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主体性原则,就是作为人的主体和作为物的客体以作为人的主体为中心、作为个体的主体和作为整体的主体以个体为本位、人作为目的和作为手段以作为目的为归宿.人作为主体在不断创造客体的同时也不断创造自身,不断提高自己的主体性.人的创造性和如我性相互创造,主体性和客体性相互创造.以及两种相互创造的互为中介,使主体和客体不断发展,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2.
科学认识过程是科学工作者借助已有的理论和科学仪器对现实世界进行探索的活动。它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新的科学理论、引起科学发现的思维过程。对于这一思维过程的研究已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因为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科学认识的内在规律,以推动科学的发展。在此笔者仅就结构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研究》1984年第十期上,我曾经发表了拙作《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为什么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这一原则的客观依据是什么,这是关系到这一原则能否成立的大问题。黑格尔曾经指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论原则,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而“完全取决于我们要认识的对象本身的性质”。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这样,它是以科学认识客体的整体性为客观依据的。因此,论证科学认识客体的整体性,对于我们理解和运用科学认识的整体性原则,具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随着对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化 ,这一研究正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向主体与主体的关系 ,展现了与原来意义上的主体性不同的主体间性。人在交往中生存 ,因而人的世界是一个交往的世界。作为主体的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主体间性 ,实际上是一种交互主体性。具有交互主体性的主体和主体共同面对特定的客体或客体世界 ,成为某种共同主体。与这种共同主体相对而言的是某种共同客体。共同主体所具有的主体性是一种共同主体性 ,这是一种内含着交互主体性的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5.
一、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出发点 价值评价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指价值主体对于客体物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与否和满足的程度所作出的肯定、否定或限定的估量、评定活动。 价值评价与科学认识(事实认识)不同。科学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如实反映,目的是获得客观真理。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要求主体的意识完全符合客体实在,在这里,主体不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客体而存在,但是并不阻碍其主体性的凸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哲学审视,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建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科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家对现实世界的审美过程,是多层次的,是有中介的。这个中介就是作家活生生的个性特征。无论是在现实生活的客体与作家审美主体之间,还是在作家审美主体与作品客体之间,它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无原则地夸大或不加分析地抹杀它的作用,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德育主体性困惑主要表现为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异化、德育客体的反主体化和德育客体的非客体化。自媒体的出现,为高校德育走出主体性困惑提供了发展机遇。它不仅有利于德育主体客体化、德育客体主体化,而且有利于德育主客体交互主体化。面对高校德育主体性困惑,德育工作者应利用自媒体搭建德育交互主体性平台,有效发挥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德育客体的主体性,不断形成德育共同主体性,以有效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流行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十分单调、陈旧,远远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需要。基如此,本文拟就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及其改革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关于科学认识系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要取得科学认识,必须具备四项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科学手段和信息贮存。从目前图书馆学的研究及其状态来说,“认识主体”(图书馆学研究者)、“认识客体”(科学对象)和“信息贮存”(研究资料的积累与活化)这三个要素都已基本具备,所欠只是“科学手段”这一条。科学手段包含了科学工具和运用工具的活动方式(科学方法)两方面。人们正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方法,作用于特定的科学对象,使其处于研究主体和客体之间,才能使作为观念形态而存在于头脑中的科学认识目的客观化,从而取得一定的科学实验效果。因此,科学手段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做人的工作 ,必须研究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问题。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实际工作中 ,在注重主体作用发挥的同时 ,必须充分尊重人的客体性 ,并有效促使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高度统一 ,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有力地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体制是相对于主体的价值客体 ,它的创设内含着主体的价值意向、价值设定与价值目标 ,追求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最终的价值指向。本文旨在从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的生存样式和主体性的实现与发展三个维度 ,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价值性进行比较 ,其目的在于透视经济体制在作为人的价值客体时 ,能从何种程度上促进主体价值性的实现和主体性的发展 ,从而把经济体制纳入到的人的价值生存空间中来  相似文献   

