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鲁僖公三十年,晋国与秦国联手进攻郑国,理由是郑国“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篇文章记述了在秦晋联手攻打郑国时开展的一场谈判。故事中,郑国老臣烛之武,在两大强国的围攻下,与秦君商议,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秦穆公退兵,在不动用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拯救了郑国。凭借对局势的分析洞察和过人的辩论技术,最终使郑国免于灭亡。  相似文献   

2.
<正> 郑是周代分封制度下立国最晚的一个诸侯大国。在东周时期,郑虽然算不得列强中的巨擘,但由于它地处中原要冲,又有其独特的政治历史发展,所以亦曾称雄诸侯于一时,而且绵延国祚,令诸侯不敢小觑。考察郑国的政治发展及其历史特征对于研究东周时代的社会发展情况具有一定意义。不揣浅陋,试作探讨。 郑的立国与西周末年的动荡不安很有关系。郑国始祖桓公友是周厉王少 子、周宣王之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被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世本》 有“桓公居械林”(《史记·郑世家》索隐引)之说,故郑当初为宗周畿内之国。《史记.郑世家》说郑桓公“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幽王以为司徒”。据《国语·郑语》,知郑桓公为周王朝司徒在幽王八年(前744年),是时距西周王朝覆灭已经很近了。幽王  相似文献   

3.
试论郑庄公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前701年)姓姬名寤生,河南新郑人。郑庄公是郑国第三代国君。庄公之父郑武公,名掘突,是郑国第二代国君。庄公的祖父郑桓公,名友,是西周厉王之少子,周宣王之庶弟。桓公姬友,起初是周王朝的司徒,因为几次同外族入侵者作战有功,被周王朝封作郑桓公,都棫林,即今之陕西华县的西北一带。从此,郑国就作为诸侯国之一,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桓公作了郑国第一任国君,同时郑桓公仍作周王朝卿士,即朝廷执政官,总掌西周大权。公元前八世纪,周与西戎入侵者作战,郑桓公为保卫周王朝英勇献  相似文献   

4.
谥法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礼法制度,至春秋时期逐渐制度化.周天子及诸侯国君所上谥号有美谥、恶谥与平谥等三种类型,且以一字为常.尽管谥号“累生时之行而谥之”,但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的谥法行用仍大量名不符实,所上谥号美化色彩浓厚,且符合程度诸侯国间并不均等,鲁、晋较高,而楚、齐、郑较低.究其原因,既有规定不严格、各国标准不同等因素,又有着个人感情偏向,后继者有意地隐恶溢美,或人为抹黑而故意给予恶谥.  相似文献   

5.
郑子产是春秋晚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忠贞的爱国情怀,卓越的政治才干,纯熟稳健的领导艺术,以及勤劳务实的为政作风,不仅赢得了当时人们的赞誉和尊重,在《左传》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且至今还能给我们以许多有益的启示。尤其是他在辅佐郑国的二十余年中,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内坚持改革、广开言路、致力于发展生产,对外坚持驰词执礼、抗强拒霸、维护祖国尊严的治国方略,使一个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内外交困、濒于灭亡的弱小郑国转危为安,屹立于当时诸侯国之林,这一永垂史册的贡献,深为历代政治家所钦敬。因此,郑子产的治国方略,是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珍视、研究、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终西周之世,楚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湖北荆山地区,其都城就在离荆山不远的丹阳。《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楚之右尹子革曾列楚灵王说:“昔我先王熊绛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熊绛曾受周成王之封,“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见《史记·楚世家》)。在《左传宣公十二年里》又记载有晋栾武子的话:“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若敖、蚡冒都是楚的先君,若敖与周幽王同时,蚡冒与周平王同时,说明西周以来一直到春秋初年,楚还在荆山乘柴车、着破衣开辟山林。可是不久楚的势力就开始向外延伸。首先是楚文王伐申,灭了邓国,到楚成王时,已是“汉阳诸姬,楚实尽之(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直到最后楚考烈王灭了鲁国为止,楚所灭的国家竟达四十五个之多(县体数字各家说法不一,不详考证)、疆域大为扩张,席卷今之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全部或大部,以及江西、浙江、江苏、山东之一部。在战国七雄中,版图跃  相似文献   

7.
《两小儿辩日》节选自《列子·汤问》篇.据《汉书·艺文志》,《列子》的作者叫列御寇.他所著的《列子》八篇,汉代以后散失了.今所传的《列子》八篇,是由晋人张湛收集有关资料编成的.列子生平不详.据传说.他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家中十分贫困,但很有名气.郑国统治者子阳曾派人送米给他,他拒绝接受.后来郑国人民起义,杀了子阳.因列子与子阳没有联系,故未受牵连.(《庄子·让王》)  相似文献   

8.
"八王之乱"的爆发、延续及其对于两晋政局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不单受制于府主的行为和意向,而且也与众多幕佐的规擘和参与密切相关."八王"府佐今尚可考知近190人,加上辟请而未就官者,则超过二百人.他们的里贯、门地、幕职、仕历、事行等情况,实是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八王之乱"乃至有晋精英社会的不可忽视的紧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文选>"郑伯克段于鄢"一则中"郑武公娶于申"中的"中"应指西申,而非邑谢之中.中戎与中国有别.西申与谢中和西周之亡都有关系.又"郑伯克段于鄢"的"鄢"应为"邬"之误.  相似文献   

