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一、引言货币调控包括数量调控和价格调控两种模式,价格调控以调节利率为主,数量调控以调节货币数量为主。但即便以价格调控为主的国家,对货币数量也同样高度重视。货币数量调控的理论基础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货币数量论(MV=PT),货币供应量(M)在经济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T)和价格(P)。这说明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调节宏观经济运行。二是根据货币供给理论(M=RB),货币供应量(M)取决于中  相似文献   

2.
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上升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事实都表明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变动存在反常规关系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反常关系的存在 ,然后就现有的关于这种反常关系成因的种种解释及其缺陷进行了总结分析 ,最后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资本市场提出了一个3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模型及金融资产囤积假说 ,试图对这一反常关系做出新的解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到金融资产这一新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之后 ,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消失了。一、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反常规关系产生的背…  相似文献   

3.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对于货币供给是如何内生决定的这一问题,后凯恩斯学派内部存在着适应主义、结构主义、流动性偏好3种不同的观点.以中国为例检验内生货币假说,可以拓展内生货币假说在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误差校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得出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存在从贷款到货币供应量的单向因果关系,所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本质上是内生的.长期内中国的GDP与货币供应量、贷款与基础货币、贷款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短期内存在从贷款到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的单向因果关系,这充分证实了结构主义的观点,但结果并未支持适应主义和流动性偏好的观点,这些结论对中国的宏观调控具有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货币需求理论公式分析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1994年-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货币供应量M0、M1、M2中与通货膨胀指数CPI相关度最大的是M2。同时得出为了维持CPI在0-3%的水平时,货币供应量M2应该维持在15%-17%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辉 《管理科学》2003,16(4):77-83
采用经济计量学中无约束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利用1952年~2000年间年度货币供应量M2预测相应年度GDP的正反馈模型,在每个观测点1955年~2000年处的预测精度高达10-8以上,几乎无误差.同时,在相同时期内还给出了利用年度GDP数据预测年度货币供应量M2的负反馈模型,在每个观测点处的预测精度高达10-8以上,几乎无误差.可见,货币供应量M2与经济增长的正负反馈模型拟合效果相当好,而从模型的其它指标看,完全可应用于实际的预测,这为利用常规的年度GDP数据获取较为准确的货币供应量M2预测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货币、价格、真实部门之间的信息传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通过5个宏观经济变量实证研究1999年1月 ̄2005年6月间中国货币、价格和真实部门间的信息传导。协整VAR分析及其相关的假设检验表明样本期内中国的5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定向非循环图解法原理(DAGP)技术和多元动态因果检验揭示了中国5个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联接,从而得出了一些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动态因果关系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模型的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运用VAR模型,构建了原油价格与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失业率之间的动态关系系统,着重探讨油价波动对我国一些重要经济变量,特别是经济增长的影响规律。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表明,油价波动是引起经济增长率、物价水平、货币政策等经济指标变化的Granger原因。通过VAR(2)模型及脉冲响应分析,油价上升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有:不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但会使经济增长速度变缓;通过对总需求的拉动及成本增加这样两条途径使物价水平上升;长期内会使失业率增加;增加了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整体来看,尽管国际油价及我国的经济变量复杂多变,由国际油价、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失业率这五个变量所构成的经济系统是稳定的,也就是说,通过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和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对M2的动态效应时滞分析及危机效应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测算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M2的效应时滞和贡献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文章利用Markov状态转换及HP滤波模型识别不同货币政策状态的时间区间;利用多项式滞后分布模型分析政策工具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滞后效应,并以此为先验信息,建立了货币政策的Bayesian-PDLS动态效应分布模型,对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际测算。主要结果表明:(1)外汇储备为M2的决定性因素,存款准备金率为M2主要的限制性因素;(2)货币政策变量M2总体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U"型分布;在紧缩型情况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W"型分布;在扩张情形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v"型分布。  相似文献   

