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培训师是项目主任,是项目设计者、执行人,是培训资源组织和提供者,是"导演"与"编剧",是学习氛围的维持者,是学习过程的陪伴者。培训者不是国民教育的老师,要加快向培训师转变,加紧建设与其角色和职责相适应的能力,才能不辜负重大事业与工程对干部培训的期待。进入新世纪后,以党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为标志,党的干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旋转门"是指干部在公共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之间双向转换角色、穿梭交叉任职的制度和现象。作为一种人才流动机制,"旋转门"制度在现代国家的政治运转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而言,切实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制度性壁垒和障碍,探索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干部人才流动"旋转门"制度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正>解决好干部选任程序中的两大问题,需要各级党政组织部门严格遵照新颁布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条例》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在解决好干部初始提名权问题和简单以票选人问题上,关键还是要切实提高民主推荐的公开性、透明度,着力改善干部民主考察制度。切实解决好干部"由谁提名、谁负责提名"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阳春三月料峭时,姹紫嫣红正醉人。带着美好的期望与憧憬,作为中组部选调干部金思宇第一次进入国家行政学院学习,而且有幸与省部级干部政府职能转变专题研讨班一起上课,让这位援藏归来的干部倍加珍惜。凭着记者的敏锐,我们了解到这位颇像康巴汉子的金思宇不仅是一位国资委机关的"优秀公务员",而且是西藏自治区表彰的"优秀援  相似文献   

5.
<正>培训方法创新对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效果十分重要。《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提出要"改进(培训)教育方式方法"。这一要求非常具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有这样一个背景,就是很多培训机构的教培人员只熟悉"满堂灌"、"填鸭式"讲授方法,其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再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领域发展出越来越多的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教培方法,但我们的教师不会用、不敢用。用学员  相似文献   

6.
<正>干部教育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就是培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提出,干部教育培训要"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理论武装、党性教育、能力培训和知识更新,使广大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相似文献   

7.
孙应帅 《创新》2013,(4):99-101
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新形势,对新时期新型干部教育培训的理念和方法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应当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干部目标,明确新型干部教育培训"多维标准、多样考核、多方参与、多法并用"的"四多"理念,培养"战略型、复合型、学习型、创新型"的"四型"干部,打造"正规化、科学化、民主化、国际化"的"四化"机构,有重点地改进新型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正>《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要"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问题为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这段表述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就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明了具体方向。问题就是工作中的难题。为什么要以问题为导向呢?第一,这是培训价值实现的要求。培训的价值体现在对时代和社会的贡献和贡献的大  相似文献   

9.
<正>评论说,随着反"四风"、改作风的深入,从严治党成为政治新常态,一些干部身上的"不适应症"也越来越明显。评论说,毛病是惯出来的,一些干部之所以"难以自理",症结在于长期四体不勤、高高在上。有的凡事都要人代劳,"端不了杯、提不了包、开不了门";有的患上秘书依赖症,没有人代拟讲稿、安排事宜,就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甚至不会思考;还有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家里人"搭便车",享受各种服务。长此以往,必然能力退化、积弊日深。当年,毛泽东同志用"骄娇二气"来形容某些领导干部的不良作风,以之  相似文献   

10.
<正>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俗称干部任期制,又称"限任制",是指对党政领导干部的任职期限和任期届数进行严格界定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符合权力有限与制约原则,具有规范性、程序性和民主性的特点。实施干部任期制,有利于促进干部队伍交流,从根本上解决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并有利于加强监督和避免干部官僚化和蜕变,这对于建立富有  相似文献   

11.
干部因素,是关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必须将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好干部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中国共产党好干部标准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迁: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好干部标准;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好干部标准;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好干部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好干部标准。  相似文献   

12.
《创新》2008,(3)
<正>南宁市城市管理局在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中,扎扎实实把"城乡清洁工程"做为群众的民心工程、企业的信心工程、城市的管理工程、发展的环境工程和干部的作风工  相似文献   

13.
赫崇飞 《社科纵横》2010,25(5):18-19,28
在建立和谐社会过程中,干部是首要因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全社会要充分重视干部的作用,督促干部真心实意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加强干部服务能力建设;严格教育、管理和监督干部;建立各级干部产生和考核的科学机制和制度;规范干部的待遇和利益;对违法乱纪的干部要严厉制裁和处罚。  相似文献   

14.
在政治思想的先导下,以"新农村"中干部的应起作用为入手点,主要运用角色理论探讨"新农村"干部应具有的业务、能力等素质。在围绕角色期望展开角色距离的讨论中发现,农村村委会干部与城市社区居委会干部都存在角色失调,并将其与居民意识定义下的社区工作者的角色期望进行对比,得出村委会干部较居委会干部与之存在更大的角色距离值。立基于角色距离值,为黄石市所需的城乡社区工作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社区工作服务理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记者:梁老师,前面您谈到了官员要有官德,表现在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上,就是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那么具体到干部的人格品行上,又表现在哪里呢?梁衡:我认为,官员的一个重要品性应当是忠诚老实。这对普通人而言,它是做人的美德;对官员而言,它就是一个最大的美德,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政权巩固的基  相似文献   

16.
主媒锐评     
<正>《人民日报·人民观点》不久前就当下"转变作风干部要有积极心态"发表系列评论。评论切中时弊,言语辛辣,很具思想性和战斗力,这里摘要刊发其评论要点。"官不聊生"错在哪?文章说,自八项规定颁布以来,作风转变日渐成为"新常态"。广大群众从中看到了希望,许多干部也由此卸下了包袱,不用再因迎来送往疲惫,不用再天天被酒精考验,不用再为坚持原则苦恼,关系简单了、环境单纯了、心态轻松了。但也有一种不同声音,认为福利减少了、行动不自  相似文献   

17.
《探求》2016,(3)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颁布后,进一步探索地方党校(行政学院)如何"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质量和效益"是必然要求。针对结构化研讨教学实践,可采取"四步走、三小时成"的"密集整合式教学法",在建构主义指导下,整合教学资源、"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精髓,让结构化研讨教学的活动组织精细化,做到既"刻板顽固"又"鲜活动人",以期实现教学相长和学学相长。  相似文献   

18.
正读到一篇《摈弃"甘居中游"的心态》的文章,说的是有的干部把"甘居中游"当成做人做事的秘诀,做事不努力,"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我安慰。文章批评道,"这种心态之下,一些干部在岗不在状态,为官慢为、为官不为,实质上还是庸官懒政的老毛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确实是中国人常有的心态,不过那主要不是指当官混日子,而是一种小老百姓无奈的自我安慰。中国的童蒙书、家训、善书、箴言、  相似文献   

19.
正因为年轻,他们拥有了比其他干部更高的关注度、更响亮的名头、更广阔的发展机会;但漫长的从政生涯好比一次修行,稍不注意就容易跌进更诱人的陷阱,留下惨痛的教训。这是在任"政坛新星"们也需要引以为戒的。"一边大搞产业园区,以此换取政绩平步青云;一边隐藏‘裸官’身份,大肆收受贿赂"……2016年  相似文献   

20.
刘彬 《社科纵横》2008,23(6):149-150
语感是一种"顿悟",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语言判断能力,语感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语感能力水平的高低.语感培养一向被当作中小学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中的重点,而现实生活中,语感素质的高低,对成年人的工作、学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笔者所接触的高校环境,谈谈高校管理干部,尤其是年轻管理干部语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通过"自然言语实践"和."自觉言语实践"的方式如何有效地提高高校管理干部语感紊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