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廉政的国家之一,其廉政建设的成果是举世瞩目的.因而研究新加坡的廉政建设,可以为我国的廉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而廉政建设又离不开成功的反腐败斗争和健全的公务员制度.本文就从反腐败斗争和公务员制度两方面来分析新加坡的廉政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建立、健全和落实廉政制度,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非常重要的措施,几年来,我省廉政制度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基本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当前的廉政制度建设应着重抓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我们采取点面结合和条块结合的办法,到部分省级机关和市地县以及一些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和派出所、工商所、财税所等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深圳市福田区区委区政府和市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街道、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市福田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集中资源,积极主动探索,狠抓班子团结、廉政建设、作风整顿和制度健全,不断强化队伍管理和工作效能,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发展环境,擦亮了法援为民品牌,提升了福田区法治建设水平,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法治建设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社会廉政建设中,有三根红线一直统摄其中,分别是历史闭环、制度闭环、人情闭环。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闭环是老百姓反制公权力腐败的终极武器,构成传统社会廉政建设的根本动力。强调“莫贪腐,贪腐必受罚”的制度闭环,是传统社会执政者和老百姓反制公权力腐败的体制内武器,它能在公权力处于“小贪小恶”之际,就对公权力及其行使主体实施强力纠偏和严厉追责。然而,制度闭环容易被“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情闭环所堵塞,变成毫无杀伤力的摆设。进一步说,人情闭环通过堵塞制度闭环,成为传统社会廉政建设的致命梗阻。传统社会也试图在廉政建设中清除人情闭环及其危害,然而效果大多不佳,这让传统社会的廉政建设时常笼罩在失败阴云下。  相似文献   

5.
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制度建设的三个基本出发点洪伟廉政制度建设,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反腐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最基本的措施。要清除腐败,搞好廉政建设,就要着眼于从制度上对权力进行约束,合理规范权力的运作方式,防止权力滥用。廉政制度建设是项...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7,(2):215-221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针对当时党员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中存在的贪污腐化、铺张浪费、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运动,建立和健全了一整套反腐倡廉制度,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打击和严惩了一批腐败分子,取得了反腐斗争的重大胜利。中央苏区的廉政建设实践与做法,为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廉政建设经验与资源,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宝贵财富。重温中央苏区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与历史经验,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政府廉政建设评价有助于建设民主政府、有助于建设信任政府、有利于增强公众对反腐败信心等功能.然而各地政府在廉政建设评价实践中却面临着评价程序不规范、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主体的心理误差及评价信息缺失等诸多困境,致使政府廉政建设评价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面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廉政建设评价实践的诸多困境,应选择和建立政府廉政建设评价的路径,即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廉政建设评价主体机制、建立互动的廉政建设评价主体约束机制、强化廉政建设评价主体的培训、建立透明政府等,使廉政建设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为不断推动我国廉政建设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知情权,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府廉政建设,有利于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和科学决策,也是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关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着政府信息公开的阻力较大、公开的内容有限、公开的渠道较窄、缺乏制度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健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就应树立政府信息公开原则,加大政府机构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的平台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政治学会、省行政管理学会、省监察厅于89年12月14日至16日在南京联合召开了廉政建设理论研讨会暨学会年会.60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的40篇论文,对惩治腐败廉政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与会者认为,反对政治腐败,才能有效地减少社会腐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出现政治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上民主与法制的监督制衡机制不健全;经济上新旧经济体制的摩擦碰撞产生漏洞;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封建腐朽思想的毒害以及国际敌对势力施行"和平演变"的破坏.关于廉政建设,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反腐败的重大措施,要按照廉洁、廉正、廉明的要求,真抓实  相似文献   

10.
论财产申报制度的完善骆策敏江启疆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将反腐败斗争提高到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的高度,他并且明确指出,对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和健全各种监督机制已成为我国廉政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拟针对我国的财产申报制度现存问题提出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主要指1946年至1949年),司法腐败与政治腐败如影相随,司法腐败源于政治腐败,并加剧政治腐败;司法腐败引起民众法律信仰危机,致使社会秩序难以维系,民心丧失殆尽,加速了政治失控,进而导致社会失控。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腐败加剧社会失控的关系分析,值得我们反思的不仅仅是如何防治司法腐败的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先进的司法体系应该附属于什么样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土壤,才能杜绝司法腐败,使司法体制真正发挥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观照腐败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观照腐败的视角是制定治理腐败方略的前提与基础。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腐败”的定义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腐败滋生的原因,从而科学地理解与把握道德论、现代化论、权力关系论、社会文化论、体制.制度论、政治经济学等各种观照腐败的不同视角,并对这些观照视角进行类型化的分析,可以探究出腐败的本质属性及其滋生蔓延的规律,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腐败方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反腐败与政治稳定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所追求的双重目标,维护政治稳定一直是重要任务。目前,腐败问题滋生,腐败问题对政治稳定的危害巨大。正确处理好反腐败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需要充分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不断努力探析当前反腐败与政治稳定之间的二维关系。只有准确把握好、处理好反腐败与政治稳定二维关系,才能有效确保反腐败取得成功,才能够真正保障当代中国的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是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一项政治举措。腐败不除,亡党亡国,腐败不治,建设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就是一句空话。文章就腐败的定义、产生的根源、表现形式、反腐败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 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执政党软权力建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权力理论不仅适用于国际政治领域,而且还可运用于国内政治治理。目前,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面临着腐败、社会不公正、官民缺乏政治互信等问题,因此通过提升执政党的执政价值观的认同性,有效治理腐败,解决发展后问题等途径和对策,加强执政党的软权力建设,以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维护社会稳定就显得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要求全党,认真学习党章,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党章的根本准则作用,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腐倡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政治基础;发挥党章的根本依据作用,坚持从严治党方针,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基础;发挥党章的根本标准作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奠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的反腐败措施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腐倡廉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突出任务,我们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反腐败措施以及预防 腐败的成功经验,加快反腐败立法的步伐,建立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加大腐败者的"腐败"成本来扼制腐败。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权力腐败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为了卓有成效地反腐倡廉,应当面对现实,正视问题,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性;深挖根源,认清危害,增强反腐败斗争的坚定性;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反腐败斗争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制度保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杰 《学术探索》2011,(6):78-83
制度文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匡正君王失误的朝议谏诤制度、择优防腐的选官制度、抑制官吏勾结营私的回避制度、纠弹官吏紊失的监察制度、奖勤罚懒的考绩制度、厚俸养廉制度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古代这些制度对当时廉政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国家观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东 《河北学刊》2007,27(1):1-6
马克思的国家观对于探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道具有重大启迪意义,这些启迪是:实事求是、具体分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对象;积极反思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战略选择;正确确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与战略选择;明确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正、副主题;探寻发展新型民主、防止官僚腐败的新思路、新举措;建构权力运行的人民监督体制,实现系统而全面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恰当选择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