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国理论界以至全党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的结果,是重新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为恢复党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九年以后,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又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并且指出:“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力标准就更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本文主要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一脉相承性。同时,还从建党理念、建党要求、建党标准、建党内容等四个方面论证了“三个代表”思想对毛泽东井冈山建党思想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适应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先后曾出现过三个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即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既坚持了实践标准,又发展了生产力标准,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它的提出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邓小平把三条标准概括为互为联系和互为促进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进行深入考察和认真思考后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毫无疑问,“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大报告重新提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阐明和确立了生产力标准。这是我们党运用唯物史观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一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必将发挥出重大的作用。本文试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就确立生产力标准的理论根据问题作一探讨。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进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历史唯心主义是从社会意识出发,即从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少数杰出人物的思想来考察社会发展原因的,认为社会发展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或少数杰出人物所决定的。因此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的成果。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6.
李东宽 《兰州学刊》2002,3(5):14-1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不仅对共产党的根本性质和任务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也成为衡量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根本标准 ,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既有内在的联系 ,又有深刻而全面的发展。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要联系“三个有利于”标准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领会、把握、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7.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重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就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了一个检验一切事业的成败,衡量各项工作的得失,判断路线、思想、理论是非的正确标准。我认为确定生产力标准是继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之后,理论界又一件大事。如果我们把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作为我国现代史上一次思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十年来,随着改革和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对于真理标准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我们不仅恢复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而且将这一原则贯彻到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去,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用以观察改革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明确具体地提出,在改革和建设中要坚持实践标准,就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全党同志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地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基本观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9.
1978年,邓小平同志领导和支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方针,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确立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有力地促进了思想观念和社会的变革。“三个有利于”标准则是在实践标准基础之上的进一步阐发和具体化,是我们认识的继  相似文献   

1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党的十三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提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有人提出,既然实践已经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为什么又提出生产力标准?难道“唯一标准”之后,还有“唯二标准”?很显然,这些问题涉及到实践标准同生产力标准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认识?笔者就此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提出,是对新世纪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作为共产党员必须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要求,这就需要共产党员在政治理论上保持清醒坚定;在思想道德上加强修养;在业务能力上不断提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反腐倡廉 ,不断提高党的防腐拒变能力 ,是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依据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实践经验和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的变化 ,为党在新时期的反腐败工作找到了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高度,面向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如何加强党的建设问题的科学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辩证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拓展了生产力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了生产力基本要素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会使我们更加准确深刻地把握其科学体系以生产力最终动因论形成逻辑起点,按历史辩证法展开逻辑图景,循人民主体论得出逻辑结论,并在坚持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适应当代世界、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发生新变化的要求提出的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统一体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史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江泽民同志正是依据这一理论基础,在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进一步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具有重大而深远历史意义的问题,这为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情形下,指明了执政党建设的奋斗目标,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理论.  相似文献   

18.
谭东波 《云梦学刊》2004,25(6):51-53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实践源泉。这一科学体系具有专题化的表达方式和辐射式的逻辑结构,是一个与时俱进、朝气开放的发展着的体系,要深刻理解和落实“三个代表”思想,不在于主观思辨,而是重在制度建设。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与时俱进的发展阶段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都是与时俱进的伟大理论成果.与时俱进,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三个代表" 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深化。建国初期,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实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质的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开辟了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野;和谐社会思想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又一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