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卓 《社区》2012,(34):62-63
在这所特殊的小学,船舱是教室,湖是操场。王升安却在这里坚守了30多年,从民办老师到校长。这个湖区,有的家庭他教过四代人。他说:这教书啊,有时候跟烟瘾一样,想戒还戒不掉——  相似文献   

2.
齐白石老人的养生有独到之处,归纳为"养生五绝",即:"七戒""八不""喝茶""食之有道""拉二胡"。七戒齐白石老人一生恪守保养身体的"七戒"。一戒饮酒,他认为饮酒有害健康,除有时饮少量葡萄酒外,平时从不饮酒;二戒空度,"人生不学,苦混一天。"他每天绘画不止,不让时光虚度;三戒吸烟,他  相似文献   

3.
爸爸戒烟     
我的爸爸是个烟鬼,妈妈天天劝,爸爸还总说是工作需要香烟提神。国庆八天假期,正好爸爸也放假,我决定趁这个机会好好帮爸爸戒戒他的烟瘾。  相似文献   

4.
箴体产生于规谏活动之中,这一文体具有很强的规诫意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箴体虽然远离了规谏活动,但大都依然保持着规诫性质。箴体最初是大臣用来规谏君主的一种方式,魏晋以降箴体的撰作主体与规谏对象均发生变化,箴体也分化为官箴、私箴与咏物箴。这一演变表明箴体参预现实的功能得到加强。随着创作主体及规谏对象的渐次变化,箴体由最初的韵语文体向散文转化。同时与箴体性质相近的还有戒体、规体。规体始于元结《五规》,最初是以散文形式流布的,规体也有以韵文形态存在的,如《弟子规》。早期的戒文分为自警类的韵语戒文和家戒类的散文式戒文,自警类的戒文是撰者对于自身所提出的警戒,家戒主要是家族长辈对晚辈提出的戒告。后世戒文除这些形式之外,还出现了下级对上级及平辈之间进行戒劝的形式,此外还出现物事戒文。  相似文献   

5.
戒文发展至两汉时期,与先秦相比,类型上更加丰富了,尤其是反映着汉代人的家庭观念的家戒文篇量更是引人注目.本文拟就戒文在汉代的这两大特点进行共时的探索研究,以期对此时期戒文的自身文体特点和时代特征有较为深入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韩胜朝 《南都学坛》2008,28(4):61-62
曾国藩是晚清名儒重臣,传统文化的熏陶,人生阅历的磨炼,使他深谙"齐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系中至关重要性。因此,他一生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家庭的治理,他谆谆告诫弟子儿女们要自强自立、读书明理、克勤克俭、戒骄戒佚、谦恭忍让,这些思想使其"齐家"方略独成体系,别具特色,对我们今天的治家育人仍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南宋诗学家张戒及其<岁寒堂诗话>.张戒是一位爱国者,他论诗主要遵从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从两个方面推进了诗意学说.在诗意本体论方面较前人有所深入,在言志与咏物的关系方面提出了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8.
资讯聚焦     
合二为一的美好锦阳"至爱今生新款对戒"浓情呈现情侣对戒,幸福了这个季节,带着浪漫甜蜜的气息,在温润的阳光下酝酿出幸福的味道,这是锦阳香港设计中心为所有情侣奉献的最完美信物----至爱今生新款情侣对戒。  相似文献   

9.
抗战后期,物价飞涨,老舍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一样,吃平价米,穿国难服,既戒烟,又戒酒,连茶也须戒了。他在1944年9月15日重庆《新民报晚刊》上发表的《戒茶》,反映了国统区进步文艺工作者在生活上经受的折磨,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其文如下: 我既已戒了烟酒而半死不活,因思莫若多加几戒,爽性快快的死了倒也乾脆。  相似文献   

10.
2008年3月,网上出现了一个名叫“戒传所”的博客,这是中国第一个私人反传销博客。博主以自身的经历,连连发表反击传销文章,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博主以其无畏的勇气,鞭辟入里的分析,痛心疾首的呼唤,被称为中国第一反传斗士。然而,他这样披肝沥胆地呐喊,却难以回归亲情之路。父亲与他断绝父子关系,弟弟和他斩断手足情缘。  相似文献   

11.
秋雨 《今日南国》2007,(14):41-41
他是一个很节省的人,节省得近乎吝啬,这是周围朋友所共知的。他为了供房子,连烟都戒了,早晨是一个馒头一包牛奶,从来不和朋友出去吃喝玩乐。当然他有他节省的原因,原因是赚得太少,每个月收入只有800元,而赚得太少的原因是因为他脚跛了,只在单位负责收发点文件干点杂活什么的。他脚跛的原因没有人追问过,据说是因为一场意外的车祸。他脚好的时候,生活还是过得去的。但是他出车祸之后,几乎耗尽了他的家财,还好他以前的女朋友还是嫁给了他,成了他的妻  相似文献   

