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地区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历史地位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易显石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很快确定了一项对中国、朝鲜等邻近大陆国家进行侵略扩张的所谓大陆政策。此后历时半个多世纪的对华侵略活动,就是实施此项大陆政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荒尾精,是日本尾张藩士荒尾义济之长男,1859年出生于尾州枇杷岛,乳名一太郎,又名义行,后改名为精,号东方斋。明治初年时移居东京,寄居于东京警官井诚美家。从幼年开始便积极学习汉学,十二岁时考入外国语学校深造,后来“又受芳野金陵之门,夜则学剑讲武”。当时,荒尾在“征韩论”的思想影响下,不仅对西乡隆盛十分崇拜,而且也产生了侵略中国的思想,因此他决定中途缀学从军。1878年,考入陆军教导团,翌年任陆军军曹。1880年,又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882年冬毕业后分配到熊本步兵第十三联队任少尉。当时,在部队里与从中国留学回国的御潘雅文相识,并继续向御潘学习汉语。荒尾在与御潘接触期间,从中又了解到有关中国的更多问题,从而更加强了其潜入中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决心。1885年,他被调任陆军参谋本部“支那班”工作,当时他就曾经打算脱离军队后只身前往中国进行间谍活动。但由于得到当时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的信赖,于1886年春被参谋本部以现役中尉的身份派往中国。当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正史记载,中日交往始于两千年前。然而,近年来中日两国考古学、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地质学、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中日交往可_L溯到地质学上的洪积世 (更新世)和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即十几万年前的远古年代。这就进一步说明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本文主要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及其研究成果和《山海经》等仅有的文字材料,尝试探讨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日本史学会、浙江省岱山县人民政府、浙江省陀山管理局主办的“中日关系史上的浙江(舟山)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岱山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津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辽宁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大学、洛阳外国语大学、洛阳师范学院、江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浙江省舟山两县政府的有关领导等计7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在三天的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同意某些历史学家所谓词是封建社会走向没落意识情绪的反映的观点;认为宋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方面都提供了新的东西,它在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艺术形象中,反映了宋代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风貌。  相似文献   

6.
清王朝(1840年以前)时期中国落后于西方尤其是英国,主要原因并非清代出现阻滞社会发展的因素,而是表现为西方英国经济的加速度式发展,清代在经济上比唐宋明王朝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速度选不如英国,因而拉大了发展的差距.中国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影响,具有广阔市场的社会性盈利产品及生产技术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而清代政治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消极并存.同时,清代在边疆版图、对外关系、文化思想等方面较前王朝都有显著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明仁天皇以《日本国宪法》赋予的"日本国的象征"这一特殊地位,长期倡导和平,维护日本宪法和平主义原则,珍重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史的中日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真诚期望中日两国人民相互友好,从而在中日外交中起到了独特作用。明仁作为科学家从事鱼类学等方面的研究,其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树立了作为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日本国家象征的天皇形象。明仁天皇积极同国内外科学家进行交往,显示了日本皇室作为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皇室在保持其文化传统的同时,又具备了与时俱进、追求现代科学、发挥独特"皇室外交"作用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8.
从对日索取民间战争赔偿的法律依据上看,中国人民要求日本政府和相关企业对当年的罪恶行为进行谢罪和赔偿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而日本政府在民间赔偿问题上能否有所作为,是检视其能否正确认识和反省侵略历史的一把标尺,也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韦立新 《日本学刊》2002,43(3):123-133
本文把焦点集中放在中国文化中的儒、佛思想传入日本之后 ,对日本神道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论述 ,指出日本神道的发展 ,在许多关键性阶段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传自中国大陆的儒、佛思想的刺激和影响 ,其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日关系在整个中日关系交流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政府间交往密切,民间交流也十分频繁.宋朝建立以后中日民间交流进入又一个高潮期.本文主要根据新的历史资料,对两国民间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东亚区域合作与中日民间交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 《日本研究》2006,(1):8-12
进入21世纪,欧盟和北美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获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而东亚地区无论从区域合作组织发展的深度还是广度看都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东亚地区两个大国的中国和日本之间缺乏象欧盟的“法、德”那样的紧密合作。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在于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在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困境之时,中日民间交流无疑成为推动中日关系发展进而推动东亚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1.天毒是上古日本的称呼之一《山海经·海内经》:“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其人水居,偎人爱人”。晋人郭璞注云:“天毒即天竺国”。现代《山海经》研究专家袁珂提出疑问:“天竺今印度,在我国西南,其国临印度洋,故称其人‘水居’,然此乃与朝鲜并称,其地望不相侔。或经文有脱文讹字,未可知也”。从常识论之,只有日本往往与朝鲜并论。况“东海之内,北海之偶”显然是指东亚·北亚的海城,断非印度洋。“水居”便是指居住在这一水域,那只有堪察加、库页岛(桦太)、  相似文献   

