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析人民币钉住美元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1994年中国实行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确立了最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目标。直到亚洲金融危机前 ,中国的汇率政策是以实际目标为导向的 (realtargetsapproach) ,汇率政策目标是促进出口和获得外汇 ,这种汇率制度在汇率安排上是浮动汇率制度。学术界认为 ,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金融危机之后 ,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实际目标法转向名义锚钉住 (nominalanchorapproach) ,即 ,事实上的单一钉住美元制 ,这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巨大转变。那么 ,在亚洲…  相似文献   

2.
泰虎落难记     
<正> 泰国经济在过去10年中,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被誉为亚洲第五“小虎”。但自1997年7月以来,泰珠贬值幅度已超过38%.昔日虎虎生气的“亚洲第五小虎”泰国大有“病猫”之势。 一、汇率制度脆弱,金融调控体制不健全 泰国长期实行的是与美元挂购的汇率政策,这种汇率体制因美元是世界性储备货币而带来了贸易交往过程中的许多方便;但在浮动汇率成为国际汇率制度主流的情况下,人为固定本币与美元之问的比价后,本币的强弱更多的取决于被钉住国的经济表现,被钉住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性的变化对钉住目的经济运行有直接影响。1997年以来,美元对日元大幅度升值,而泰国金融危  相似文献   

3.
卜亚  马才华 《管理评论》2006,18(10):7-11
近期随着美元持续走软以及国内利率上调,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又再升温。文章着重从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这一角度,并基于货币替代的“免行动区间”理论,来论述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即当前应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而从较长期来看则应该逐步为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创造条件,进而放松汇率的浮动范围、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4.
程进 《经理人》2005,(9):72-73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 即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 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 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 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21日起升值2%,即 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在此基础上,到目 前为止汇率在小范围内浮动频繁。在以市 场供求为基础的人民币浮动汇率时代,对 外贸行业而言,需要在进出口业务中开始 面对不确定的汇率风险。面对不确定性,中 国每年出口额近6000亿美元的外贸行业应 如何趋利避害呢?  相似文献   

5.
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6.
亚洲货币单位对东亚货币合作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行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以来。中国一直在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而美国实行的“弱势美元”政策。使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有意见认为,中国应当适时改变目前的汇率政策,转而实行盯住美元、欧元、日元等的“一揽子”汇率政策,也有人认为应当实行每年上涨一定百分点的“缓慢爬行”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8.
<正> 一、汇制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自1994年1月1日起,中国汇制实行了重大改革,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举措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次改革摒弃了不少人倡议的分步调整的稳健方法(先实现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的差额限定,联合浮动,再逐步缩小浮动幅度使之逐渐靠拢、重合,从而达到人民币双重汇率的并轨),采取了一步到位的措施。其主要做法是:1、取消外汇分成与上缴,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2、允许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实行银行售汇制;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改进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及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4、强化外汇指定银行的依法经营与服务的职能;5、建立  相似文献   

9.
汇率风险:中国企业如何提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汇率改革究竟会对中国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21日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实施四年多来,给中国的经济以及人民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而就其至今影响而言,这种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的改革利大于弊。而本文就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具体影响、如今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各种汇率制度的适用及利弊进一步分析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可能方向。而结果显示,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是未来人民币汇改的方向和希望。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并轨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关山一.人民币汇率并轨势在必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目前约有30%的成员国实行双重汇率制度,其中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从各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来看,双重汇率制向单一汇率制转变的先决条件,是国内的价格体系与国际市场的...  相似文献   

12.
自1994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保持在稳定的状态。这期间也是我国外贸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这个平静的局面在2005年7月21日被彻底打破。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初,以美元为核心、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在这一体制下,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自由浮动,跌落起伏,外汇风险扑面而来。防范外汇风险也因此成为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以及其业务与外汇有关的团体、政府当局的重大课题。各种防范外汇风险的措施和工具应运而生,花样翻新,产生于1972年的外汇期货交易是在借鉴传统的商品期货交易的成功经验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成丽英 《决策探索》2008,(18):74-75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形成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振荡上行,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7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388元。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带来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人民币汇率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相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现实,汇率的稳定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质,汇率低估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汇率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即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这无疑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2%和1.6%,导致人民币汇率跌至2011年来新低。对此中国央行发言人表示,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波动是正常的,对此应客观看待。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维护汇率的正常浮动,保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强调"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汇率制度的突出问题是不能灵活地适应经济和贸易变化,无法对经济和资源配置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人民币面临着国际上巨大的升值预期压力,尤其是在七国财长会议敦促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和国内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上升的背景下,我国有必要改革现有的汇率制度。我们不妨借鉴其它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汇率制度选择和政策制定方面的经验,确立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路。国外汇率制度改革的经验1.从固定汇率制到浮动汇率制———波兰汇率制度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协同发展。波兰的经济体制改革与我国有很大的相似性,其汇率制度改革有较大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汇率决定和汇率制度选择是长盛不衰的经济学话题,关于汇率管理更是争论不休。本文基于情景和目标两个维度,客观评价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期达到以史为鉴、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目的。本文认为改革基本实现了市场化目标,人民币汇率完成了从记账核算工具到宏观经济调节工具的转变,正在实现从宏观经济金融管理自变量到因变量的转变;改革在成功解决汇率高估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币稳中有升,避免了汇率贬值惯性难题;改革的成功在于坚持市场化取向、采取渐进式、积极管理稳定汇率等。让汇率主要由市场决定,协调好政府与市场作用,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是适合我国近中期的汇率制度选择,也是未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7月21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宣布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批准,现就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