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仝晰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6):112-120
《三事忠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箴书,是元代名儒张养浩所著《牧民忠告》《风宪忠告》《庙堂忠告》的合称。《庙堂忠告》是张养浩为身居庙堂之高的显官们提供的施政建议,也是对自己担任礼部尚书兼参中书省事期间从政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心系天下的情怀;《风宪忠告》是张养浩针对监察官员弹劾、纠察等日常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执法为公的精神;《牧民忠告》是张养浩为地方县级行政长官提出的从政建议,针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内容,阐述了自己的为政理念,字里行间充溢着勤政爱民的思想。《三事忠告》体现了张养浩深厚的文化素养,“至君泽民”的理想和忠于职守、敢于直言的精神,反映了张养浩一生追求天下大治的理想,并为实现这一理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它虽然距今已有700余年,但仍有值得借鉴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巩曰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47-50
<管子>论述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对君主、官吏的廉政要求,设计了廉政保障手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廉政理论体系.<管子>的廉政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也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士龙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廉政思想与廉政措施,是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持政者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元朝政治家张养浩所撰的政论书籍《三事忠告》,便是当时对中央和地方官吏的真诚劝告。其廉政思想主要有“勤政爱民”、“廉洁公正”和“从严治官”等内容,迄今仍有某些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田静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7)
自儒家思想于春秋时期兴起,到元代时,儒家思想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导文化,而且封建统治者都用儒家思想来指导国家管理。可以说,我国封建制度的发展与儒家思想的相得益彰,儒家也因此成为古代文化发展相对完善的学说。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又是少数民族创立的封建王朝,因此儒家思想在元代的传播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值得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肖生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2-18
如何及时、准确、有效地将廉政政策传播到位,既是廉政政策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廉政政策执行不力的重要原因。我国既有廉政政策传播模式无论是在传播渠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为了突破现有传播模式缺陷,提升廉政政策传播效果,必须因应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廉政政策传播模式的创新:一是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导入全媒体联动传播模式;二是大胆进行传播内容创新,增强政策传播实际效果;三是构建政府、媒体、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的政策传播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其廉政思想作为其政治思想中的主要部分对当代社会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对孔子廉政思想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孔子廉政思想的内容。但是孔子的廉政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孔子廉政思想的出发点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对孔子廉政思想进行充分学习与批判的基础上挖掘其合理成分,结合现实情况指导我们当代的廉政建设,这也是我们对于孔子廉政思想研究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8.
在曾国藩的思想中具有较丰富的廉政思想,他的成功与其廉政分不开。曾国藩的廉政思想来自于历史文化的浸染,来自于其处世从政经历的总结,对当今反腐倡廉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绪忠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从传播思想史的角度, 论述了鲁迅早期的传播思想。对其文化传播的比较观、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结构及传播的现代取向作了评析。认为鲁迅这一时期的传播思想, 对当前的文化传播活动仍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莉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331-333
陆机的<文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篇名著,还包含了丰富的传播思想.陆机生活在玄学思想广泛传播的西晋时代,作为社会人,他受到了玄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他深入地探索了人内传播、文字传播、认知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他强调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认为物意文应该是相称的,传播者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他对文体的认识、他提出的... 相似文献
11.
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文化建设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俊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30-35
当前,我国的腐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通过西方文化腐朽成分的催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酵而成。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文化建设之中,我们首先应构建社会主义廉政文化体系,即:权力制约的自律文化——公仆文化;权力制约的法制文化——法治文化;权力制约的社会文化——公民文化。其次,我们必须认识文化的特点,把握文化产生、变化和构建的规律,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謇的义利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民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8-63
张謇的义利思想可概括为"义利双行,辩证统一".其理论层面主要表现为"义字为本,以义取利"、"义利兼顾,公(利)私(利)结合"、"义利统一,以利辅义";其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以实业生利,以事业行义"、"实业与事业相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荣". 相似文献
13.
张昭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9-43
"农业学大寨"运动是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产生重大影响、历时最长的一次全国性的群众运动。在其政治传播过程中:领袖号召是主导;组织传播是保证;媒介传播是主体;参观、会议形成的场际传播是重要补充。分析其政治传播过程,对当今党的政治传播机制创新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即如何利用政治传播中的各种途径,使党的号召成为社会的普遍认同,从而群策群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卿三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6):23-30
有学者对诸葛亮《后出师表》提出置疑。笔者提出几点意见:一、《后表》虽不载于《诸葛亮传》,但见于《诸葛恪传》;二、《后表》不是张俨、诸葛恪伪造;三、《后表》用语与诸葛亮习惯用语符合;四、《后表》立意与诸葛亮行为一致。由此可知,《后表》是诸葛亮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李钢涛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高校实际出发,阐述高等学校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高校反庸倡康建设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加强教育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加大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加强高校反腐倡康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魏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5):21-25
张载的"知礼成性"说是其重礼观念与"成性"理论在强化和演进中得以结合的产物.他将习礼、知礼纳入到修养工夫论中,通过礼将道德修养具体化,使人有常业,有所据守,最终达至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之境界.这样就真正使礼实现了内外合一,亦将修养工夫论具体化,在"一天人"的同时,使得"庸圣同","内外合",成为在张载工夫论中,较之于"变化气质"、"虚心"、"诚意"等方法更具特色的进德之方. 相似文献
17.
张筱梅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4):113-117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引起极大轰动,特别是受到了广大闺阁妇女的喜爱,从而风靡闺阁。受时代环境和性别因素的影响,明清时期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带有卷入性理解的特点,她们以自身的心理期待和感情需求去理解剧中的人物,认同杜丽娘的行为,并以此观照自我的生存状态。在女性对《牡丹亭》的评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和男性评点者不同的重情特点。 相似文献
18.
韩文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6):133-136
张耒之“理”的内涵比较宽泛,在不同地方含义有别。基于“理”、“诚”的基本观点,张耒主张诗文要表达真实的思想感情,不造作,不虚假,不为文造情,推崇自然畅达的文风。 相似文献
19.
鲁迅笔下阿Q之死的“仪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业国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23-25
阿Q是个“问题人物”。鲁迅刻意描述阿Q之死的“仪式感” ,不仅是为了在艺术上终结这个“问题人物” ,更是为了使“阿Q”彻底成为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艺术哲学思辨的符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