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中国俸禄制度源远流长,自战国秦汉至清末,历2000余年。俸禄制度的诞生、演变和发展,对于维护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造就和培养封建统治人才,曾经起过重要作用,但由于封建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中国封建社会的俸禄制度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为现实服务,是史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黄惠贤先生、陈锋先生主编的《中国俸禄制度史》对中国俸禄制度溯源探根,进行了缜密考证,为我国当前进行的工资制度、公务员制度改革以及廉政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  相似文献   

2.
王莽辅政和执政时期对俸禄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首次推行高薪养廉的尝试,实行浮动俸禄制度,完善官吏退休金制度。这些改革尝试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唐代官员的俸禄包括官禄、俸料钱、职田和禄力四项。唐代后期俸禄制度屡有变动,且相对复杂。俸料钱变动最大且最为复杂,其余三项基本沿袭唐代前期,变化较少。俸料钱主要有大历制、贞元制、元和制、会昌制,俸钱数额、发放依据都在发生变化。从唐代俸禄制度各项内容入手,重点分析唐代后期俸料钱的演变,尤其是使职官的月俸情况,可以发现唐代后期月俸额高于唐前期,但极不稳定,使职官的月俸极为丰厚。学界普遍认为的唐代后期京官俸禄薄,外官俸禄厚的观点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4.
论元朝俸禄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少平 《南都学坛》2002,22(1):22-28
元朝的俸禄制是在官制和财政税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元世祖时官吏按品阶支给俸禄 ,至仁宗时最终建立较完备的俸禄体系。官吏的俸禄由俸钞、职田、俸米组成。和宋、金相比 ,支俸项目已大为简化 ,文官以月支俸 ,月末支取 ;以银两为俸禄颁发标准 ,实际上多以纸钞支付 ,间用白银。俸禄的货币化 ,表现出历史的进步 ,是元朝俸禄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地方官员普遍颁给职田 ,以补充在币值不稳时官员的俸禄收入。武官领俸时间依军队性质和所驻守地区不同而异。元朝俸禄制的建立和沿革是在保留了蒙古族的部分旧制的基础上 ,依然沿袭、继承了中原传统的俸禄体制  相似文献   

5.
北魏的俸禄制是随着鲜卑拓跋部对中原地区的征服与封建制的逐步实现而不断完善的。北魏前期官员的俸禄主要来源于政府的班赐,而随着拓跋魏不断地与中原文化接触,汉化逐渐深入,北魏也不得不实行中原的俸禄制度。查阅有关史料,可以看出自太和八年(484)之前北魏已经尝试实行俸禄制度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明代的俸禄处罚作了考察,认为明代的俸禄处罚运作的已较为规范。而且通过俸禄处罚,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工作效率,改善了其行政不作为的工作态度,所以这一制度被清朝承袭,并加以完善。但由于明代官俸很低,实施俸禄处罚使得一些官员生活拮据,因此又导致了其趋向贪污和受贿,从而对明王朝的政治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明代俸禄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俸禄制度是古代职官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之一,俸禄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官员的廉洁状况.明代官员的俸禄是典型的薄俸制,历来有"最薄"之说.明代的薄俸制,严重影响了明代的政治生活,造成廉吏难支、贪风不息等恶果,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8.
清末官制改革中官员的俸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末官制改革中 ,清政府在内外力量的推动下 ,经过一系列的酝酿 ,出台并有限度地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旧有俸禄制度的措施和方案 ,以借此达到高薪养廉 ,澄清吏治。但事实上清政府不彻底的俸禄改革如同其不彻底的官制改革一样 ,并不能挽救清政府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宋代致仕官员的俸禄待遇基本以半俸制为主,但也存在半俸制与全俸制并存的现象.致仕官员需持券历经诸州粮料院批勘后到州县仓领取俸禄,其俸禄以实物为主,现钱的比例较小.致仕俸禄作为致仕官员养老费用的稳定来源,对其晚年生活有着基本保障,使其能够安心从事文化创作,推动了宋代文化的发展,但中下级官员的致仕俸禄与高级官员相差悬殊,生活往往无法自给.同时,实物折现,州县仓的储备不足,借减俸禄诸问题也对致仕官员,主要是中下级致仕官员的养老生活造成一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对宋代官员俸禄水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宋代官员的俸禄水平,古往今来,学者见仁见智,说高说低均大有人在。论文从理性思维或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观照宋代官员的俸禄水平,不局限于前人之说,而是从当时的社会舆论、价值观、俸外收入、做官后的经济效果来考察宋代官员俸禄水平,认为宋代官员俸禄是丰厚的,俸禄的整体水平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喜欢在诗文中大谈俸禄之多寡及相关感慨之情,作品言及"俸"、"禄"等字的例子要超过百例。究其原因,一则与其早期的家庭经济状况有关,二则与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通过白居易这些稍微有几分"世俗性"的俸禄诗文,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更好地了解到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晚唐庶族知识分子,在人生和仕途这两个相互交织的道路上,不断深入了解现实、不断自我退缩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曾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后人常把这个“五斗米”解释为晋朝县令的月俸,泛指微薄的俸禄,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古时侯,“一石为十斗”。试想陶渊明这个彭泽县令的俸禄,怎么只有五斗呢?  相似文献   

