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尔木市工业经济在省、州上级部门以及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在“十五”末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数字看发展(一)工业增加值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九五”末,格尔木市工业增加值仅为6.15亿元,“十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32.1亿元,突破30亿元,年均增长25.3%。工业企业户数由“九五”末的450户增至726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家,成为格尔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1、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比较“九五”末和“十五”末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钾肥产量由64万吨增加到180万吨,占格尔木市工业总产…  相似文献   

2.
四川工业强省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工业发展的现状“截面”分析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末,全省共有法人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分别为47033个和26.08万户,占全国的3.24%和4.9%,工业企业和个体户吸纳就业人员306.23万和95.6万人。当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13.8亿元,占GDP的31.6%。纵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59.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2512.58亿元,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4%。“十五”期间来自工业的税收累计达1317.7亿元,占四川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的44%,其中2004年工业提供的税收就达368.57…  相似文献   

3.
“十五”发展概况“十五”期间,自贡市工业经济发展实现了五年五大步:2001年实现“增速达20%,利润翻番”;2002年实现“产值超百亿,利润再翻番”;2003年实现产值利润增长“双二十”;2004年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41.1%和70.3%;2005年生产、效益将再创历史新高。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5年预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57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5倍,“十五”期年均增长28.6%;完成工业增加值77亿元,是“九五”期末的3.5倍,“十五”期年均增长28.1%,超计划16.6个百分点。运行质量持续改善。2005年预计实现利税总额20亿元,是“九五”期末的4.9倍,“…  相似文献   

4.
四川工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四川工业企业已达到31.2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512.6亿元。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2.3倍。现状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四川工业企业仅3.2万家,工业增加值只有59.4亿元。1984年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元大关,1996年又跃上1000亿元台阶,到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已达到31.2万家,工业增加值达到2512.6亿元。2005年四川工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2.3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1992年四川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2.2%,超过了农业,2005年这一比重上升到34.0%。发展速度快速1978~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1.5%,比同…  相似文献   

5.
2004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0.35亿元,当年新增75亿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5.13亿元,当年新增9.6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9.42亿元,当年新增47,42亿元,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86.3亿元,新增43亿元,在当年全部新增总量中工业增量占到了5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6亿元,新增18亿元,其中其他服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分别新增9.5亿元和3.8亿元。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情》2007,(11):F0002-F0002
"十五"期间,高坪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十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2亿元。"十五"期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产值114.33亿元,年均增长14.7%。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年均增速名列全省前五位。2005年全市GDP366.04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速为12.4%,比全省快1.2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81.89亿元,年均增长5.6%;二产业增加值180.48亿元,年均增长16.7%;三产业增加值103.67亿元,年均增长11.5%。人均GDP也实现了翻番,达到7805元。“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非农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农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72…  相似文献   

8.
一看发展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加 工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12年,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653.5亿元,增长16.8%,高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 工业总量继续位居全省前列.2012年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53.5亿元,工业增加值总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二,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6.5%,占德阳市GDP的51.1%. 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水平提高.2012年,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99.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8.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83.2亿元,综合效益指数达286%,总资产贡献率27.7%.德阳市利润总额过亿元企业达到27户,实现利润总额103.2亿元,占德阳市利润总额的69.5%.  相似文献   

9.
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回顾杨浦区是十个中心城区中最大的一个地区,随着上海经济的突飞猛进,发生了巨大变化.总结杨浦经济的变化,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特点有四: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99年,杨浦区全年实现地区增加值39.9亿元,比1990年7.6亿元增长了4.25倍.在地区增加值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0.5亿元,比1990年的2.6亿元增长了3倍.其中,工业增加值7.7亿元,比1990年2.5亿元增加了2倍,建筑业增加值2.8亿元,比1990年的1600万元增加了16倍.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0.
2000年电子信表行业生产保持跨越式发展,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变价(347.58亿元。,比支年同期增长36.2%。比1995年净增237.28亿元。(现价)工业总产值195.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8%。生产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增加值高速增长,2000年电子仪表行业完成增加值为36.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25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5.89亿元,比支年同期增加了18.29亿元。工业增加值率17.1%。比去年同期增长5.2个百分点,比1995年净增21.81亿元。  相似文献   

