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济深是国民党民主派人士."九·一八"事变后,他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在抗日救国斗争中结成革命组织和救亡团体,高举联共抗日旗帜,积极呼吁国共合作,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济深坚持与中共的全面合作,共同抗战,反对国民党妥协分裂,进一步为维护国共合作做出重要贡献.1948年1月1日,李济深联合国民党民主派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与国民党决裂.解放战争后,李济深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2.
从1927年3月北上武汉到7月15日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公开"分共"止,彭湃在武汉出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在此期间,他与毛泽东等一道,积极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积极参与全国农协的工作,主张以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彭湃在武汉全国农协时期的工作与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和农运史上是不应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留学时期和五四时期的杂文,主要是在反对封建文化和寻求新的思想出路上反映出时代的眉目。二七年十月始鲁迅在上海战斗的最后十年,是“围剿”和“反围剿”十分激烈的十年。作为主将,他的主要战斗武器是杂文。因此,鲁迅后期的杂文可以说是反对文化“围剿”的胜利的记录。 左联成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一兴起,就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在他的杂文里揭露了国民党的种种罪恶勾当,并用饱蘸着血和泪的笔,以悲愤的感情,写下了哀悼革命烈士的文字。这时,鲁迅自己也被通缉,追捕,但是他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却充满了信心,在最艰难的时候看到了希望。他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仍然会滋长,“因为这是属于革命的广大劳苦群众的,大众存在一日,壮大一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就滋长一日”。  相似文献   

4.
于方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1923年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长。1924年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直隶省党部的负责人。同年,他还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和中国共产党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他在领导河北玉田农民暴动时被俘就义。关于于方舟同志的出生年月,一说1900年8月22日(王贞儒《于方舟烈士传》见《天津历史资料》1964年第1期);我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发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天津的革命活动》一文附录中曾持此说。另说是1900年农历8月22日(窦爱芝、刘玉芝《革命烈士于方舟》见《南开学报》1980年第3期)。前  相似文献   

5.
在1930年12月30日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中,国民党军第十八师中将师长张辉瓒被红军战士活捉。朱德、毛泽东先后在龙冈街审问了他,毛泽东向他宣传了红军对俘虏兵的政策,同他席地而坐,询问国民党内部的情况,并给他讲解了当前形势和革命道理。而张辉瓒则非常害怕红军杀他,一再表示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枪、捐弹赎命。当时红军药品奇缺,毛泽东即吩咐卫生人员赶快开列清单,试图要张辉瓒把西药弄来。这可看出毛泽东最初对待张辉瓒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一月八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一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周总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为党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他崇高的革命品质,他对同志、对群众的无限关怀,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光辉形象。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精神不死,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三十多年前,我曾多次见过周总理,他高尚的革命品质和优良作风,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之后,党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政策是“荫蔽精干、长期埋伏、积  相似文献   

7.
<正>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11月13日,孙中山离粤北上。孙中山北上无疑是应冯玉祥国民军和段祺瑞、张作霖皖奉军阀等反直派的邀请,共商国是。除此之外,他的北上更有其深刻的主观动因,即孙中山国民党人联合冯玉祥拟实行“中央革命”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邓演达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国民党左派邓演达(1895—1931年)的一生,正处在中国由辛亥革命到九·一八事变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经历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由北洋军阀统治到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转变,由国内阶级矛盾为主到中日民族矛盾为主的转变。在这些历史转折过程中,邓演达虽然走过一段曲折道路,但总的说来,他和许多民主革命者一样,能顺应历史的潮流,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为国家的独立、平等、自由而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本文拟分三个时期论述他一生的主要历程。  相似文献   

9.
1913年6至8月,孙中山继辛亥革命之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战争,史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国民党称之为“二次革命”。 1913年3月,袁世凯在国会召开前夕,派人刺杀国民党代理事长宋教仁于上海车站。同年4月,袁世凯又与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二千五百万镑的所谓善后大借款,积极准备发动旨在消灭国民党的内战。对于袁世凯的步步进逼,孙中山坚决主张以武力进行反击,奈因党内意见分歧,迟至这年6月,当袁世凯悍然罢免国民党江西都督李烈钧(6月9日)、广东都督胡汉民(6月14日)及安徽都督柏文蔚(6月30日),并派兵南下时,始起兵讨袁。7月工2日李烈钧在江西湖口独立,15日黄兴在南京独立,18日陈炯明在广东独立,随后陈其美在上海进攻江南制造局,许崇智在福建、蒋翊武在湖南、熊克武在重庆,也先后率部分军队独立,兴师讨袁。在各地独立中,以李烈钧领导的江西独立和以黄  相似文献   

10.
从各方面的信息看,8月20日结束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应该说是一次成功的会议。顺利实现了“世代交替”,年富力强、形象清新、人气旺盛的马英九就任党主席,他表示要继承前主席连战的两岸政策和对大陆的访问成果,反对台独,坚持改革,誓言2008年夺回执政权。这次会议,连同此前连战主席大陆“和平之旅”、实现历史性突破一起,可以视作国民党新转机的两大标志。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九日,鲁迅得知母亲生病,希望他“速归”。于是在十一月十一日九时半由上海乘车北上,十三日午后二时半抵达北京。 当时,日寇已迫近山海关,积极策划吞并华北进而灭亡全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实  相似文献   

