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章婷 《齐鲁学刊》2007,(1):88-91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现象。人类通过其他具体概念来认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认知过程中,汉民族通过多种意象图式对时间概念进行建构。汉语中的时间概念隐喻分为时间是空间;时间是实体;时间是金钱。形成方位隐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三种隐喻方式。汉语时间概念隐喻在人类语言尤其是在日常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符码性质与符码组合层面讨论柳宗元愁苦愤懑情感的意象化,解析其流寓诗文创作的隐喻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承载柳宗元隐喻思维的意象图式可大致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源域与目标域只存在一组对应关系的单质意象图式,这个类别包含三种隐喻建构方式:一是基于自己的审美情趣与流寓心理,选择带有民族印记、积淀着历史文化的“表象”以构建意象图式;二是在传统隐喻结构上添加语码,赋予已有意象图式新的隐喻功能;三是进行个人化的“表象赋值”,在特定语境中自然生成单质意象图式。单质意象图式在柳宗元的流寓文学创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第二类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至少存在两组对应关系的化合意象图式,这个类别包含两种隐喻建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采用古代典籍中的人和事作为“表象”,通过化用、截取、转喻、串连、融汇等方式,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域(子集)的隐喻结构。第二种方式是利用“表象”的复杂属性作为映射源,构建源域与目标域存在多组对应关系的隐喻结构。化合意象图式能够高效阐释柳宗元特殊而复杂的流寓心理。  相似文献   

3.
隐喻是人类借助具体概念理解抽象概念的一种手段和思维方式。在不少语言中,人们经常以空间概念隐喻手段阐释和表征时间概念。研究表明,莱柯夫提出的“时间的经过是运动”隐喻中,水平层面的“时间在运动”和“自我在运动”两个系统不仅存在于英语,同样也存在于汉语。在垂直层面上,汉语使用“上—下”空间隐喻模式表征时间概念的频率远高于英语。尽管如此,汉英在使用空间概念理解和阐释时间方面共性远大于差异,说明时间的空间隐喻性思维在二者中具有普遍性及跨文化相似性。它在一定程度上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强势观点,即语言决定思维提供了反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4.
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关于意义构建的理论。它强调隐喻是人类日常生活和表达中的一种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途径。人们通常把比较熟悉和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和比较抽象的概念域上,这种从源域向目标域“跨域映射”的过程是人们概念形成的重要认知工具。中国古典散文中的意象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渊源,其表达方式充满文化图式,如何将这些富含文化内涵的意象概念传译到译文中去是中国古典散文翻译的难点。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野下,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译例比较分析和探讨中国古典散文意象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意象图式作为隐喻的认知基础,在隐喻构建、转喻映射中源域与目标域的建构以及隐喻与转喻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从意象图式的角度,对中美教育语篇进行实例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中美教育语篇中常用的四个主要意象图式:容器、部分/整体、路径和平衡图式,三个常用隐喻:教育是经济、教育是场战争和社会是座大厦(教育是基石)。三个常用隐喻中的前两个大多出现在美国教育语篇中,后一个大多出现在中国教育语篇中;究其根源,中西文化模式的基本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教育思想的根本区别,西方教育思想重功利、重竞争、重个体,而东方则重群体、重和谐。  相似文献   

6.
原型范畴化与概念隐喻同为人类认知与思维的工具。范畴化作为ICM(理想化的认知模式)下的副产品,需依赖于四种认知模式: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而构建概念隐喻也须以原型范畴化为前提。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探讨跨域映射的构成要素,发现意象图式、转喻、范畴边缘模糊性等要素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单一及多重的隐喻映射构建以及范畴化的思维过程。然而,跨域映射守恒原则的运作机制与概念隐喻理论相悖。  相似文献   

7.
词汇系统一直是词汇学界的重大疑难问题.1958年,王力先生提出汉语词汇有两个系统,一是同类词,一是同源词.同源词在前贤时彦的探索下,已取得丰硕成果;而将近60年,同类词少有人问津.原因是,观念中词与字性质不同,一划而二分,认为不能用文字部首来研究词.其实,词都是由文字记录的,尤其是历史词汇,离开文字就没法研究词.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大兴,“范畴化”、“原形理论”、“意象图式”等学说沟通了字与词的关系,客观世界在大脑中形成的原形心理意象图式不仅能产生概念,表征为词,还能投射到字,表征为字形.部首字的原形心理意象图式,还能带进由它构成的属字,为同类词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解释.同类词理论为构建汉语词汇系统,提供了有条理、有规则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究“over”所体现的意象图式,重点讨论空间组合关系向隐喻延伸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29-233
隐喻理论的引入为研究荒诞派戏剧的叙事策略转向、意象图式构建及美学和认知运行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贝克特荒诞派戏剧通过构建结构隐喻实现了图像叙事的转向。图像化的阐释凸显了空间概念,通过空间隐喻构建了"悬置"和"间性"的存在意象图式。同时互文式的博喻从多个角度传递了对存在体验的经验主义的认知观。隐喻式构建以诗性的思维和言说方式展现现代人的存在图式,在熟悉感和陌生化两维之间体现出强烈的美学悖论,以似与非似的含混赋予读者最大的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上/下”时间概念系统存在一种隐喻模式,该模式包含四种时间系统结构。通过对“上/下”的词典语义、词组以及真实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从古到今,“上”的时间隐喻语义在该词语义结构中的地位有下降的趋势,而“下”的时间隐喻语义的地位变化不大。“上/下”四种时间结构的构词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列为:射线型、分段型、点状型以及线段型。与古代汉语相比,现代汉语中“上”的线段型时间结构的使用频率增幅较大,“下”的点状型时间结构的使用频率也有很大的增加,并且“上”和“下”的各种时间系统结构的使用比例不对称。  相似文献   

