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年下来,有好多其他单位的部级、局级官员要进这个院子,而有60多名官员先后到这里来,为的是同一个任务:吹风。在北京,朝内大街可是一个挺有名的地方,它的大名叫朝阳门内大街。这条街上有好几家大单位。但有一个低调的院子,却是最神秘的:这就是朝内大街225号。一年下来,有好多其他单位的部级、局级官员要进这个院子,而有60多名官员先后到这里来,为的是同一个任务:吹风。吹啥风?重大部署和政策。这可是国务院新闻办2015年推出的新"项目",就是让国内外亲朋好友知道,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政策。从2015年1月16日第一次举办国  相似文献   

2.
规范美德伦理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们通常认为美德伦理学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任何认为美德伦理学可以替代道义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人都会发现自己面对这样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诘难 :“美德伦理学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因为它无法告诉应该怎么做。因此 ,它无法成为替代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规范性理论。”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反驳这一诘难 ,为美德伦理学辩护  相似文献   

3.
文化政治三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政治"这一概念20世纪末在欧美开始流行,由于理论传播的时间差,国内学界对于这一概念至今还相对陌生,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在笔者看来,"文化政治"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从时间上说,它是一种后现代政治;就其表现形态而言,它是一种具体政治;就其重要性而言,它是一种边缘政治;从其世俗性来说,它是一种日常生活政治;就其学理性质而言,它是一种学术政治;就其心理特点而言,它是一种欲望政治;从传统观念看来,它是一种非常规政治;从正统观念看来,它是一种非正式政治.  相似文献   

4.
论雅斯贝尔斯的交往机制与生存历史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斯贝尔斯认为交往是实现人自由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历史性的内在机制。非生存交往只是达到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它是人实现超越的前提;只有生存交往才能实现"生存"。生存本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其非对象性,是趋向于"超越存在"的意向性,它始终是敞开的和不确定的。因此,就它要超出生存界限的意义而言,就是对作为统一完满的总体性追求,这种超越活动本身就是自由,是与人的生存本性相一致的真正的内在自由。一个领悟自己自由的人就是超越这个人的界限而与"上帝"融和在了一起,自觉地做出选择和行动。而生存的自由与超越和对作为总体目标的信仰就是真正生存历史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具备正直、善良、忠信、勤奋、尽职的美德,才能在事业上无愧于医生这个职业。——郭志刚很多到天津市胸科医院就医的患者总是这样说:"知道郭院长(主任)技术强、人品好,我们就是奔着他来的。"正因为这样,找郭志刚看病的人很多,患者的信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5,(12):116-120
李锦秀《唐代财政史稿》中认为唐前期基层赋税征收的具体执行人是里正,被称呼为"五里官",但"五里官"不是"五里一乡"的乡官,然在论据的使用上与结论有所矛盾,据其论据及有关史料再梳理,"五里官"更可能指一乡五个里正中行使乡官职权的一里正;宋史史料中的"选人"解读应联系上下文,因其不再仅指"候补、候选官员",它是幕职州县官员这一文官群体的另一称呼;唐宋两个王朝的仕途升迁捷径中县级官员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唐是县尉,宋是县丞,这反映出唐宋不同的政治意识——唐重官员的实践能力,宋重官员间的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先验自我被看成是孤立的主体;相应地,悬搁、还原被看成是现象学认识论的主要手段与途径。其实,先验自我因其构造性具有普遍性而本身就是主体间性的,因而悬搁与还原更是形而上学的奠基。先验自我的本质在于逻辑性,先验自我自身的逻辑性决定了它被把握为什么:逻辑。它首先是一种功能,就其能进行构造而言,表现为主体性;就其构造性具有普遍性而言,表现为交互主体性。先验自我把自身把握为功能性、主体性、交互主体性,而这一切都源于先验自我将自身根本地把握为逻辑性,并从中阐明了我们日常的交互主体性的世界实际上就是先验自我的显发,先验自我与生活世界实际上是一以贯之的一体。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个混沌未分的世界,它没有成见,没有一定,因而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后者则是我们个人在自身的经历中形成的属于个人的特殊的世界,它包含了我们个人的成见,总是从一定的角度出发去看事情,而对事情的其他可能性却视而不见,因而也就没有如实地把握事情本身。为了把握事情本身,我们就要从个人的特殊的有成见的生活世界返回到先验自我,那样一个没有成见的世界。而这就需要悬搁与还原———它使我们摆脱个人的特殊的生活世界,即摆脱特殊的视角,从而如其所是的观照事情,并在这种观照之中保持我们自身人之为人的本质。从而表明悬搁与还原在形而上学层面上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官员和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权力总是向它的来源之处负责,若要官员对民众负责,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把其权力基础更多地根置于民众之中。把农村基层社会自治的范围扩大到乡镇一级,有望创造一种把农民与基层官员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机制。村民自治和城镇社区自治的实践已经说明,相对公民的文化传统和素质而言,社会自治和人们的利益关系更加密切;人们在理性的公共生活中能够很快地适应现实的新竞争规则。在有关“三农”问题的各种思路中,以乡镇自治最具长远眼光。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个大国,因此,某些中国人酷爱"大":写文章要大气,上电视要大气,盖楼房更要大气,每个城市,都比着美国的纽约来,摩天大楼,钢架结构,大玻璃,明晃晃一片。老房子,老建筑,就是一个字:拆!管它是否是文  相似文献   