9.
基于ECM模型的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慧明  张钰 《管理科学》2005,18(5):51-56
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分析技术,考察1994年第一季度~2004年第四季度期间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M2的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解释能力最强,误差修正模型显示通货膨胀率具有向均衡值回复的机制,无论哪个层次的货币供给量的增长都是通货膨胀率的Granger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货币现象,货币政策仍具有最终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通货膨胀与产出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反应。定义外汇储备影响产出的冲销效应与干预效应,提炼出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物价和产出的传导机制,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外汇储备影响通货膨胀与产出的动态特征。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名义产出与物价对外汇储备冲击都呈现出先扩张后收缩的动态特征,名义产出与物价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动态反应特征差异源于货币供给对外汇储备冲击的反应方式及名义产出与物价对货币供应的不同反应,提出在长期以人民币国际化应对外汇储备冲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轨时期,我国的货币供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居民、政府都成为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货币需求主体,各层次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了先急速下降后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趋于稳定的运行态势,基础货币供给具有典型的内生特性,且存在严重的超额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已取代贷款规模而成为代表社会总需求的指标,货币供求的显著变动对实施货币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石油价格冲击的DSGE模型,基于经济波动风险的最小化,研究了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货币供应机制的影响。在模型结构参数贝叶斯估计的基础上,通过货币政策前沿的比较分析,回答了中国货币供应机制是否应该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反应以及应该如何反应的政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当前的货币供应机制并没有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显著的反应,但为了减小经济波动的风险,中国的货币供应机制在对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反应的同时,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反应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损失厌恶型参与者的易逝品供应链价格补贴契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前景理论,探讨存在缺货损失情况下由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和损失厌恶型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价格补贴契约设计。文章研究供应商为损失厌恶型时,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分别在批发价格契约和价格补贴契约下的订货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损失厌恶型零售商在批发价格契约下的最优订货量可能偏离系统最优订货量,损失厌恶型供应商通过价格补贴契约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价格补贴契约在协调供应链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Discount Rates in Risk Versus Money and Money Versus Money Tradeoff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use data from a survey of residents of five Italian cities conducted in late spring 2004 to estimate the discount rates implicit in (1) money versus future risk reductions and (2) money versus money tradeoffs. We find that the mean personal discount rate is 0.3-1.7% in (1) and 8.7% in (2). The latter is lower than the discount rates estimated in comparable situations in many recent studies, greater than market interest rates in Italy at the time, and exhibits modest variation with age and gender. The discount rate implicit in money versus risk tradeoffs is within the range of estimates from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and does not depend on observabl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We use split sample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 completely abstract risk reduction - one where the risk reduction delivery has been stripped of all specifics, so that respondents should focus on the risks without being distracted by details - results in WTP and discount figures comparable to those from an identified delivery mechanism (a medical test). We find that while WTP for an immediate risk reduction is 42-73% higher with the abstract risk reduction, the discount rate in the money versus risk tradeoffs and the variance of the error term in the WTP equation are the same across the two varia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相似文献   

15.
We analyze money and credit as competing payment instruments in decentralized exchange.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we show the economy does not need both: if credit is easy, money is irrelevant; if credit is tight, money is essential, but credit becomes irrelevant. Changes in credit conditions are neutral because real balances respond endogenously to keep total liquidity constant. This is true for both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debt limits and policy limits, secured and unsecured lending, and general pricing mechanisms. While we show how to overturn some of these results, the benchmark model suggests credit might matter less than people think.  相似文献   

16.
期货市场中洗钱行为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芸  张晶晶 《管理学报》2009,6(4):489-494,501
在分析期货市场洗钱者的基本手法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来设计洗钱行为的识别指标和规则;然后,根据期货交易数据中的交易价格、盈亏变动和账户关联等方面的特征筛选出涉嫌洗钱账户;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模型,对识别方法进行检验,确认了方法的有效性.该识别方法有利于提高洗钱行为的监管效率,为反洗钱工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17.
We develop a theory that rationalizes the use of a dominant unit of account in an economy. Agents enter into non‐contingent contracts with a variety of business partners. Trade unfolds sequentially in credit chains and is subject to random matching. By using a dominant unit of account, agents can lower their exposure to relative price risk, avoid costly default, and create more total surplus. We discuss conditions under which it is optimal to adopt circulating government paper as the dominant unit of account, and the optimal choice of “currency areas” when there is variation in the intensity of trade within and across regions.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未必真正拥有财富,但经常暴露于金钱的刺激之下,容易形成金钱概念,会产生拥有金钱财富的效果,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和市场定价模式,启动金钱概念的消费者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发展的消费选项。 以中国高校学生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实验方法,设计3个实验,借助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探讨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自我提升偏好的积极影响,并进一步探讨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和购买目标的调节作用。 实验1选择一种有助睡眠的口服溶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提升类型(自我提升vs.非自我提升)×金钱概念的2×1组间实验,结果变量为支付水平,验证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自我提升偏好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非自我提升类型,金钱概念的消费者对自我提升类型的支付水平更高。 实验2选择维他命水饮料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组间实验设计(金钱概念组vs.控制组),结果变量为自我提升类型和非自我提升类型的对比选择,验证金钱概念通过成就动机影响自我提升偏好。结果表明,金钱概念诱发成就动机,进而积极影响消费者对自我提升类型的偏好。 实验3选择棋牌游戏作为实验材料,采用金钱概念(有vs.无)×购买目标(他人vs.自己)×提升类型(自我提升vs.非自我提升)的2×2×2组间组内设计,金钱概念和购买目标为组间设计,提升类型为组内设计,结果变量为支付意愿,检验在不同购买目标情况下,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自我提升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钱概念对自我提升偏好的影响只局限在购买目标为自己的情况下,在为他人购买时,金钱概念对自我提升偏好的影响不显著。 研究结论有利于丰富金钱概念研究,拓展金钱概念在消费领域的研究内容;有利于营销者掌握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机理,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制定相应的品牌和产品管理措施,提升自我发展相关产品的销售;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管理好金钱财富,理性地对待金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