11.
今年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6.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其中,7月份完成增加值25.82亿元,增长14.4%。一、重工业仍是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动力。分轻重工业看,1—7月,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8%,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3%。  相似文献   

12.
信息短波     
一季度我省工业总量居全国第二、增速第八来自国家月度工业反馈资料显示:今年1—3月份,我国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43亿元,同比增长17.2%;当期,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09.3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77.8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我省工业经济总量位于广东(1105.5亿元)之后继续保持第二,山东当期实现工业增加值942.5亿元居第三位;我省工业增速低于海南(28.1%)、上海(25.5%)、内蒙…  相似文献   

13.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大型氯碱化工企业。自1939年创建以来,大沽化人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特有优势,在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末资产总额25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9亿元,完成增加值7.9亿元,主导产品100%烧碱、聚氯乙烯、环氧丙烷的生产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提前一年完成了公司“十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4.
12月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是:工业生产增速有所加快,扣除季节性因素,仍属基本正常的“浅蓝灯”区。当月乡及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69亿元,按可比价估计算,比上年同月增长14.9%,较上月提高2.8个百分点。本月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轻工业生产快于重工业,当月轻工业完成增加值819亿元,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05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16.5%和13.7%;二是非国有工业继续快于国有工业,当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020亿元,集体和其他类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49亿元,分别增长9.7%和2…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通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畜产品加工、能源、建材、医药化工四大支柱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怎样发挥支柱产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扩大支柱产业的生产规模,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四大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1、四大支柱产业已成通辽市工业新的增长点。2001年,四大支柱产业已完成增加值19.68亿元,增4.21亿元,增长21.41%;而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5.8亿元,增4.69亿元,增长16.9%。全市工业增加值净增长量的89.77%来自于四大支柱产业。特别是通辽市提出“工业二次创业,创建绿色工业城市”以来,做强做大和发展重点工业政策和措施的全面落实,促进了农畜产品加工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化工工业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第一季度,富阳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20.2亿元,同比增长28.8%:实现工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13.7%,比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幅低15.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幅较低直接影响了全市GDP的增幅。第一季度全市GDP无论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都明显偏低。为探究工业增加值增幅偏低的原因(增加值按季度测算,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8月全省200家重点工业企业生产、销售高速增长,拉动全省工业生产、销售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带动全省工业增长质量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四川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拉动全省工业生产、销售快速增长。1-8月全省200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06.01亿元,同比增长22.05%。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快5.04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54.41%,拉动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9.26个百分点。其中:饮料制造业实现增加值52.29亿元,增长5.8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45.61亿元,增长8.77%;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  相似文献   

18.
《青海统计》2009,(9):45-45
海南州工业经济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不利条件下,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有效抑制了全州工业经济负增长的不利局面,首次实现了正增长。1-8月,全州完成工业增加值7.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9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0.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2%。  相似文献   

19.
《青海统计》2009,(11):46-46
1-10月,全省四大支柱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36.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9%。其中:有色金属工业完成70.08亿元,增长18.4%;盐化工业完成78.65亿元,增长27.0%,电力工业完成增加值41.14亿元,增长4.0%;受中石油燃气青海分公司今年减产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完成增加值46.98亿元,  相似文献   

20.
《贵州统计》2009,(5):86-86
7月份,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3.4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2.6%,环比增长0.3%,扭转了连续三个月下降的局面。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7亿元,比上月增加0.8亿元,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2.3%,摆脱了二季度以来的负增长情况;集体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月增长23.7%,1-7月累计比上年同期增长1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