期间,他睡过桥底,也曾因为没钱坐车,大半夜徒步走回位于郊区的住处。10年来,他一边做剧场相声,一边做文化公司,赚的钱都用在相声上了。  相似文献   

18.
赖声川,台湾现代剧场的领军人--至少是之一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意外拯救了台湾相声,也开启了台湾现代剧场。从那以后,二十年的光阴里他们说了四出相声,说到了美国,说到了新加坡,也说到了相声大本营--北京。随着《千禧夜》在京沪两地的公演,随着《千禧夜》的片段《谁怕贝勒爷》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露了一脸,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有着温和的气度,儒雅的气质同时也坚持着稳固立场的戏剧导演。赖声川作为艺术总监,推动了"2003台港小剧场戏剧展演"在北兵马司剧场顺利进行。在展演刚起了第一声锣的时候,我们不妨观察一下这位剧场作者在他的艺术旅途中所留下的人生面影。  相似文献   

19.
侯耀华在他2007年6月26日下午4时发布的博客里,替自己的弟弟感谢大家。他的弟弟,相声大师之子、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在3天前的黄昏时分,因心源性疾病猝然离世。笑星的最后时刻侯耀文和体检中心终于约好了6月19日的体检,这一天是2007年的6月17日。这个由于他"工作忙,内蒙、广州、全国跑"而耽搁了  相似文献   

20.
"文哏"相声是运用传统文化,以"说"为主,进行知识性、趣味性批解的相声艺术,包括四大名著为代表的经典小说类的批解、历史典故类的批解、诗词歌赋类的应对、蒙学及儒学经典类的批解等内容。"文哏"相声从人物身份、贯口到故事情节的设定都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分析其程式化的形成与内容特点对于相声的历史发展、文化价值和当前的相声创作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