10.
认为卢梭以自由为根基来论证政治的正当性;人是自由施行者,其本性就在于意志自由,但从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人失去了天然的自由而陷入了专制.正当的政治体就是以"公民自由"代替天然自由的政治体.个人有自我意志,政治体作为一个公共人格,同样有其意志,即"公意".根据立法者的指导而形成的公意,本质上就是个人意志,因而,个人意志服从公意就是公民自由,实现了服从与自由的统一的正当的政治体就是"美德共和国".但公民自由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我立法,只有超越于公民自由之上的哲人自由才是完全的自我立法,因而,政治正当性的源泉在于自由,在于公民自由,更在于哲人自由.具有完全正当性的政治体是宽容哲人存在的美德共和国.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中国基层民事纠纷解决中的习惯与法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中国的基层纠纷解决过程中,基层官员在民事纠纷解决过程中形式上的依法裁判是主导性的.在民事纠纷的处理中,对民间习惯的运用实际上表现为两条路径:一是直接援引习惯进行裁决,这种情况在古代判例资料中并不常见;另一种是"参酌援引",这种做法大量体现在传统中国基层地方的判决中."参酌援引"的过程既是地方官员裁决纠纷过程中对民俗民风和"情"与"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保证了裁决在形式上符合依法裁判的要求,这种做法体现着传统中国司法人员的职业理念和裁判技巧.  相似文献   

12.
<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着世界上每一个国家,但对不同国家来说,这种影响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性。对日本而言,这场变局造成的国际环境变动的烈度不啻冷战时期的"尼克松冲击";与冷战终结相比,挑战要大于机遇,影响也更长远、深刻。日本的对外战略政策据此开始做出调整,而这一调整也必然体现于对华政策、影响到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研究,虽然在学术兴趣和政治爱好方面变化不定,但它毕竟是在一个明显的经久不衰的国家里度过了多年的风风雨雨。无疑,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联邦立法的保护。但我认为,这在更大程度上与一些官员的大力扶植有关,这些官员不仅集中在教育部,还分散在教育机构、基金会和国会下属委员会。正是他们一直保证着资金的来源和数量;也正是这些官僚和大学当局,不管对什么。只要它能挣钱,就肯为之作证。历届总统时而微笑,时而皱眉。拨款数  相似文献   

14.
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和相对两重性,就真理的绝对性而言,它是正确认识;就真理的相对性而言,即使是正确认识,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深化。由此,我们在把马克思主义看成绝对真理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它又是相对真理。就是说我们既要坚持它,又要发展它。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创立就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光辉典范。一、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绝对真理,是由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的一个开放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每一相对真理又包含有绝对真…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的<封锁>以车厢内外的世界隐喻了社会和人生,借此表明:战乱的封锁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社会规范对人的封锁,人们对自己思想的封锁.正是后一种封锁,造成了人与人的疏离,人成了永远的孤独者.同时它还揭示了人性弱点:人们渴望背叛既定生存状态、既定社会角色,行动起来却又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由此,她用一个非常态的封锁空间展现了人生的真相:人生的常态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封锁,也是人对自我的囚禁.张爱玲要表现的,正是那面向丰富的"真人"如何在现实的规范下,在"好人"的全国中逐渐风干成为"标本"这一令人深思的人生寓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理论中的革命概念可以套用于整个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的初期阶段.严格说来,这是一个表明社会中各种实际趋势的历史概念;它又是一个揭示各个历史时期中固有的各种反向趋势的辩证概念,这些趋势和反向趋势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本身就是重要因素.马克思的理论本身是历史斗争中的一种力量,就它的概念在"转化"为实践时便转化成反抗、变革和重新建设的力量而言,它们是随着这种历史斗争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些概念反映并且包含这些斗争,但是并不能左右这些斗争.因此"重新  相似文献   

17.
正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只有甘愿冒险并有很多失败经历的人,他们才有资格谈"一个亿"的人生小目标。王健林在做客《鲁豫大咖一日行》节目时,不仅再次鄙视了迪士尼,还因为一句爆红网络的话刺激了无数屌丝脆弱的心。在谈到赚钱时,王健林说:"先定一个小目标,比方说,我先挣它一个亿!"这句话爆红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亿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讲,几乎只能在梦中实现。作为坐拥1700亿人民币资产的华人首富,一个亿对他而言的确是个小目标。但这句话针对的是很多一开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指出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既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防止腐败 ,做到标本兼治 ,正确运用公共权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一、建立公共权力运行制约机制的必要性社会公共权力 ,就其理论而言 ,它与政党权力和政治社团权力共同构筑了政治学中政治权力的基本理论体系。就其本质而言 ,它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集中反映。就其功能而言 ,它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9.
<孝经>是中国古代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它所倡导的理想社会状态是"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而要达到这种境界的"至德要道"就是孝.<孝经>所体现的伦理思想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区别其他民族的特质与美德.<孝经>所蕴涵的和谐思想表现为化解矛盾,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凝聚社会正气,所有这些,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官员工作前的学历、学校越差,深造读博的积极性越高。可能他们觉得有必要搞一个听起来很吓人的头衔。"官员们喜欢读法学,主要是因为它是当下显学,与社会比较贴近;顶个法学博士头衔的"学者型官员",更是会被期许有法治思维、法治理念。落马高官"亿元户"又多了一个。2016年10月14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法院认定其受贿1.237亿余元,这个数字在十八大后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