10.
史学界通常认为,西晋“八王之乱”是因晋武帝实行分封制所致,此说欠妥.分封制只是导致这场皇族为争夺政权而展开的前后十六年战乱的诸因素之一,既不是主要原因,更不是唯一原因;战乱的根源在于晋武帝没有选好接班人,晋惠帝的昏愚无能,是导致“八王之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许禾钢 《社区》2009,(35):33-33
公孙阏和颖考叔都是郑国大夫。公孙阏字子都,和郑庄公同族,长得高大英俊,一表人才,号称郑国第一美男。这一点.有孟老夫子的话为证:“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颖考叔为郑国颍谷(今登封市西南)封人(管理疆界),干练老成,忠勇威猛.  相似文献   

12.
一、令尹子囊 [传略] 子囊,即公子贞,楚庄王子,楚共王弟。共王二十三年(前568),前令尹子辛以贪贿被杀,他接任令尹,直到楚康王元年(前559)去世。子囊的政治才能,早在他任令尹前八年就巳显示出来。那是晋楚弭兵之盟后的第三年;即楚共王十五年(前576),楚、晋双方都还遵守着弭兵之约——彼此不相加兵。但是就在这一年的夏天,楚司马子反却提议毁约北进,说什么:“敌情有利就前进,管什么盟誓不盟誓!”子囊从取信于诸侯的大局出发,针锋相对地驳言:“新近和晋国结盟就背弃它,恐怕不可以吧!”楚共王不纳子囊之谏,与主战派站在一起,结果招致鄢陵之败,使楚名损诸侯,元气大伤。  相似文献   

13.
从李信家世源流来看,自李同以降,李信祖先渐以将略持家.李信乃陇西李氏杰出人物.今所能考见之李信事迹,均在始皇十七年(前230年)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的十年统一战争期间.李信在秦统一战争中,破赵,逐得燕太子丹、攻楚、破定燕、代、齐地,骁勇善战,功勋显赫,是秦始皇扫平群雄、统一天下过程中颇为倚重的一员大将.但是,由于伐楚之战在军事史上的经典意义,李信在伐楚中的失败又与秦最为卓越的老将王翦的胜利呈鲜明对比,所以李信在后世论者眼里和笔下,地位并不高.李信伐楚失败的事例成为经常的反面谈资,一代战将的英名竞为此役之败而掩损殆尽.  相似文献   

14.
《国语》的文体源于先秦时期的"语"文献,其史料涵括"国语"和"家语"文献。《国语》是在各国之"语"的基础上编纂而成的,它的基本文体形态在各国之"语"中已经奠定。八国之语是编纂者经过缜密遴选的,但由于变例这一编纂方式的存在,《国语》的实际记录远不止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国语》文本呈现对话的文体形态,但比起《尚书》这样的原生态对话文献又有新的发展,应属于次生态对话文献。《国语》的文体结构总体上近于"事语"体,但二者在文本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分国记事的国划体历史著作,它有重点地记述了从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五百余年内有关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重要史实。《国语·齐语》主要记述管仲相齐桓公的政绩。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姓姜,名小白,公元前685-mx年在位。他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富国强兵政策,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管仲(?——公元前cd前)字夷吾,颖上(今安徽额上)人,少时家贫,曾以经商为生。从公元前685年开始,他辅佐齐桓公,在齐国进行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使齐国的国力大振,成为春秋时期第——个称霸中原的大国…  相似文献   

16.
《国语》分别记载从周穆王起至鲁悼公止五百多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史事,全书共分二十一卷。《国语》,以宋明道二年(公元一○三三年)版本为最古(三国吴韦昭解,北宋宋庠补音)。韦昭《国语解叙》说:“昔孔子发愤于旧史,垂法于素王。左丘明因圣言以摅意,托王义以流藻,其渊原深大,沉懿雅丽,可谓命世之才,博物善作者也。”宋庠  相似文献   

17.
西周时期,楚国远在华夏记述视野之外,导致许多史实不清,特别是周人封楚之史实更是扑朔迷离。楚人受封立国,正式跻身于周室诸侯之列,当为周成王七年三月于成周之会上所为,其始封之君为熊绎。楚人的受封,其原因除楚先祖勤劳王事的功绩之外,也与周公奔楚在楚地受到楚人的礼遇有关。"周公奔楚"的时间当在成王六年末至七年三月之间,即周公归政成王后不久。周公受谗言而奔楚与周公因管蔡流言而居东东征非为一事,太史公司马迁所记应信而有征。  相似文献   

18.
周幽王九年(前773年),周王室太史伯为郑桓公策划东迁虢、桧之谋,郑桓公遂东寄帑贿于虢、桧十邑,为灭桧东迁郑国建立了桥头堡;大致在周幽王十年(前772年)时,郑桓公袭桧而取其地但未灭其国。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桓公死于骊山之难后,其子武公继续伐桧,鄢(邬)、弊、补、舟、依、黑柔 、历、莘(华)诸邑相继失守,桧国遂亡,时当周平王二年(前769年)。此年,武公遂从郑东迁其国于桧国故地新郑。《诗·桧风·羔裘》、《素冠》均为武公灭桧后所作,故其以“亡国之音”为主调。  相似文献   

19.
应公鼎出土于应国墓地,从铭文来看是应公为祭祀武王所作礼器。联系相关铜器铭文,可证应国因有征伐南夷等功德之事而天子许其在封国内立武王庙,犹如鲁国、卫国、郑国因有功德之事而得以在封国内分别立文王庙、厉王庙一样。铭中“珷帝日丁”之称,透露了应国至宣王晚期应公时始立武王庙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0.
"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过来的。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秦退兵。烛之武对秦穆公道:"若舍郡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意思是说: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让它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