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侯玲 《人才开发》2011,(3):31-33
作为一个来自新加坡,在中国又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资深人力资源专家,黄永康对中国人才培训市场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2月末,他一手创办的"2011中国人才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刊特专访了黄永康,请他介绍他眼中的中国人才培训市场。  相似文献   

2.
他是第一个开拓渠道、派遣赴日研修生、探讨将"富士苹果"系列引入河北的人。退休后,他仍然没有离开"农"字,他要把引智"嫁接"到扶贫上。  相似文献   

3.
韩文 《人才瞭望》2014,(8):12-12
中国古代的人和事,许多都冠上了"寒"字。例如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寒人""寒儒"。为什么称贫穷的读书人为"寒士"呢?《史记》中有这样一个典故:范雎,字叔,有才,很穷,投魏国中大夫须贾为门客。一次他随须贾出使齐国,回国后却几乎被毒打致死,被弃入厕所。他苏醒后逃到秦国,当了秦国的宰相。后来须贾出使秦国,范叔故意穿上破旧的衣服来见他。须贾不知,对他说:"范叔一寒如此哉!"接着,他便将一件绨(厚绸子)袍送给了范叔。后来,就用"一寒如此"来比喻人贫困潦倒到了极点。"寒"字有时也用作谦称。例如"寒门""寒舍"常作为对自己家的谦称,"寒荆"是对自己妻子的谦称。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朝代的"王",或曰"皇帝",一开始创基时大都有一点本领或业绩。到了末代的"王"或"皇帝",就成了这样那样的可怜虫。夏桀饿死夏朝的启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他的父亲禹因治水有功,只是被部族推举为带有不固定性的首领,到了启才确立了国号"夏"且有血缘承袭性的王。夏禹的第十四代孙子叫夏桀。  相似文献   

5.
他曾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嘉奖,也被周围的人夸赞为难得的"人才",但在自己口中,他是一个"菜贩子",他应用"一场一策"带动周边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6.
心雨 《人才开发》2011,(5):31-33
已经"退隐"的著名旅法钢琴家周勤丽女士在4月23日晚再度于浦江之畔弹奏起了她心爱的钢琴。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而是这位老人在中国公益事业的一个新的起步。在经历了归国初期的迷茫后,这位一生投身公益事业的著名音乐家,终于在国内找到了相同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
咏侯德榜     
《人才开发》2010,(9):63-63
(注)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中国年轻化学家侯德榜研制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章。他创造的"侯氏制碱法"名扬全世界,他是中国科技的骄傲。侯德榜在清华留美预备学堂毕业时,曾以10门功课1000分的最佳成绩令人惊奇。  相似文献   

8.
她说     
两年前由刚跨出校门的青涩大学生,到如今两年后业务熟练的基层服务人员,她数次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个人、市优秀共青团员,她说是"三支一扶"成就了如今的她。在基层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她不仅仅用汗水播撒希望,她更用她勤奋务实、积极努力、热心善良、钻研向上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践行"三支一扶"的宗旨。她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相似文献   

9.
选择     
招聘第一天,她就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薪水也很高。看得出来她非常需要这份工作,并且她各方面条件几乎无可挑剔。正当他决定录用她时,她却提出一个令他目瞪口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2001年,董雅娟成功培育出中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牛妈"董雅娟现任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山东布莱凯特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她创业的初衷就是想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老百姓见到效益——人活着就是活精神。  相似文献   

11.
《人才开发》2009,(10):57-57
在国际交往中,一个人的言行不仅表现着他个人,还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因素。1981年,我在北京饭店会见发明彩色电视的美国RCA(美国无线电公司)的代表团,他们的一位工程师随口对我说:"这个饭店住着各种肤色的人,这就像我的国家一样,各种肤色的人在一起就是美国的力量所在。"显然,他的话语中包含了他认为的"美国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又一位拥有留学背景的科学家——"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师昌绪,摘取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1948年留学美国,曾经是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当年,他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3年,  相似文献   

13.
灯下黑     
他和她在一个单位好几年,彼此都很熟悉,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一天,她调走了。临走时,她笑着对他说,以后有空去我那里坐坐。他也笑着说,一定,一定。 她走后,他的心头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感。而她到了一个新的单位后,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她觉得新单位人与人之间关系很冷漠,很难找到像他那样的朋友。 她拿起电话,又放下了。她觉得他应该先给自己打来电话才对,男人嘛应主动点儿。 他好几次拨了一半她的号码,又放下了电话。他觉得人家到了一个新单位,不知还记不记得老朋友.万—……那多尴尬。 几个月过去了。他终于鼓足勇气给…  相似文献   

14.
香草 《人才瞭望》2014,(2):55-56
时下丁仕源在网上很火,属"90后"创业群体中的偶像级人物。其实他既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也不是"海归",而是一位普通职校生。他14岁开始创业,未进大学就有了自己的两家公司,2012年成为中国富豪榜最年轻的上榜者。如今拥有1200万资产的他,笑称30岁将轻松挤进亿万富豪俱乐部……  相似文献   

15.
朋友A,暗恋一个女生六年,最后还是无果而终,而我们最为他不平的是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让那个女生知道自己喜欢她。可是他说没关系,某天他回想起她的时候,他发现从始至终他都没有期望她会出现在他的明天里,但如果时间倒流,他还是会去喜欢她。  相似文献   

16.
爱情极速     
他是一名业余赛车手,风一样的速度。她是他路此“捡”来的,图书馆通往她租来的房子,十多分钟的路程。他总是飞车经过她,鸣笛,减速,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而后风一样驶去,留给她一个酷酷的背影。  相似文献   

17.
"当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天安门广场沉寂了两分钟之后就像突然爆发了的山洪,人们欢呼雀跃、人们热泪盈眶的那场面让我这个美国人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我被一个新国家的诞生感动了,我被她的人民感动了。"  相似文献   

18.
史迪文 《人才瞭望》2014,(4):106-107
1980年8月21日和23日,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接受了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坊。法拉奇问:"为什么天安门广场节日时,还要挂斯大林的像?我很不理解,斯大林犯下了种种罪行,赫鲁晓夫给予改正,为什么不尊敬赫鲁晓夫却要继续尊重斯大林呢?"邓小平反问法拉奇:"赫鲁晓夫做过什么好事?"法拉奇说:"他谴责了斯大林。"邓小平说:"所以,你就认为这是他做的好事?”他接着指出,斯大林功大于过,新中国成立后,斯大林援助过中国,虽然并非无偿。  相似文献   

19.
海外奇遇     
她,甩不掉的怪影陈光华离开考察团下榻的大酒店不远,就感觉到被一个女人像甩不掉的影子一样尾随着,他快她就快,他慢她就慢。有一次女人急步追上来,他以为她要超过去了,便连忙  相似文献   

20.
采访之前,对这位从华尔街回来的"海归"的想象,是一位财经杂志封面上的重量级人物,颇有些忐忑。他在华尔街投行做到了技术主管,在美国创立了风险投资公司。回到国内,他不仅负责了中国证券史上规模最大的技术系统项目,更为中国的证券业制定了自己的数据交换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