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呼伦贝尔地处祖国北疆,自古以来就是天然的森林宝库和优良的游牧场所。由于受西伯利亚冷风气流的影响,这里的农耕生产直到近代才有所发展。剪伯赞在《内蒙访古》中指出:呼伦贝尔“这个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呼伦贝尔的考古是随着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同时带来了对这里的考古调查而诞生的。17世纪中叶以后,沙皇俄国的入侵不断向黑龙江流域扩展,同时一批人种学家、民族学家开始研究东北历史。此后不断有人到呼伦贝尔来搞考古调查,他们大多沿滨洲铁路附近及中国的边境地区活动,…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中国动乱,在俄国的支持和煽动下,外蒙古宣布“独立”,中国北疆风雨飘摇。1912年初,受外蒙古“独立”的影响,在俄国支持下,呼伦贝尔的蒙古封建主亦趁机作乱,宣布“独立”。对此,中国政府旗帜鲜明地反对:一方面,对呼伦贝尔封建主势力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另一方面,与俄国严正交涉,并充分利用国际因素,最终于1915年11月6日签署《中俄会订呼伦贝尔条件》,俄国承认中国对呼伦贝尔地区的主权。1917年底,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中国政府抓住时机,于1920年初恢复对呼伦贝尔的行政控制,结束了呼伦贝尔的动乱。  相似文献   

3.
俄国17世纪中叶的宗教改革,造成了俄国社会的深刻分裂,形成了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的"分裂运动",它对俄国的移民文化、农民战争、知识分子以及俄国革命都有难以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思想理论、阶级基础、组织保障是一个政党成立的必要条件。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后便迅速传播开来。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不断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终而建立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在俄国传播为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从思想、阶级、组织上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样,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传入与俄国的国情极其相似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能否也会像俄国那样为中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提供基础和保障?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视野,着重分析五四运动至中国共产党建立期间,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是如何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如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思想理论、阶级基础、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马克思在19世纪中叶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科学之后,在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从此,科学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即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社会实践的新时期。到了本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和其他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使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建设的实践走向多国建设的实践。当前,世界上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改革的实践,都在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各国实践相结合的具体道路和模式。中国正  相似文献   

6.
一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初叶,世界上出现了蜚声全球的三大君主:即中国清王朝的康熙皇帝,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大帝和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创造了“康熙之治”,引发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发展高峰,康熙素以文治武功著称于世界。世界上凡是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和国家,一直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评论着中国的康熙。康熙健在的时候,西方人已经为康熙的聪明睿智和卓越的政绩所惊异。一六九七年,法  相似文献   

7.
庄园作为世袭领地主的居住与经济的综合体,产生于莫斯科公国时期.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俄罗斯庄园兴起于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庄园成为几代俄国地主贵族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俄罗斯传统生活方式和经济方式、民族形式的文化中心和精神活动中心."庄园史及庄园主"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一方面可以表现17-20世纪初俄国社会体制的断面.许多贵族大半生都是在庄园里度过的,庄园主的日常生活及休闲,还有他们的文化及精神的需要等资料,可以极大补充有关俄国庄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以前,因为宗教的封闭性和政府排斥政策的影响,大多数俄国犹太人基本上不参与俄国的政治生活。19世纪下半叶,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改善了犹太人的社会法律地位,随着犹太人在俄国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影响的不断扩大,犹太人对政治的诉求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政治锡安主义的产生和实践。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失败后,锡安主义运动转入低潮。1917年二月革命后,锡安主义运动重新高涨。十月革命后,俄国的锡安主义运动转入地下。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中叶,日本一个从事汉语翻译的平野繁太郎,于一八三二年写了一封信,这信虽然是根据中国到日本去的船上中国人说的,但也是很可贵的。这封信提供了十九世纪中叶从封建制度败落下来的中国清朝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黎明 《理论界》2005,(1):208-209
2004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安徽财经大学曹天生教授主编,张琨、何英玉、王滢波等人翻译的《19世纪中叶俄罗斯驻北京布道团人员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著》(以下简称《论著》)一书。该书50万字,大32开本。作为中华书局“世界汉学论丛”丛书中之一种,该译著有其丰富的学术价值,该译著从搜集资料、翻译到出版,历时8年。该书的编译,始于曹天生教授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的研究。马克思之所以提到王茂荫,依据的是当时德国学者译自俄国学者的材料。而俄国学者的译文材料则是从当时的清朝政府搜集到后翻译的。为了查到俄译原文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谓的西洋音乐,是指由欧洲人直接传入澳门及中国内地的欧洲音乐,包括乐曲与乐器。明中叶以后,西洋音乐随着欧洲商人与传教士的东来,传入中国。首先在澳门,并经澳门向中国内地进行传播。本文结合大量中西文材料,对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洋音乐在澳门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得出了澳门是酉洋音乐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汤开建 《学术研究》2002,4(6):49-54
本文所谓的西洋音乐,是指由欧洲人直接传入澳门及中国内地的欧洲音乐,包括乐曲与乐器。明中叶以后,西洋音乐随着欧洲商人与传教士的东来,传入中国。首先在澳门,并经澳门向中国内地进行传播。本文结合大量中西文材料,对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西洋音乐在澳门的传播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并得出了澳门是西洋音乐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佟冬主编、张本政和刘家磊等同志编写的《沙俄与东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出版)是近年来中俄关系史研究、也是边疆史地研究著作中较为成功的、独具特色的专著。该书论述了从17世纪中叶至十月革命期间中国东北地区同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含内容包括双方之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相似文献   