13.
俸禄作为外附报偿,是人事制度激励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俸禄制度实施得是否合理,既关系到官员的生活水平,又关系到吏治的好坏。明代文官的俸禄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官制度的组成部分。研究明代的薪俸制度,不仅在学术上,而且作为一个历史的启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明代文官俸给制的演变、结构、特点及影响作一初步探讨,冀在引起大家对中  相似文献   

14.
北魏俸禄制的具体实施情况,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中受到重视,不少论著加以讨论。但是由于文献资料少而零散,且又互有歧异,所以许多问题仍不甚清楚。笔者仅就有关论著中的几点看法提出一些疑点及粗浅认识,以祈得到教正。  相似文献   

15.
德川幕府的土地分封制度──石高分封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中国和西欧都是一种土地制度和基本经济单位从一而终,而日本则不然,它相继存在过三种土地制度和社会基本经济单位。德川时代的封建立地所有制形式—~采邑分封制,更是独具特色,与其说它是土地分封制,还不如说它是稻米分封制,即石高分封制准确些。本文拟从班田制到庄园制到分封制、土地分封制和土地分封制的特征三个方面.浅析德川幕府的土地分封制度。一、从班田制到庄园制到分封制封建时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贯彻始终,占绝对支配地位的基本经济单位是小农:西欧是封建…  相似文献   

16.
北魏前期法律制度的特征及其实质要瑞芬南北朝时期拓跋鲜卑的法律制度,在建立北魏之前和北魏前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律文几经修订,最后随孝文帝全面汉化政策的实施而彻底封建化,并被纳入中国封建法律制度的体系之中。由于北魏前期的法律制度具有很大的随意...  相似文献   

17.
皇帝做为历代封建国家机构的核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政治的基本特征。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历代封建国家通过一整套对皇帝及皇太子进行约束与培养的制度,对皇权进行各方面的限制,以平衡和维系封建国家的发展,本文对此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思考之一、思考之二(分见《云南民族学院学报》87年第2期和《云南社会科学》87年第6期)两篇论文中,对建国以来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讨论,我们已分别从不同方面作了思考,并且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拟进一步提出对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见解,并准备宏观地概括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总趋势,以暂时结束探讨。 一、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第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翟文 《百姓生活》2011,(7):56-56
中国历史上究竟哪个朝代官吏的俸禄或日薪饷最高?中国古代的"秩禄"制度,等级森严,不允僭越。秩是官秩,表示官位的高低;禄是俸禄,是朝廷发给官吏的薪饷。官秩品在秦汉时以谷物多少计算。西汉从万石到佐史分为20级,曹魏时以一品至九品定分为9级,南北朝逐渐改为正从九品18级,隋唐沿袭南北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历史上,吏治腐败是历朝历代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贪污、受贿、卖官、奢侈等几个方面,它破坏了纲纪、法治,其结果是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吏治腐败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在于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2在于封建的官僚制度;3在于封建国家的阶级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