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聂巧平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王洙、王琪本《杜工部集》行世后其版本的流传情况。该文并通过比较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杜工部集》之配本毛钞部分与文献记载中的王洙原刻本二者在诗歌数量上的不合之处,认为毛氏抄本系据南宋绍兴以后翻刻本影钞,从而对毛自云所据为王洙原刻本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4.
王宏林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3):65-68
《清诗别裁集》是一部体现沈德潜儒家诗学立场的诗歌选本,也充满了地域和故旧色彩。重订本主要是订正讹误,完善体例,增补诗话。御定本删去了大量诗人诗作,包括不被清廷所喜的明遗民、降清贰臣和在清罹罪之人,也包括一些诗学成就不高的诗人,总体上显示出清廷文化政策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刘显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3):39-42
以敦煌藏经洞出土《大智度论》写本为对校本,以南宋《资福藏》本、元代《普宁藏》本、明代《永乐北藏》本、日本石山寺本和日本正仓院圣语藏本五种为参校本,与《大正藏》本相对勘,订正了《大正藏》本的讹误之处,凸显了敦煌写本的校勘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谷肖梅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121-125
本歌取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和歌的一种修辞手法。与汉诗中的借典手法不尽相同。它产生于万叶时代 ,在历代御撰和歌集中鲜有收录 ;然而 ,在 30 0多年后的《新古今和歌集》中 ,运用了本歌取的和歌却随处可见。本文作者对此深感兴趣 ,探索了其兴盛的原因 ,并主要以《新古今和歌集》为例 ,介绍了本歌取的种类及方式。 相似文献
7.
8.
王立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长期以来,尤刻本《文选》被认为是李善单注本的代表,但是将此本和相关版本进行详细比对后发现,它已经严重偏离了李善注。与已知最早的李善单注本北宋国子监刊本相比,仅《吴都赋》一篇,尤刻本就出现了2035字的增注。这些增注不仅来源复杂,而且大部分找不到出处,比较可靠的推测是:尤袤手中有一个李善注本,而这个注本有大量的旁注附在善注之旁。尤袤在刊刻之时,把这些内容作为善注收入了新刊本。总之,尤刻本是一个以李善单注本为名的杂糅了诸本的《文选》注释本,从学术研究层面讲,是一个很不值得信赖的本子。 相似文献
9.
后秦鸠摩罗什翻译《大智度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典籍,其内容极其丰富,涉及大乘佛教的各个方面,被喻为"佛教百科全书",对中国佛教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是历来中国佛教各宗派所依用援引的重要论典。然而由于历代辗转翻刻,传世本《大智度论》亦颇有讹误脱衍之处,本文将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智度论》写本与《大正藏》本相对勘,订正了《大正藏》本的部分讹误,同时指出了敦煌本的巨大学术价值,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朱智秀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3):58-62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是鲁迅在现代小说批评方面留下的罕见的具有全面总结性质的批评长文,充分显示了鲁迅独特的批评个性和风采。《小说二集.导言》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开阔,联想丰富;二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三是知人论世,突出个性;四是概括特征,形成概念。深入探究《小说二集.导言》的理论特色对提高当前文学批评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程海翔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6(1):76-81
《离骚》是《楚辞》中最瑰丽、最重要的一篇抒情长诗,被誉为《楚辞》之祖。而汉后诸籍,也常将《楚辞》径直称为“离骚”。历代研究者认为,此种现象为艺术上之假借。但笔者通过对《楚辞》的成书过程的考查和对有关历史资料的重新爬梳,认为“离骚”一词,不完全是用借代的手法以篇名来代指集名,而可能是一部真实存在之集名。且《楚辞》的形成,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之过程,并在汉代逐步完成了由个人别集向地域流派总集的转变。极其可能的是,在汉初刘安时已经存在一部名日《离骚》的诗人别集,并一直沿用《离骚》之名,直至《楚辞》最后成形即刘向编辑《楚辞》。 相似文献
12.
杜学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50-158
梳理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是否为《金瓶梅》的初刻本相关论述,双方不少分歧属于对个别文献解读的仁智之见,沈德符所见“吴中刻本”就是《金瓶梅》的初刻本则是在不断讨论中形成的重要共识。实际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时间以及沈德符“金瓶梅”条所记其得见“吴中刻本”时间。根据避讳情况,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刊刻完成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九月至天启元年(1621)正月之间;根据沈德符生平及其与丘志充交往情况,其得见《金瓶梅》初刻本并撰写“金瓶梅”条时间亦为万历四十八年。文献记载与实物证据的交叉重合,充分证明现存《新刻金瓶梅词话》就是《金瓶梅》初刻本,其最终刊刻完成时间为万历四十八年年底。 相似文献
13.
陈传坤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3-61
依据抄本的缮写避讳形式,推断《红楼梦》容庚藏120回抄本的形成时代在道光元年之后。据此,进一步比勘此抄本与当时坊间流传的其他刻本之间的文本异同现象,论证容庚藏本实乃远于脂本、程甲本和东观阁本版本系列,而更近于程乙本版本系列。通过异文举证,考定该抄本在缮写时很可能参校了道光壬辰王评本;并以光绪丙子王评本、光绪大观琐录本等佐证容庚藏抄本并非《红楼梦》早期版本。同时,证伪了"它的存在已经使《红楼梦》120回抄本早于第一个排印本的结论成为可能"之判断。 相似文献
14.
卞东波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0
《诗人玉屑》是南宋最后一部诗话总集,也是研究晚宋时期诗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诗人玉屑》版本众多,中国国内的版本主要是20卷本系统,而日本和朝鲜的刊本则为21卷本系统。日本正中元年跋刊本是目前最早的21卷本,也是连接中国版本与日韩刊本的纽带。其底本来自于宋本,是最接近原本的版本。朝鲜本亦是以其为底本加以刊刻而成,日本宽永本又是朝鲜本的翻刻本。《诗人玉屑》在中国刊印不久就东传到日本,它不但为日本带来了中国本土流行的宋代诗学,而且因其具有诗歌创作指南的性质,故从日本中世时期到明治时期多次刊刻,成为诗学教科书,在日本流传颇广。随着域外汉籍研究的进步,对《诗人玉屑》的重新校勘也应提上学术日程。 相似文献
15.
熊建闽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3-97
主体性是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它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本文以译者主体性为研究视角,以《神州集》为例,探讨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作用,为庞德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也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出国门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欧阳蒙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53-156
刘半农开拓了启蒙视域外的民间视角,真实再现了原生态的乡土社会,他积极汲取民间资源的活力,为白话诗歌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以《扬鞭集》部分诗歌和《瓦釜集》为例来分析其笔下呈现的多元民间世界,并发现其诗歌中本土文化经验对现代文学的想象空间和审美形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夏传才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1):49-51
中国的《诗经》诠释学,有2000多年历史。从汉代至清末,传统的《诗经》诠释学著述,据历代公私书目著录,约有2000余种,大部分已经亡佚;而据各类大型丛书的编录和中外各图书馆馆藏目录,现存《诗经》古籍仍有600余种。据…… 相似文献
18.
倪霞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6-49
白居易是中国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传播到日本,对日本古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镰仓后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徒然草》,亦受到白居易作品的深远影响。从《白氏长庆集》与《徒然草》所表现的社会性与人生观,可以看出后者对前者的继承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张鑫媛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3):69-71
《撰集百缘经》中,有些词语为《汉语大词典》所忽略,以故《大词典》存在着词条失收、义项阙失、书证晚出等问题。文章依此补正共七条,以此说明中古佛经语料在汉语词汇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