14.
民粹主义是十九世纪中叶在俄国出现的一个带有浓厚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通过分析民粹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判断标准,发现在毛泽东的个人思想中确实存在民粹主义成分,且具体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早期。  相似文献   

15.
十六、十七两世纪的中叶,农奴制俄国和资本主义英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到十九世纪初,在拿破仑帝国的废墟上,俄国终于取得了“对欧洲各国政府的霸权”(马克思语),英国也牢固地确立了“举世无敌的世界霸权”(列宁语)。自此之后,俄国欧洲霸权和英国世界霸权曾分别在近一个世纪和近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严重地阻碍着欧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两颗巨大的灾星。以下仅就十九世纪初以后英、俄称霸过程中的几个特点,试作一些粗略的分析以供  相似文献   

16.
刘成群 《兰州学刊》2008,(12):10-12
在19世纪中叶以前的俄国,德国的古典哲学与东正教思想在知识分子的意识里完成了对接。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民粹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唯物主义更加盛行。但在一部分被称为“合法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者那里,德国古典唯心哲学占据了他们的头脑,在与马克思主义者决裂中,这种唯心哲学与其民族血液中固有的东正教神学又一次对接融通起来,产生了所谓的“寻神派”。“斯托雷平改革”时期,原本激进的自由知识分子趋于保守,一部分人更加深入地“寻神”,试图在东正教神学中寻找出克服精神危机的良药。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中叶的俄国处于向现代化递进的社会转型时期,庄园主充当了政治主体的角色.屠格涅夫从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贵族门弟和血统、财产这三个主要方面,对庄园主做了深刻的社会批判与审美把握.  相似文献   

18.
中亚的中国移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晚期,从新疆迁往俄国中亚的移民主要有三部分:1.白彦虎所部回民起义余部;2.俄国占领军逼迁伊犁维吾尔、回、哈萨克族人民;3.划入俄国境内的维吾尔农民。人数:维吾尔族45373人,回族9136人,哈萨克族约15000余人。重新逃回中国的人数约有10000人。中亚的回族目前约有5万余。维吾尔族,除当年移居者外,还有20世纪陆续赴苏的,目前约有30万人。哈萨克族已无法同当地同族居民相区分。中亚的中国移民大部分仍然以务农为主,回族还保留着许多晚清时期陕甘方言和习俗。它既有研究价值,也有开展民间互访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诺夫哥罗德共和政体及其特点顾銮斋诺夫哥罗德是俄国也是欧洲封建社会著名的城市共和国,原属于基辅罗斯公国的领地,12世纪中叶获得独立,建立共和政体,至15世纪70年代伊凡三世完成征服建立专制统治止,共和政体共存在340多年的历史。本文拟对诺夫哥罗德政体及...  相似文献   

20.
蓝琪 《西域研究》2012,(3):1-8,138
突厥人于6世纪中叶来到中亚。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入侵中亚,在突厥人与中亚居民共同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和统治的过程中,中亚居民开始了突厥化的过程。中亚居民与突厥人的融合在10~12世纪突厥王朝统治期间加速和扩大,15世纪,蒙古人突厥化后,中亚地区的突厥化过程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