13.
战后60年来,中日关系的道路艰难曲折,是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新中国成立后,经历约23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972年9月29日实现了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后,虽然出现过一些矛盾和问题,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长足的重要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以后,两国关系却未能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在过去良好的基础上出现一个新的飞跃,实际上却在不断恶化,陷入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低谷,两国政治关系紧张,两国部分国民在感情上产生对立.对此,所有热心于推动中日关系的人都深感忧虑,希望这种不正常状态尽早结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回顾过去,全面总结迄今发展中日关系的经验教训,克服困难,尽快推动中日关系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是摆在两国人民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在此,我仅想结合自己同日本的友好交往经历,特别是担任驻日大使近五年的经历,谈谈个人对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中日民间交流 ,在战后两国关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打开两国交往的大门 ,推动中日友好运动的勃兴和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促进两国关系全面、健康、顺利的发展 ,它始终扮演着官方或其他渠道都无法代替的角色 ,发挥了“贸易入手 ,以经促政”、“民间先行 ,以民促官”、“半民半官 ,以民代官”、“与官并举 ,官民并茂”的特殊而又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文学,从本世纪初的“五四”文化革命运动发轫,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鲁迅先生是它的伟大旗手,起了劈荆斩棘的开创作用;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在推动新文学使之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中,起了开拓作用,这是大家公认的。而丁玲呢? 丁玲从一九二七年进入文坛,到她一九八六年辍笔逝世,一直论说纷纭,毁誉不一。直到今天的某些新文学史和一些评论文章、对她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还是不愿给以充分的,应有的评价,整个说来是在贬低。这并不一定是出于偏见,有意为之,更多的是  相似文献   

16.
王剑华 《唐都学刊》2006,22(3):104-107
对日索取民间战争赔偿是中国人民的权利,然而目前索赔之路非常艰辛。扼要分析对日民间索赔的障碍,应从营造氛围和加强可操作性两个层面,探讨对日索赔的出路及其意义,首要的应是作好自己的事,这样才能与其它措施形成良性互动和合力,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秦岭 《日本研究》2006,(1):23-2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都面临着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人口老龄化而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一系列特殊或共同问题。因此,两国民间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对中日两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领域和研究机遇三个方面对中日民间社会保障合作研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够以此引致中日两国社会保障同行们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中日民间相互认知与中日关系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斌 《日本研究》2008,(4):67-70
中日关系是当代中国对外交往中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中日关系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决策者对重大问题的决断,也受制于中日民间的相互认知。目前,由于认知情景和认知偏见的影响,中日民间的认知时常以错误知觉的形式显现,这不仅妨碍了两国民众客观公正地认识对方,影响了中日民间关系向前发展,也严重威胁到中日国家间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不利于东亚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民间交流在战后中日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殊的中日关系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民间交流(外交)”作为非正式外交渠道在外交中具有特殊的双重意义。但是,民间交流或曰民间外交并不能完全代表中日外交关系的全部过程,它仅仅反映了中日关系发展的一个侧面。对中日关系正常化实现之前,“民间交流”与政府间外交的相互关系如何评价?如何看待“民间交流”在国家关系非正常时期的地位与作用?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认识的变化曲线,即“民间交流”的涨落轨迹是否与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脉络相一致?制约和影响“民间交流”的因素有哪些方面?等等,这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似乎人人皆知,无须大作文章。但在笔者看来,并不尽然,无论从学术上还是从现实意义上都有探讨与论证之必要。就学术而言,目前国内外虽有一些论著从某一些方面论及这一题目,但无系统、全面论证与评价;就现实意义而言,国内外至今仍有一批人死死抱住“欧洲中心论”的观点不放,对印度、中国这样一些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持有特殊的偏见,极力贬低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与作用,认为它们在世界上无足轻重。本文力图对印度在近代和当代世界上的作用和地位作一概要论述,一来为弥补学术上的不足,二来也是作为对上述“崇西排东”思想的一种回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