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秘书》2001,(8):44-44
上司的秘书不仅能向你通报上司的最新情况,传递涉及重要工作项目的内幕消息,还能够左右上司对你的印象。“我的老板工作很忙,他对公司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并不十分了解,好多事他都来问我。”26岁的佟菲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如果我告诉他哪个职员的建议很有价值,他就会约见这位职员,当面和她讨论她的建议。”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位把守在总经理办公室门外的小姐,否则,她不仅不会给你制造机会,而且还可能制造借口缩短你面见老总的时间,甚至干脆将人拒之门外,因为“总经理整整一周都很忙呵。”  相似文献   

2.
厂务公开的核心是建立民主评议机制。只有建立这种机制,才能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形成凝聚力。多数企业在实施厂务公开过程中,都能注重职工的满意度。有的企业在公开后还组织职工对公开情况进行评议,对职工的疑问予以解释,要求及时答复,合理建议积极采纳。然而,有的企业在厂务公开中却存在着重上级“褒贬”,轻职工“公评”的现象;有的甚至只以上级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标准,而根本不考虑职工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有的片面认为厂务“公开”了就算完事了,将本应把职工建议和意见集中起来,重新进行“过滤”、“筛选”和“加工利…  相似文献   

3.
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礼仪是人类对于社会的一种反馈,表现了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对于办公室行政人员来说,遵从基本的礼仪规范不仅仅是职业的要求,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整个公司的形象体现,除了在公司内能够给自己树立更加良好的形象,对外也能够提升公司给其他合作伙伴的好感,促进合作。本文就办公室行政人员基本礼仪与培养方案进行了探讨,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办公室的行政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晓芳 《经理人》2010,(2):114-115
在HR管理领域,杰出雇主们拥有很多共性,当然也各有各的妙招。本文归纳了上榜企业的十大HR管理最佳实践,以飨读者。老总参与校园招聘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因此,易安信中国卓越研发集团把招聘优秀员工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总经理把参与校园招聘放在日程的第一项,去年亲自跑了18个城市的大专院校,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相似文献   

5.
给自己信心 有一个年轻人,好不容易获得一份销售工作,勤勤恳恳干了大半年,非但毫无起色,反而在几个大项目上接连失败。而他的同事,个个都干出了成绩。他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在总经理办公室,他惭愧地说,可能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 老总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说:“就这样走了,以失败者的身份离开?你真的甘心?”年轻人沉默不语。 “安心工作吧,我会给你足够的时间,直到你成功为止。到那时,你再要走我不留你。”  相似文献   

6.
走动管理,是指高阶主管利用时间经常抽空前往各个办公室走动,以获得更丰富、更直接的员工工作问题,并及时了解所属员工工作困境的一种策略。氧化反应,本是化学名词,意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的反应。我院经过一年多的“走动式管理”运行,发现该管理办法就像一注新鲜的氧气,或者缓慢发热或者剧烈燃烧,给单位和职工注入了新鲜活力,并在“氧化反应”之后,产生了更加稳定的“氧化物”——职工凝聚力和客户关系,在此和大家共同进行交流和分享。  相似文献   

7.
木棉 《决策》2012,(12):47
修"路"有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经历,我们要为一家企业提供一次内部员工训练。按惯例,作为训前调研我与该公司总经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非常气派。交流中,透过总经理办公室的窗子,我无意间看到有来访客人因不小心,头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上。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竟然又有另外一个客人在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前台接待小姐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显的含意是:"这些人也真是  相似文献   

8.
国有大型企业的"老总"们究竟该挣多少钱?多年来,这一直是困扰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最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及有关政策的研究"课题组在一份研究报告提出建议,认为对于国企经营管理者应当因企制宜地分类设计多元化的薪酬方案,采取多种分配形式,以建立切合企业实际、有效的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产品。企业经营者们,必须不断地深入了解顾客的内心需求变化,以改进和创新自己的产品来适应市场和占领市场。而“请消费者参与设计”则不失为其中一招妙棋。 日本有一家生产运动鞋的厂家,其产品一直畅销不衰。其“秘诀”就是该厂常常打破专家设计新产品的常规,请消费者参与设计。为此,他们要么拿着图纸到消费者当中争求意见,要么请消费者进厂谈感受,提建议。根据“上  相似文献   

