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简要回顾我国军队社会工作的开展历程,分析新时期军队社会工作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军队社会工作组织是构筑和谐军地关系纽带的观点,并从工作目的及内容、人才培养、监管机制三方面提出了建设军队社会工作组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起,我国社会工作开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分析过去3年(2006~2008)的研究经验,将有助于探究如何在新条件下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本文运用理念类型分析的研究方法,使用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对近三年《社会工作》下半月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三年的社工学术研究,研究内容偏向宏大叙述,轻视实务研究;研究的社会单元聚焦于宏观系统;研究对象较局限于儿童青少年、老年等传统领域;而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为:“社会问题—社群一儿童青少年”理念型。文章就社会工作的学科状态、研究使命、服务目标和介入取向进行深入探讨,并对今后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认为要借鉴国际经验。建构本土特色;重视学科理论。强调研究方法;提升实务能力,强化证据为本。  相似文献   

3.
2006年起,我国社会工作开始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分析过去3年(2006~2008)的研究经验,将有助于探究如何在新条件下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本文运用理念类型分析的研究方法,使用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分析架构,对近三年《社会工作》下半月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三年的社工学术研究,研究内容偏向宏大叙述,轻视实务研究;研究的社会单元聚焦于宏观系统;研究对象较局限于儿童青少年、老年等传统领域;而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理念类型为:"社会问题—社群—儿童青少年"理念型。文章就社会工作的学科状态、研究使命、服务目标和介入取向进行深入探讨,并对今后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认为要借鉴国际经验,建构本土特色;重视学科理论,强调研究方法;提升实务能力,强化证据为本。  相似文献   

4.
张威 《社会工作》2019,(1):28-43,110
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是社会工作立法。从德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来看,德国社会工作立法为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了先决性的法律依据。本文以德国为例,阐释"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的法律体系、思想特征和主要任务。尤其是《社会法典》第八部/《儿童与青少年专业工作法》的主要任务体现于两方面:面向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工作和面向其所处社会生态环境的工作,而支持和协助家庭是所有工作的重心。该法典的社会教育学思想、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发展""教育"的科学理解、面向个体与环境工作的双重视角以及以预防为主、兼顾干预的原则,为中国在儿童青少年和家庭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立法提供了宝贵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容易引起伦理争议的工作领域,高度关注并谨慎思考工作过程中的伦理议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达成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社会工作在我国中学开展还不是很广泛,青少年社会工作实习在局部地区还面临许多困惑。本文通过亲身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实习经验,尝试探讨如何结合国情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实习,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徐从德 《社会工作》2014,(1):92-99,110
香港的青少年社会工作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迄今为止已有近四十多年的实务服务历程。在回归前的港英当局、回归后特区政府和众多社会工作服务组织以及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下,香港的青少年社会工作逐渐发展成一个标准化、体系化的社会福利服务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香港社会中青少年群体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详细介绍香港的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总结香港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经验,并对内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佳 《社会工作》2013,(4):108-112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和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作为一种新兴的专业力量,社会工作逐渐替代政府大量介入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在此过程中,深圳凭借毗邻香港的优势,引入社会工作发展机制和督导指导体系,迅速成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的先锋阵地。其中,学校社会工作是深圳较早推行的重要领域之一,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运作模式,并在解决青少年社会化问题、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深圳市Y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校社会工作的推进及发展状况、运作成效与发展困境等方面的分析和反思,以期为本土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于2010年7月与徐州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合作开展"向日葵计划"——无锡市锡山区困境儿童援助项目,与区72名孤儿建立帮扶机制,进行介入工作。项目理念项目主要借助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念与策略介入孤儿救助活动,帮助他们与社会达成一种良好的适应状态。人与社会的和谐适应过程包括“人与自我的协调”、“人与他人的协调”以及“人与社区(社会)的协调”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0.
恋爱心理调适是大学生情感辅导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大学生情感困扰的特点,通过发展性小组社会工作的分析与实践,提出大学生恋爱心理辅导的工作技巧、内容和效果评价方法,探讨发展性小组模式在青少年恋爱心理调适中的有效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梳理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一方面对地震灾后青少年基本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与分析;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灾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干预方法、介入模式、服务内容以及地方实践。在对现有灾后青少年研究所存在问题进行评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应该转变研究理念,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方法,并注重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一在香港,社会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首先,从香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来看,其包括家庭和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康复社  相似文献   