11.
隐喻构建的认知主体在构建隐喻时需要充分调取其世界知识、文化模式、人生经验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力和洞察力,对各输入空间中的信息进行表象、特性或内在结构的求同性关联或新创,经过比较、分析、判断、筛选等手段,留存源域与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最能体现认知主体意图的相似点,在此基础上,认知主体将各输入空间共享突显特征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事件和认知图式,完成隐喻意义的建构。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在诗作《告别辞:莫悲伤》中创造了一系列独出心裁的奇特隐喻——"别离是死亡、地动及圆规复圆",这些隐喻意象相似点的挖掘和构建主要取决于认知主体及隐喻的映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从一个具体语域“始发域”向一个抽象语域“目的域”的映射,在这种映射中存在着一种实体对应关系。通常人们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域上,以便于对后者的理解。这一理论可用来研究词语多义现象和语义转变。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着许多嗅觉动词,嗅觉动词的隐喻义来自实指义。映射理论揭示了嗅觉动词隐喻义的形成过程,从而有力的证明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相同的嗅觉隐喻。  相似文献   

13.
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才得以构建。通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系统地对比分析“近”的空间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结果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中“近”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情感/态度域、知识/智力域、时间域和程度域,两者表现出一种“同异并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仝国斌 《殷都学刊》2008,29(1):109-111,117
概念系统各种结构的组成部分为图式和隐喻。图式是动作本身概括化的直接结果,图式的完全匹配是事物的归类规则,图式的部分匹配却成了隐喻的诞生机制。“无过不及”,是一种演化而来的比较图式。肇始于动作图式的“无过不及”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后内化为思维图式,作为思维图式的初始图式可能经常作用于单一领域,之后通过非基于物理特征或不完全基于物理特征的相似亦即通过隐喻的途径转移或复制到其他领域或情境,成为了一种滥觞于宇宙间的基本图式,进而成了数千年来深深锲入民族文化心理的常规认识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初娇娇 《理论界》2022,(11):92-98
道家逍遥游思维对唐代审美意象时空建构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指空间层面的无所待,同时也暗含时间上的无际涯。道家美学能够透过象外之象的妙象走向时空的融合,渗透于唐代美学与文论之中。在其影响下的唐代审美意象时空是超越性的道体意象时空,从社会人生走向宇宙自然层面,从物我间隔走向心物之间。审美意象时空视域由此无限打开,在时间上形成以“道”为中心的审美意象时间建构途径,从空间维度打开逍遥游空间视野,将存在空间诗意化、审美化。主体“游”于心物之间,在无限的自然界有着唐人独特而又恣意的意象时空想象和意象时空审美。  相似文献   

16.
莱柯夫和约翰逊“概念隐喻”理论认为 :隐喻 ,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不太熟悉的、较难理解目的域的映射。这种映射 ,反映的是认知空间中的关系。汉语成语具有定型性的特点 ,并多有书面或口语的来源 ,它形成于特定的语言环境 ,将其来源固化在它的意义之中。人们使用成语时的思维过程 ,是将成语及其包含的篇章内容 ,作为一个概念整体激活 ,并映射到新的语言环境所形成的概念整体上去。这种结构 ,存在于成语使用者的思维过程中 ,是始源域与目的域间的映射和互动 ,因而是隐喻性的。  相似文献   

17.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12,33(3):88-96
审美潜意识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人类文化结晶在社会实践中的内化和积淀。它的结构主要是三个层次:1.内在表象世界。2.审美图式。(优美图式,崇高图式,滑稽图式,幽默图式,美的图式,丑的图式;形体图式,色彩图式;节奏图式,旋律图式……)3.审美意象。审美潜意识的“内在表象世界——各类审美图式——审美意象”结构形成了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性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观众视角,将“意象”概念引入博物馆研究领域,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例,运用隐喻抽取技术研究博物馆意象。遵循隐喻抽取技术的研究步骤与要求,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提取出15个起始构念、22个连接构念和15个终结构念,然后识别出所有的共识逻辑链,最终绘制出观众心智共识地图。研究发现,在观众心目中,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呈现四种意象,最主要的意象是“公共文化空间”,其次分别是“休闲旅游地”“学习教育地”“社会服务场所”。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要塑造、强化正面、积极的意象,需要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宜游化改造,改进知识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方式,不断优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隐喻历来被看作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格。而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他们创立了“映射理论”,并提出了“概念隐喻”。另外,韩礼德从语言元功能的视角研究隐喻,并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主要存在于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系统中以及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中。从多个维度探讨隐喻有助于深化对隐喻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西方理论语境中的“意象”(“image”)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这一概念目前已被广泛地使用于美学、文艺理论及批评中。但现代中国学术的建构以及现代汉语本身实质上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西方理论的翻译构成当下汉语学术的主要资源之一。“意象”在西方理论语境中的对等翻译概念是“image” ;但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内涵差异 ;本文通过对image在西方的使用历史的考察 ,揭示出这一差异以及因此差异而显示出的两个概念之间的互补意义 ,为在当下汉语语境中重塑“意象”概念提供比较的视野和内涵的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