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幸福作为人类生活的永恒追求,是一个亘古而又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学者对幸福的探索与追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至今幸福仍是人们所孜孜探索的话题。教育作为人类自身生生不息的精神生产和文化进步的实践活动,它的终极目标是"成人",因此教育必须关注人永远无法回避的关涉自身命运的永恒主题——幸福,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指向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实践与理论领域关注。反思当前教育扶贫实践与研究,呈现出"强"政策依赖性、"窄"教育扶贫内容、"工具化"教育扶贫目标等现状,以致于过分关注"扶教育之贫",而忽视了"依靠教育扶贫"的整体目标实现。文化作为教育的上位概念,是我国"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环节,教育扶贫工作必须关注文化的存在,且教育作为文化核心承载要素,文化治理逻辑符合教育扶贫要义,能够承担起教育扶贫的重任,可通过对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的治理,从观念、能力、行动方面,关注"人"的存在与发展,使得贫困群体实现"要我脱贫"—"我要脱贫"—"我能脱贫"—"我会脱贫"的转变,这既是对扶贫过程的关注,也是对扶贫效果的重视,最终通过以人化文、以文化人、以文促建等路径,尊重公民的文化权利,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和促进国家"五位一体"战略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一种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升华人的生命品性,然而当前教育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失去了自我,沦为一种"规训"的工具,导致了人的异化。价值重建中教育的使命在于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改善其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在于建构可能生活,不断提升其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4.
也谈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坚持以人为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把人作为实践主体,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要把人作为价值主体,关注人的价值追求和实际利益,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高校实践教育也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对高校学生实践教育相关档案材料的分析,认为高校实践教育应主要以科学地确立实践教育目标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实践教育的系统观等方法和途径来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项集思想性、科学性和统一性为一体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要求理论教育在理念上必须把推进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根本任务和实践主题。认真总结和反思以往理论教育的经验教训,并真正贯彻和落实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使理论教育显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高目标,高校实践教育也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对高校学生实践教育相关档案材料的分析,认为高校实践教育应主要以科学地确立实践教育目标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实践教育的系统观等方法和途径来实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剖析目前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价值取向观点的基础上,指出教育产业化不应该以教育外部的经济效应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而应该关注教育自身的良性发展。作为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种改革实践,它的真正意义应该搏动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性价值追求和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推进教育自身改革和创新的工具性价值追求的两个层面上。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科学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因此科学教育必然应该关注人的发展,它应该是人性化的,应更加关注自身所具有的人性价值。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作为影响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潮之一,广泛影响到社会的各门学科,同时也影响着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教育现象学在教育中直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从教育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即关注体验研究、强调实践和反思、动态性知识观中,又可以窥见其对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些影响,即教学机智是一种智慧实践,教师需要通过生活洞察儿童内心世界并且提高自身素质,等等。教育现象学以生活为基点,向教师展示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学机智。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还是第一次。这不仅彰显了我们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更切中了当前教育工作的时弊,为教育究竟培养  相似文献   

12.
信念作为人的精神支柱,能产生现实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激发人的潜能。人文价值信念是信念的一种,体现和凝聚了人的公共诉求,为人的价值存在方式确立了合理有效的坐标,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信念。确立这个主体信念的路径,具体为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理论支撑、大力开展人文教育公共实践活动和切实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求与开掘这些路径,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象从根本上确立人文价值信念,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应有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个性的连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其终极目标是人的个性的完善、和谐与臻美。教育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 ,应当把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下 ,教育把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 ,对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 ,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校生命教育是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规律,按照大学生心理特点,唤醒大学生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意识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和谐人格教育和生命发展教育。高等学校应通过转变教育理念,设立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等途径积极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当作其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他认为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而且创造着自身。教育中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的实践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动的实践过程,是作为生存方式的实践过程,是社会实践和个体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价值论是关于价值关系的学说,价值论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契合性,都关注人的生活、生命发展,关注人在实践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向人的价值实现,其价值关怀蕴含于实现个体自我价值和创造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为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在认知中提升大学生的价值意识,在未来"可能生活"情境中增强价值体验,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价值自觉,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生成。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马克思在改造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崭新的社会教育思想,其思想的实践性、社会性和人民性特征反映了现代社会的要求。马克思把实践看作社会教育的基础,把社会教育实践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马克思主张社会教育应该发展人的社会性,以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为落脚点并始终实践着对社会性的追求;马克思倡导共产党人实践着对无产阶级的教育、动员和组织,无产阶级社会教育必须始终把服务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8.
论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人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的毕生追求。江泽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 ,都充满着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注 ,使得其理论体系散发出浓郁的人学芬芳。认真体味其中的人学特色 ,对加强改进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在其运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其中教育不公平问题尤其应引起社会的关注。拟从社会资本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本对教育不公平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好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鲜明的实践性决定了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格。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秉持教育理论的实践品格,自觉主动"走转改",正学风、转作风、改文风。要立足实践、改变理论研究抽象思辨的学风,要尊重实践、转变研究工作不切实际的作风,要服务实践、改变研究成果玄虚晦涩的文风,和一线实践工作者一道努力,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