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侨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的重要促进力量,是祖国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团结广大华侨,维护华侨的根本权益,争取广大华侨同情、支持和参加民族解放运动,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侨务工作的推动和领导,是通过许?魂等一批从事侨务工作的共产党员来实  相似文献   

2.
以福清华侨为主体的在日"福州帮"是日本华侨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二战前在日福州帮成立的华侨团体为中心,以福州帮的演变为线索,对其社会网络及其特点进行论述.文章认为,华侨社会网络可以分为社会团体组织与华侨个人结成的结合体两大类.而它的形成、发展与变化主要体现在其构成主体的变迁上.二战前日本的华侨政策及中日关系的变化,给福州帮带来极大影响,从而使在日福州帮的社会网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赵亮 《兰州学刊》2007,(8):183-185
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西属菲律宾时期的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奉行"以华养菲"的华侨政策,一方面需要华侨华人为其服务,一方面又对其加以防范、限制,有时甚至实行对华侨华人进行赤裸裸地驱逐和屠杀的"反华排华"政策.这一时期,西班牙殖民者"以华养菲"政策和态度经历了一个先扬后抑的历史轨迹,对旅菲华侨、菲律宾社会以及对以后各西方和东南亚国家的华侨政策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倡导之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广东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华侨利益的法律、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对于调动海外华侨的爱国、爱乡热情,加强广东革命政府的力量,支援北伐战争,促进北伐战争的胜利无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时代条件的限制,迄今,这部分的文献材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政策.根据当时的背景变化,党在解放区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做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论华侨国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籍是严格的法律概念。华侨国籍问题关系到华侨属于哪国公民及有什么权利义务等问题。它的产生和变化可分为远古至18世纪末叶、19世纪初至1945年及战后至今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历届中国政府对华侨国籍采取不同政策。如今绝大多数华侨已归化为当地公民,这主要是由于保留中国籍影响他们的居留、经济活动、就业、教育及参政等问题。华侨归化后使华侨社会的政治、文教及观念等发生重大变化。华侨选择当地国籍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明智之举。华侨社会终将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统一战线的历史任务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历届的主要领导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成功地进行了伟大的制度创新和政治实践,并结合新的情况赋予统一战线在不同时期以新的历史任务,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奋斗史、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党为新疆各族人民争取翻身解放,实现富裕幸福而艰辛努力、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重视和关心新疆的民生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60多年来,新疆的民生建设就像一幅壮美的画卷、一部雄浑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9.
建国初期(1949-1955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对多年合作的民主党派继续采取合作政策。考察这个时期的历史,我们发现,中国共产党最终采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策是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相互交织、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历史为线索,叙述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一贯把华侨看作是党所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一员,为了团结广大华侨,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一起,制订了一系列正确的侨务政策,保护了华侨的正当权益;他还常常亲自做华侨领袖的工作,为党的侨务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由于毛泽东关心华侨疾苦,全心全意为侨胞谋利益,因而受到侨胞的热爱和信赖。毛泽东晚年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这些错误也影响了党的侨务工作,给侨胞带来不幸。但是,毛泽东在华侨问题上的功绩与他所犯的错误相比,功绩是主要的,居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1.
华侨在中国捐赠公益事业是华侨爱国爱乡的一种表现,长期以来也成为一项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支持和鼓励华侨继续捐赠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华侨捐赠政策。在不同时期,这些政策的内容有所不同,所反映的政府态度和政策特征也有所区别。当然,期间也存在着一些一以贯之的做法,并体现了保护捐赠人、教育先行等整体政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俄军 《兰州学刊》2004,(6):309-310
陕甘宁边区时期,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重视文物博物馆工作,并取得成效,制定了有关的法规政策。陕甘宁边区的文物博物馆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当代文物博物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百年来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在激发华侨爱国精神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辛亥记忆在20世纪前期加速了华侨民族精神的合一和民族主义的形成,在日本侵华时期成为华侨支援抗战的精神动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团结人心的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促进华侨支持两岸统一的历史资源。此种功效的发挥,与华侨精英对辛亥革命的现代性诠释密不可分,也和华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渊源、以及侨界加强自身凝聚力的内在需求有关。一方面,辛亥记忆激励了华侨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华侨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也是其爱国精神加强的表现,二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4.
青田华侨是江浙华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往多倾向于温州华侨的研究,而忽视了青田华侨群体的一些特殊性。民国初年青田县人为谋求生存机会,出现了第一次巨大的出国潮,形成了早期青田华侨群体。由于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青田华侨群体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职业结构等方面都表现了显著的特点。本文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论析民国时期青田华侨群体结构状况,以利于考察青田华侨群体的历史与未来。  相似文献   

15.
王哲文  吴洪成 《学术探索》2022,(12):139-14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扫盲教育是党的百年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间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初步探索扫盲教育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泛开展,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基本扫除文盲,以及21世纪以来积极推进扫盲教育的转型四个历史时期。百年扫盲教育不仅改变了文盲大国的状况,实现了工农大众的文化翻身,还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扫盲教育道路,同时也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实践支撑,更为中国的扫盲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扫盲教育历程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推进教育事业不仅要准确把握历史阶段性任务和正确处理教育和社会的关系,还要因地制宜采取多样化的内容和形式。中国扫盲教育已然发生了转型,新的扫盲教育既要发挥百年扫盲的历史经验,也要在信息化时代构建起扫盲教育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孙金伟 《中州学刊》2006,2(4):173-177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美苏政策经历了从亲苏反帝、亲苏拉美到拥苏联美、联苏防美再到联苏反美的演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对美苏政策时坚持的基本原则;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实施对美苏政策的主要目标。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组织中成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而独特的领导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政策要求。根据社会组织党建的组织框架和主要载体的差异,可以将社会组织党建政策的百年变迁历程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党团(组)为主基层党组织为辅时期、基层党组织为主党团(组)为辅时期、基层党组织和党团(组)并重时期。社会组织党建政策的百年演变历程蕴含着宝贵的历史经验,主要包括围绕党的历史任务推进社会组织党建、赋予社会组织党建时代性、保持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设置形式的灵活性、妥善处理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自治、促使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运转起来”。  相似文献   

18.
“形象”是一个政党的威信、软实力、话语权、领导力等的综合显现,是政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已逐渐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近年来,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形象概念的界定;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路径;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面临的困境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执政环境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时代在发展,世情在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正悄然发生着显著改变。研究和把握党的执政环境,改善党执政的客观环境,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执政环境是指执政党执政时期所处的客观社会历史条件,是决定着执政党生  相似文献   

20.
石涛 《理论界》2009,(12):100-10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国家银行)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创办的银行,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国家”冠名的银行,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中央银行。国家银行自1932年2月正式成立,到1937年10月结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党的财政金融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