10.
谈话不同于讲话,讲话一般是指在正规场合和会议上的发言,谈话则一般是指领导与部属在非正规场合单独就某一个问题或某一方面的事情面对面地交流沟通。人们往往注重讲话而忽视谈话,没有认识到正因为谈话是单独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才能起到其他方法所起不到的作用;也正因为谈话是单独交流的,谈话的双方易沟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才会更好。谈话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关键取决于领导的谈话艺术,所以领导谈话一定要讲究艺术,做到“五有”。一要言之有情。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谈话,不管是谈什么内容,领导者都要带着感情去谈。在谈话过程中,领导者…  相似文献   

11.
办公室主任是一个单位的排头兵,也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同事的贴心人。因此,当好一个办公室主任,对于一个单位的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和营造良好的机关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当办公室主任的经历,笔者总结出做好办公室主任的“五字诀”。准。办公室主任要准确地理解领导意图。这是当好办公室主任最重要的因素,做不到这点,办事就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在从领导那里领取任务时,首先要复述一下领导交办的任务,这可以把自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直接反馈给领导。即使理解错了,领导也会马上给你纠正,从而确保领会领导意图的准确性。有时不…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笔者在参加全国胶粘剂专业会议期间,遇到一位来贵州投资的台湾老总。问及来此地的原因,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3年前,他来大陆考察投资,跑了几个预定的地方。途经一个小县城,当汽车开进一条只能容一辆汽车通过的老街时,突然发现对面有一辆警车在他们之前开进了10多米,驾驶员正欲退回让道,但警车见了外地牌照的车,立即退了回去,让他们先走,道别时,还热情指路。这位老总对在这个小城所受到的礼遇念念不忘,最终选择了这个并不富裕的地方投资。警车让道感动了投资者,引来了投资项目,这表明了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日前,南京市委、市政府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城市规划的立法工作,明确规定重大规划要报市人大履行法律程序审定,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强调城市规划要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做到没有规划不决策,没有批准的规划不招商。(见2005年10月22日《南京晨报》)南京市给城市规划定规矩,戴上法律“护身符”实施保护,实属必要。城市规划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长期性、延续性、稳定性,能够传…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规章制度执行难的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让企业老总"头痛"的问题,国有企业规章制度力弱化,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制度太多、宣贯与监控管理不到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作者就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意见与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办公自动化和家庭电脑的迅速普及,许多职工在办公室和家中都可以上网,网络信息对职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正> 当好领导的参谋,是办公室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办公室主任善于给领导出谋献策,领导者也乐于倾听他的意见;有的办公室主任尽管也“参”个不停,领导者却很少采纳他的意见;而有的办公室主任则不切实际地乱“参”一通,给领导出“馊主  相似文献   

17.
王发读 《领导科学》2003,(15):55-56
怎样成为一个好领导,可谓见仁见智。下面两种方案是当下成本最小、成功率最高的成为“好领导”的“捷径”。因此,特作介绍。方案一:“谋福利”现实的领导中有不少因为会谋福利而心想事成的“样板”,而且其现实理由极为充分。其一,会谋福利者能够得人心。当领导,评领导,一个基本点和最直接的标准就是要能得到职工的认可和追随。现今条件下,尽管获得下属支持的途径多种多样,但能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谋福利无疑最佳。会谋福利者往往能够给大家以“好处”,让大家尝到“甜头”,而自己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收到“台上一呼,台下百诺”的直接效果,就能…  相似文献   

18.
棒打总经理     
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间精致的陈列室,里面竖立着一排从总经理松下幸之助到其他经理人员的橡皮人像。每个人像身边都置有一根棍槌。松下公司的职工,如有什么不满或对上司有意见,都可以到这里来发泄,职工可以在这“替身间”的陈列室内棒  相似文献   

19.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在与网民交流时,胡锦涛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建议,我们是非常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李培恩 《经理人》2011,(3):108-109
某企业副总经常在一些问题上与老总意见不合,久而久之双方产生了隔阂,老总认为,该副总是故意不配合他的工作,凡事总是和他“顶牛”,于是不再信任这位副总,并在工作上把他“闲置”了起来。而另一位副总几乎是唯老总的想法是瞻,很少在一些问题上提出过与老总不同的意见,是典型的“紧跟派”,被员工私下里称为老总的“代言人”或“传声简”,自然也深得老总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