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藤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祖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  相似文献   

2.
吴桥是中国最早的杂技艺术发源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吴桥冠名为“杂技之乡”。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创建于1985年,是全国最早的一所杂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学校被文化部批准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培训中心”。自2002年至今,学校连续8年为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加纳、肯尼亚、委内瑞拉、美国、韩国、日本、苏丹、赞比亚、阿富汗等国家培训了200多名杂技学员。  相似文献   

3.
每年高考成绩揭晓后,各地媒体上多有报道称,某某摘取了"省状元"桂冠,另一位某某成了"市状元"。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把本地高考名列第一者称为"状元",其实,此状元非彼状元。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名列第一者称为"元",不同级别的考试产生不同的"元"。明、清两朝的科举考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在美国政治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把大众传媒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利",把新闻舆论称为"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古代,"年" 曾经有几种不同的叫法. 《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 "即夏朝时把年叫做"岁',商朝叫做"祀",周朝叫做"年",而比夏商周更早的唐虞时期则将年叫做"载"、清人吴乘枚在《纲鉴易知录》中,对各朝代纪年的不同叫法做过比较详细的记载, 传说尧帝之前的历代帝王均"计岁以年",到了尧帝和舜帝时则是"计岁以载",夏朝又改为"计岁以岁".  相似文献   

6.
张峰 《人才瞭望》2013,(3):87-88
智慧而称为"大",这样的智慧程度高层次高档次高。这样的智慧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有大音稀声的沉稳,有贫贱不能移的操守,有富贵不能淫的坚持,有威武不能屈的底线。聪明而称为"小",这样的聪明程度低层次浅档次也低。这样的聪明,指向的只是个人的私利,它浮躁而又肤浅,它功利而又势利。它越是聪明得淋漓尽致,越让人鄙夷不屑。大智慧常常显得笨拙木讷,小  相似文献   

7.
现代黄金最常见的形状是长方形,俗称"金条",古代流行的形状则多种多样.先秦时,人们喜欢把黄金做成饼形和方块形,前者称为"饼金",有圆形和不规则形.后者叫"金版",每一版上加盖十几个到二十几个印记,故又称"印字金",使用时就割下一块.  相似文献   

8.
唐太宗护才     
古往今来,但凡有成就的人特别是有大成就而被称为"伟人"的人,都是知才、聚才、育才、用才、爱才的典范。换言之,对人才做到"知、聚、育、用、爱",是他们的基本功。但在基本功之外,如能做到"护才",即保护人才,特别是人才在受到奸邪小人攻讦时,能心不乱、眼不花、行不改,毫不犹  相似文献   

9.
论中幡     
我国北方的中幡是体育与娱乐、力量与技巧结合的传统体育项目。该项目流传久远,备受回族、满族和蒙古族群众的喜爱。中幡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珍贵遗产。据史料记载,中幡起源于唐、宋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幡早年叫"大督旗",又  相似文献   

10.
孙瑞灼 《人才瞭望》2011,(10):82-82
病人本来不需要住院,见病人参加了医保,有利可图,就让其住院治疗,这种怪象被称为"挂床住院"。近日,因被发现有9名病人"挂床住院",长沙东雅医院被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本是人民群众的"救命钱",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长沙为数不少的医院将其视为增收创收的"摇钱树",屡屡通过不法手段骗取医保金。  相似文献   

11.
正一、"杨不管"及其原因分析前不久,安徽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有两名学生在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学生诱发潜在疾病后死亡。当时正在授课的地理教师杨某站在讲台上充当"看客",没有加以制止,因此引来骂声一片,被网友称为"杨不管"。"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记载,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入酵面中,令松松然也"."馒头"一词最早见于西晋《饼赋》中.郎瑛所撰《七修类移》说":馒头本名蛮头."  相似文献   

13.
从秦始皇、两汉一直到盛唐时期都与中国交往密切的阿拉伯人自10世纪起开始将中国称为"契丹"(Khita或Khata),甚至在辽朝和西辽均已灭亡后,阿拉伯兵书《马术和军械》(约在13世纪晚期成书)仍将火药称为"契丹花",把管状火器称为"契丹火枪"契丹火箭"等.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果对某人说"你这个东西",则带有讥讽意味,而对方如果反驳说"我不是个东西",则会落入陷阱.也就是说,不管是"东西",还是不是"东西",都是带有贬义色彩的. 在哲学里,东西被解释为物质,而人的身体也是由物质所组成,从这一个角度来看,人被称之为"东西"也并不为错.那么,人们为什么都反感被称为"东西"呢?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东西是指物品,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等智商动物,怎么能被称之为"东西"呢!从深层次体现出每个人都是需要人格和尊严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打秋风"的出处,历来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从"吃赠饭"这个词的地方口音演化而来,有说源自江浙,又有说源自广东,没有定论。清代乾隆年间编著的《通俗编》中提到"打秋风"。明代有一本记载社会奇闻逸事和风俗典故的书,叫《野获编》,提到了民间用俗事来对对子,其中就用"打秋风"来对"撞太岁"。所谓"打秋风",就是大老远来了,腆着脸要东西;所谓"撞太岁",是指依托官府,赚别人的财物。不过《通俗编》随后还提到了明代的一本笔记,叫作《七修  相似文献   

16.
从古书记载中发现,古人"发表"文章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其一,通过驿站传递文章。即以书信发表,称为"简"。据《诗话》载:"元微之(元稹)守会稽,白乐天(白居易)牧苏台,置驿递诗,往来谓之诗简。"其二,题写于公众场合墙壁上。即以墙上书写方式发表。元稹在《白氏长庆集序》说:"予始与乐天司校秘书,多以诗章赠答。而二  相似文献   

17.
《论语》记载孔子罕言"性与天道",但孔子关于"性与天道"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史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论语》中孔子的天命思想,从而论证其中具有的超越性思想。  相似文献   

18.
汉代以前尚未发明纸张,人们便把信写在一种称为"牍"的长条形木板上.因其长度为一尺见方,所以又叫"尺牍".信写好后,需要密封起来向外发送,于是古人就用大小相当的另一块木板将"牍"有字的一面扣住,这块木板称为"检"."检"上雕有线槽,用细绳捆扎三道,把两块木板缚牢.为保密起见,又在检的中心位置凿出一个小孔,把系好的绳结塞进去,然后填泥封实,加盖印章,此谓"泥封"或"木牍封",也叫做"缄".  相似文献   

19.
卞和,何许人?就是《韩非子·和氏》中记载的那位春秋时代楚国人和氏。他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玉璞,献给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说这是一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有欺君之罪,故砍掉了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捧玉璞献给武王。武王与厉王一样,让管玉器的人"相之",玉人仍说这是块石头。武王同样认为卞和有欺君之罪,于是又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那块玉璞在楚山下哭了三  相似文献   

20.
多丽丝·莱辛,20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被称为当代最优秀的英语作家之一,四次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提名,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英国文坛的常青树"。在文学史上,莱辛以大胆的艺术创新著称,本文着重分析实验地象征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