12.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但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和中介对客体有干扰作用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就主体和中介干扰客体所产生的镜象效应及其在认识论中的地位问题谈点看法。镜象效应及其基本形式每个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都知道:玻璃窗虽然是透明的,但对光线总有一些反射,如果  相似文献   

13.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启蒙时期的哲学、美学思潮。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 ,现代美学必然转向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是主体间性美学 ,它把存在不是看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 ,而是看作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共在 ,审美则是这种主体间性的彻底实现。  相似文献   

14.
对主体性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属性”的层面上,更要从现实的具体活动中去把握它。主体性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即主体性实现,才能成为现实的主体性。研究主体性实现问题,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是主体性理论的深化;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主体性理论走向现实的契机。本文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力图从活动的角度揭示主体性实现的内涵和实质、途径和方式以及实现的目的和意义。一、问题的提出主体性首先指的是人的根本属性,它的基本涵义就是指人作为主体内在具有的区别于客体、区别于动物的属性,即人对自身及其对象的驾驭、支配和主宰…  相似文献   

15.
反映系统由客体、主体和中介三要素构成.客体是被反映者,是指进入社会实践领域,并同主体发生联系的一切客观事物和已经客体化了的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它影响、制约和改变着主体,在一定条件下使主体客体化.主体是反映者,它包含人类、群体和个人.主体因有自然属性而对客体的反映有受动性,但因有社会属性、实践属性与思维属性,又能动地反映客体,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客体主体化.中介是联结主体与客体、传递它们的相互作用,实现信息交换,使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因素和环节.其中,实践是根本的中介,是反映的基础.它使主体和客体得以辩证统一,并使主体在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量子心理学的科学认识模式与传统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认识模式有显著的不同.它将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引入心理学领域,提升主观性的地位;批判机械决定论,主张统计因果性;用互补性原理阐释并统一心理和行为中的"矛盾"现象;用量子物理学的原理说明心理学中的某些形而上学问题.量子心理学的主要价值在于促使心理学的科学认识模式进入到现代阶段.  相似文献   

17.
经济体制是相对于主体的价值客体,它的创设内含着主体的价值意向、价值设定与价值目标,追求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其最终的价值指向.本文旨在从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的生存样式和主体性的实现与发展三个维度,对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价值性进行比较,其目的在于透视经济体制在作为人的价值客体时,能从何种程度上促进主体价值性的实现和主体性的发展,从而把经济体制纳入到的人的价值生存空间中来.  相似文献   

18.
通常所谓认识,目的只在于反映客观事物的本体,至于该事物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它是不管的。对于这种认识,我们称之为科学认识。评价或价值评价,是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衡量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对于这种认识,我们称之为评价认识。评价认识和科学认识都是认识,因而有同一性;但评价认识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所以两者又具有不同一性。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讨两者的异同,重点在于探讨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量子心理学的科学认识模式与传统的、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认识模式有显著的不同.它将科学认识的主体性引入心理学领域,提升主观性的地位;批判机械决定论,主张统计因果性;用互补性原理阐释并统一心理和行为中的“矛盾“现象;用量子物理学的原理说明心理学中的某些形而上学问题.量子心理学的主要价值在于促使心理学的科学认识模式进入到现代阶段.  相似文献   

20.
科学认识的可接受性,指的是科学认识的成果(假说或理论)能被科学社会所接受的内在根据和性质。科学认识之所以具有可接受性,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具有客观真理性。因此,一种科学认识成果是否具有可接受性,归根到底决定于“在人的表象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但是,科学认识成果的这种“求真性”并不是赤裸裸地显露出来的,它往往要经过极其复杂的实践检验过程,才能最后被证实。同时,科学认识成果内容的客观性又必须通过科学语言,采用一定的逻辑结构而表现出来,这种科学成果表现形式的主观性又给它的可接受性带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