12.
张启森传略     
一九四八年国民党行将崩溃,北京街头物价腾飞,十四五岁的张启森,为了解决全家的温饱被迫去当童工,搬运装卸大大超过他体重的物件。在寒风瑟瑟的冬天,他破衣烂衫,忍饥受寒。他恨,恨寒冷的天气,恨国民党造就的腐败社会。北京解放了,春天的太阳是那样的温  相似文献   

13.
皖南事变后,1943~1944年间,叶挺将军曾一度被软禁在桂林。当时李济深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叶将军名义上被称为“高参”,实际上是行动受监视的政治犯。我原来是广西大学教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解聘。1940年底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时流亡到香港。1941年太平洋战争发生后,香港沦陷,我又逃回桂林。国民党企图截断我的生活来源,当时虽有几间大学要邀请我去任教,但都被国民党教育部长陈立夫阻止。我只能在桂林以卖文为生,用笔名在各报刊发表文章,勉强维持生活。当时我住在桂林郊区花桥附近六合路的几间破落平房里。一天,忽有一个身体魁梧、军人模样的人来访。他手里拿着手杖,自称是叶挺。我和叶挺将军过去虽然从未会过面,但他的鼎鼎大名,我是景仰已久的。见面之后,我们就毫无拘束地谈起来,真所谓一见如故。他要求我带他去看望柳亚子先生和邵荃麟同志,我立刻就陪  相似文献   

14.
国民党对日“持久消耗战略”述析李安增中华民族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与国民党紧密相联。无论是战略防御阶段,还是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性都无法否认。但对国民党对日军事战略方针及其运用情况的系统探讨,尚付阙如,这无疑会影响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以至...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11):98-108
一般认为,国民党的腐败是抗战胜利以后发生的问题。事实上,南京国民政府是在背弃国民革命及其精神的基础上而建立的,由于缺乏政治信仰,其政权建立后很快从上层到下层形成了腐败之风。整体看来,蒋介石在全面抗战前对国民党内的腐败现象的认识基本上是清醒的,内心也是忧惧焦虑的,一是他检视了国民党内的经济腐败和生活腐化等问题;二是他检视了国民党的党政军纲纪松弛、政务荒废懈怠、政风虚伪自私问题;三是他检视了国民党派系内斗和派系腐败问题。一方面,他站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场上,抨击腐败,痛恨腐败,抑制腐败;另一方面,他又掩饰腐败,纵容甚至利用腐败,因此对普遍性的腐败现象无可奈何,无力治之。面对内外各种压力,蒋虽然对上述腐败现象采取了一定的应对、治理之策,但整体上看,是"无以治之"。之所以"无以治之",是因为没有"立法度",即建立制约腐败滋生与发展的根本性机制,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翟秋白的这篇佚文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1924年5月6日的“言论”专栏里,该专栏原是该报主编叶楚伧等人的时事评论专拦。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以后,上海《民国日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以国民党名义出版  相似文献   

17.
大事记     
《福建社科情报》2007,(1):F0003-F0004
2006年12月 1日国民党人士透露,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密会商讨北高市长选举和国、亲合作问题,但马、宋对此予以否认。 4日被台检方通缉的“枪击案”关键人唐守义称,自己“离开台湾是由台检方策划的,‘枪击案’的笔录也是检方一手导演”。  相似文献   

18.
程光 《福建社科情报》2009,(6):15-17,21
一、云林“立委”补选国民党惨败云林县“立委”补选2009年9月26日举行,投开票结果,民进党提名候选人刘建国获得74272票,国民党提名的候选人张艮辉以29278票败选,以无党籍身分参选的张辉元获得22747票,国民党惨败。去年“立委”选举,张硕文是以79000多票,  相似文献   

19.
宋庆龄同志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的一生,是伟大的光荣的一生。研究她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卓越贡献、她的言行和政治思想,从中将会得到很大的益处。尤其是“二战” 前期(一九二七年七月至一九三三年五月),她在全国一片白色恐怖的情况下,敢于顶黑风,斩恶浪,顽强奋战,并在政治思想上不断向前发展。以下我仅围绕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和国民党右派彻底决裂 宋庆龄,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想的伟大的中国女性。她坚决追随孙中山,支持他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拥护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成为他的亲密战友和忠实信徒。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她  相似文献   

20.
何思敬传略     
著名学者何思敬,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马列主义理论战线上的杰出战士,法律学家,经典著作翻译家,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一) 何思敬,一八九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出生,浙江余杭县塘栖镇人,原名何浏生,别名何畏。其父何仰韩,年青时,曾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母亲抄写经文,后来又在上海市郊浏河镇张父主持的盐务局工作过。何仰韩有四子一女,何思敬居长。他幼年上过六年私塾,学习刻苦用功。在他十三岁时,其父因病去世,没有留下什么家产。其母只好把何思敬送到张静江在上海开的世界书店当学徒。他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