13.
在香港,社会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首先,从香港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来看,其包括家庭和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和社区发展工作等(吴亦民,2002:69)。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本土化自社会工作引进我国以来都是一个重点研究的课题,社会工作的发展或者本土化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建设,如何培养一批具有本土化社会工作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也许可以从民国时期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中找到些许借鉴.民国时期高校如燕京大学、金陵大学着力从社会调查研究、社会服务模式与实习训练三方面探索构建"研究、服务、训练"三位一体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机制.这一培养机制对今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明确培养目标,强化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感;加强师资建设,健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层次;依托政府,多渠道开展高校社会工作人才的实习训练.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教育学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的教育领域,也是面向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服务的社会工作,其主要功能是补充和协助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成都市锦江区华仁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在国内率先推动“社会教育学”领域的建立与发展,探索和创立一种崭新的华仁工作模式。本文以“华仁模式”为例,从社会教育学的视角探讨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专业工作作为一个综合性服务领域的理论基础、功能定位、实践操作和职业发展。在界定基本概念并阐述“社会教育学”与“社会工作”关系之后,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了“华仁模式”的主要特点:应对隐性社会问题、理论基础、功能定位、服务内容、反思性视角、本土文化视角、对专业性和专业素质的理解,并分析“华仁模式”对国内丰富和发展社会教育学领域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中国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体系的构建对民族社会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包括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少数民族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三方面的内容,其中,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是基础,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和社会工作者个人的素质则是民族社会工作在实务中的具体考虑。  相似文献   

17.
周沛 《社会工作》2013,(3):37-42,62
社会工作的目标指向是由社会工作者介入案主对象的双向互动过程,此中,案主是单一的。社会工作对企业的介入即企业社会工作。不同于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等目标指向是单一面对青少年、老年人,企业社会工作的目标指向不能把员工作为单一的案主。出于认知的误区及利益的博弈,企业社会工作的单一对象介入会面临企业及雇主的阻力。为此,必须"修正"一般性社会工作的目标指向,把员工与企业(雇主)作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二元对象,在帮助员工的同时,需要促使企业和员工的沟通,把企业社会工作纳入到企业管理中,从员工权益维护、福利提供、企业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等角度来实施企业社会工作。目前,根据实际情况,企业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属性可以采取机构属性模式与企业属性模式两种。  相似文献   

18.
本身还属于青少年群体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能否驾驭未来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其自身对青少年的理解程度以及掌握的工作技能有关。为了在教学中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笔者尝试了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自己成为最好的学习资源,讲故事的过程是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得以成长和掌握工作技能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暴力事件、自杀事件屡见不鲜,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青少年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学会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我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是一个紧迫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方法,其特有的价值理念及独特的助人方式,在帮助他人发挥自身潜能、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生命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不仅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与生命教育的理念高度融合。同时,社会工作体验式的助人方式又给生命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方法。在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可从个人、团体及社区三个层面入手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0.
何龙韬 《社会工作》2023,(2):12-28+106-107
近年来,特别是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概念和实践领域,在国内外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界引起了愈发广泛的关注。本文就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学理来源、工作内容和研究方法体系三个方面作了一个探索式的系统探讨。研究发现:(1)公共卫生和社会工作在实践领域和价值导向上有重视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和致力于消除健康不平等两个主要交叉点;(2)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领域边界和实务框架需要被厘清,基于此,笔者初步构建了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简易实务模型,展示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实践在早期、中期和后期的三个工作方法与三个预防层级的交叉关系;(3)公共卫生社会工作是尤其依赖科学证据的学科领域,使用合适的研究方法来获取循证依据对学科发展尤其重要,本文介绍了以定量为主的研究方法、兼顾定性的研究方法和干预实施类研究方法三种方法论。笔者认为定性范式的研究方法可能是我国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