12.
康熙幼年登基,在位61年。其在位之长,历朝历代无人能及,而且他活了近70岁,在清朝的帝王中可谓是一代长寿之君。康熙的健康长寿并非天赐,而是得益于他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据《庭训格言》记载,康熙曾强调“凡人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这就  相似文献   

13.
永明延寿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佛教思想人物。他一生"禅净兼修"、"禅戒并重",且著述颇丰。其著述集中表达了他的佛教思想及其理论主张,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组报道,也就有了这篇"也说玩官"。这句话是:官员自律至少要三戒--戒贪,戒色,还要戒玩。一位老干部说的。这组报道是:不能以红色旅游之名,行公款旅游之实。新华网上发的。这个戒玩,当然是指戒公款之玩。其实,此戒本属当今官员自律的题内之义。不知什么原因,不少官员似乎没有想到此戒,以至公款游玩之风屡禁不止,甚至还扛着红色的名义出游。所谓"玩官",是特指用公款外出游山玩水的官员,或者用别人之钱外出游山玩水的官员。也许是"人之性,本好玩",不知是怎么一回事,眼下玩官似乎有点挺流行的,这个面到底有多大,恐怕没有人能说得上来,但说这个面不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以说,官员动用公款旅游,已经成了官场的一个痼疾。既有顽症,就得针砭,非治不可。尽管玩官不同贪官、赌官、色官,但也不能不说是一个"病官",且与那个先进性格格不入,也甚有必要来几句点评。  相似文献   

15.
戒了理想     
吴长海 《社区》2010,(14):50-50
“别跟我谈理想,我戒了。”看到小军的QQ签名时。我不禁哑然失笑。我问:好久不见,最近过得好吗?他竹筒倒豆子般滔滔不绝:没什么好不好,娶了老婆,有了女儿,守着小镇,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还没问他为什么“戒了理想”,他就抱歉地留言:孩子学琴快结束了,要去琴行接孩子,还要去菜场买菜。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的佛学修养是"戒"定"慧"三学兼修,即既注重佛学的义理了悟,也坚持佛教的修行实践.他认为,"定"为"慧"因,"戒"为"慧"根,三学迭相为用,互为因果.这种对佛学的理解贯穿其一生的认识与实践,也表现在其诗文创作中.  相似文献   

17.
荀春荣 《中华魂》2008,(4):55-56
电影《色·戒》在大陆公映后,一下子就捞走了一个多亿的票房。于是影片的制作者们额手称庆,奏凯而归了。影片的吹捧者们也无不兴高彩烈,因为这似乎可以证明他们那"形容词比赛"般的赞歌并非溢美之词。然而这一亿元到底说明了什么恐怕还得分析分析。平心而论,《色·戒》确有所谓"卖点"。首先,建国以来,几乎所有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无不是歌颂爱国主义,鞭笞卖国主义的。而《色·戒》写的却是卖国者征服爱  相似文献   

18.
龚自珍的戒诗与学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过定庵集的人,都会碰到这样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即龚自珍为什么戒诗。嘉庆二十五年秋,龚自珍发愤戒诗,不再写作。道光元年夏,因考军机章京未录,赋《小游仙诗》,遂破戒。至道光七年十月,编定这一时期所作的诗为《破戒草》后,又发愤戒诗:“今年真戒诗,才尽何伤乎?”此后,就不大动笔。道光十九年,辞官出京,又破戒写成了有名的三一五首《己亥杂诗》。这是为什么呢? 搞清楚这一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  相似文献   

19.
娱乐事纪     
李安凭借影片《色·戒》再次夺得最佳影片金狮奖北京时间9号凌晨,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在利多岛闭幕。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影片《色·戒》再次夺得最佳影片金狮奖。这是李安继2005年的《断背山》之后,时隔两年再次捧起"金狮"。影片《色·戒》根据张爱玲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背景是40年代初抗日战争期间的上海,讲述了一名女大学生试图刺杀敌特人员,不料却陷入情网的故事。点评:获奖这件事,好像有惯性。  相似文献   

2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戒律与礼制在观念、制度、生活等层面,体现出彼此“同一”与“差异”的“文明对话”。魏晋南北朝时期僧人与儒士将中国本土之礼仪制度与佛教的戒律仪轨互相类比、诠释,通过“以礼比戒”“援礼义证戒”等“以礼释戒”的阐释过程,出现“格戒”的现象。同时,这一时期的佛教通过翻译律典、制订中国僧制,树立“戒礼有别”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