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快速是举世瞩目的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独特性也是尽人皆知的。反思中国社会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在当代是非常必要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来自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理论创造 ,而当代世界社会发展理论的参照作用也可当做一个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创造性地实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主题的变换,创立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邓小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理论在不断变革中创新发展,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理论基础,成为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发展观的转变.传统的发展观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特征.在总结传统发展观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西方社会提出了以多元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新发展理论.研究西方社会的发展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就其性质定位来说,不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发展观,而是现当代意义的理性主义发展观;是兼顾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层与具体运行层的发展观;是立足于实证而又超越实证的发展观;是倡导社会各因素持续协调的发展观;是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个维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发展观,这些特点充分表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现代性、科学性,表明这一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发展既是人类共同关注的理论问题,也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实践问题。通常,我们把形成于近代西方的发展观称之为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它在发展的目标、发展的视阚、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费观以及发展结果等五个层面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与转换。  相似文献   

6.
发展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观、社会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战略的哲学学说,“发展的合理性问题”是发展哲学所要探讨的主要论题和中心问题。近几十年来,发展观依次经历了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观、循环经济发展观、自由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使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日益丰富,发展的观念不断进步。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的新的发展观,它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结合上,以“发展的合理性问题”为主线,就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的目标和尺度、发展的目的和归属、发展的动力和依靠力量、发展的战略和重点、发展的方式和要求、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系统地回答了当代中国“要不要发展”、“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它深化了作为发展哲学核心的社会发展观理论,具有丰富的发展内涵,彰显了发展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开阔了发展哲学的新视阈。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是它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有影响的发展观大都产生于国外,而科学发展观产生于21世纪初的中国,堪称发展观演化史上的最高阶段.科学发展观涵盖了各个阶段发展观的所有主题内容,体现了这些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如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思想、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提升了发展观的实践价值.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开拓了中国新的发展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9.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在马克思社会发展观的基础上建立的,他将技术作为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力量,试图预测人类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是一个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连接起来的新的社会形态。通过对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探析和批判,既有助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也有益于理解、把握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基本主题之一,而明确提出发展问题并对之进行专门的学术研究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主要成果体现在现代发展理论中.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现代发展理论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理论转向,即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向这种增长的社会历史向度,并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发展"的主题.这一变化趋势突显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深远意义和当代性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要义表明:这种发展观不仅具有严整而科学的世界观基础,而且也日益显示出它在探索和回应当代发展问题时所具有的深刻而持久的理论张力.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发展观、新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观的演进相继经历了三个阶段:传统发展观、新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科学发展观是迄今最新、最高理论成果.省察当代发展观的演进过程,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回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观历经数次转换 ,其深层意识推动力就是不同时期的人类哲学理念 ;当代社会发展观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世界性转变 ,这种转变有其现实的社会基础与深厚的哲学底蕴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人的发展观,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也可以说,毛泽东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都是为着人、为了人,为了中国人的解放、幸福及其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因此,深入探析毛泽东人的发展观的思想源泉、基本特色、主要内容及其当代启示,对于推动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促进当代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代全球出现的贫富差距、环境恶化、能源紧张等发展难题,中西各国都开始寻求诸发展难题的解决之道,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观。中国从马克思的理论中寻找资源,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西方国家也开始反思原有的经济主义发展观,纷纷提出了新发展观。这两种发展观是在同一历史境遇中生成的,其理论主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这两种理论的来源却存在差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而西方新发展观虽然反对长期以来作为西方正统的新古典主义发展观,但并没有脱离西方主流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所以,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观雷振扬邓小平同志的发展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当代的卓越创新。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邓小平的发展观,对于更好地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以其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深刻洞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实践证明,邓小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而且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伟人已逝,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本刊组织几位学者从邓小平的精神、实践品格、执政理念、社会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观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拓展和深化对邓小平开拓、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境界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7.
科学理论创新,属于一社会的自源发展范畴。中国现阶段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性质,总体上尚处于依附发展阶段,这决定了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尽快完成和实现科技本土化,从而促成社会文化进入到自源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认清中国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逻辑出发点,抓住科技本土化的主战场,对传统认知思维形态之缺陷保持高度警醒并给以自觉主动的革新,进行一场理论、实践、制度皆包含在内的完整的文化创新,这几方面构成了科技发展观变革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 ,在一定意义上说 ,是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两手抓”的“两点论”与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重点论”的统一。这是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那种认为邓小平在 90年代初阐明了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观 ,并主张我们必须确立这种发展观的看法 ,既不符合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实际 ,也不适合现阶段中国国情 ,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现代文明史上最早批判了作为机械发展观典型形态的资本主义的生态破坏性;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作出了一种全面、整体的把握,指出劳动是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认为科学技术的生态化、人类思维向辩证思维的复归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自觉协调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必由之路。这样,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就形成了一种人类文明史上全新的发展观——辩证发展观,这一辩证发展观同时也是生态发展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这种生态发展观是我们建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品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并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