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伊斯兰对美国人和美国社会不存在任何威胁,普通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恐惧感来自他们自己对伊斯兰的无知和误解。人们对伊斯兰的错误认识可以归纳为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中国富豪们的防御系统,并不如外界想象的坚固。他们中的许多人认为,只要自己保持低调,那么就能减少被谋害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有人成天担心别人对他们的看法。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会教他们"18/40/60规则":当你18岁时,你会觉得每个人都在关注你;当你40岁时,你会不完全介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你60岁时,你会意识到没有人关心你的私事。人们成天都在担心和思考他们自己的事,而不是你的事情。想一想你自己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今天,你都想些什么呢?是在想其他人在干什么,还是想你自己要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人们只会关心他们自己的事,根本不会在意你的事情。你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思考并且做出决定,不是父母的目标,不是朋友的目标,也不是同事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创造运气     
人们总是把自己的现况归咎于运气,我不相信运气。出人头地的人,都是主动地寻找自己所追求的运气的;如果找不到他们就去创造运气。  相似文献   

5.
正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成为什么样的人。真正的领袖就是让他身边的人清晰地明白:他们自己想做什么、想拥有什么、想成为什么。这样的领袖能激发人们未知的动力,帮助他们设定要达到的目标,带领他们战胜内心的懒惰、焦虑、困扰,领导每个人达成自己心底曾憧憬万分却不敢想象能够真正实现的辉煌目标。这样的领袖是其他人凝视、追随的榜样:他坚定、睿智、理智而能够理解他人。  相似文献   

6.
河之洲     
《领导科学》2012,(21):32-33
做个伟大的领导者别说谎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同自己不信任的人毫无拘束地说话。虽然你可以尝试要求别人信任自己,但这很少奏效。正确的行事、思考和决策,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请记住,存在信任时,人们会原谅许多事情;而没有信任时,人们很少原谅什么。与人亲近"人们不关心你知道多少,除非他们知道你有多在乎"。这句格言讲述了一个伟大的真理。经典商业理论告诉领导者要与人保持距离。我则认为,如果你想继续留在黑暗角落只接收高度净化版的事实,那么就与人保持距离吧。如果不与人发展出有意义的关系,那么你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真正在想  相似文献   

7.
赢家不犯错     
人生是一次漫长而刺激的旅行,它把我带到许多地方。我进过法律学校,在白宫制作演讲稿,在华尔街筹划股份企业计划书。在过去的十八年里,我在加利福尼亚好莱坞写作和演戏。我观察了那些在工作和表演方面努力到了顶点并获得成功的人们。然而我也知道许多人不能成功。我大学时代的一些同学在出售着衬衣,甚至有些当时的电脑能手在端煎饼,当时的数学天才在清理公寓楼肮脏的污水管道。像他们,所有许许多多的颇有才智似能成功的人,恰恰没能成功。当然,机遇起着作用,但是人们通常是自己在制造坏运气,在态度和行为上自己击败自己,常常自置陷阱。这里是一些最坏的陷阱,我称它们为真正不成功者的八种习性。一、欺骗思想不成功的人经常在生活中自己欺骗自己。我曾认为那些习惯性地不诚实的人是不会成功的。可悲的是:这种人似乎很多。在金融投机上,一个人完全不诚实地对待别人,他可能取得成功。然而人们对自己不诚实却是绝对不可以的。他们在生活中不可能把自己当作傻瓜,  相似文献   

8.
走近陈子庄     
有些人生来便注定要过一种与众不同的传奇生活,甚至在他们过世之后,还不断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乃至历久弥新,新旧印象叠加起来,远远望去更加神情飘然,别具独特的吸引力,至于真相如何,大家是不甚注意的。这时候,被公众按自己的意愿所改造过的名人们已经成为一种公众需要的存在,早已不是他们自己,他们一生的奋斗、追求、苦难、欣幸此时己变得毫无意义。想起当年他们曾那么认真地跟生活较劲,面对如此结果,真令人有说不出的悲哀。  相似文献   

9.
《经理人》2005,(9)
“目标应当有难度,”在费城拉萨尔大学教授人力资源管理的詹姆斯·史密瑟 (James Smither)说,“但是不能难得让员工觉得无法实现,因而将其放弃。”员工 必须相信自己在努力之下,能够实现目标——史密瑟将这种人格特性称为“自我胜任 感”。他说,当自我胜任感高涨时,人们会设定较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当遭遇挫折时, 他们还会坚持不懈,而面对负面反馈,他们的反应是更加努力,而不是退缩防御。 史密瑟称,经理人可通过下列方式提升员工的“自我胜任感”: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6,(12):39-39
特蕾莎修女经常会给人们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和忠告。有一次,一群美国人来到加尔各答拜访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在访问的过程中,他们请她就如何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提一些建议。“对你的妻子微笑,”她对他们说,“对你的丈夫微笑。”听了特蕾莎修女的回答,这群美国人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一直困扰着他们的难题,竟会被他们眼前的这位一直独身的修女用两句话就化解了。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中有一个人忍不住问道:“特蕾莎修女,请问您结婚了吗?”“哦,是的。”她答道。闻听此言,在场的美国人顿时大…  相似文献   

11.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也是他们自己,亲手毁灭他们自己曾经缔造的奇迹,制造了一幕又一幕企业悲剧!企业经营的宗旨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人们在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总是对企业做出“永久存续”的假设,然而许多企业随着岁月的流逝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相似文献   

12.
<正>西太基地其实很脆弱基地防御?以前的美国空军几乎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他们看法发生了变化——空军的专家们认为,西太平洋地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变。随着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军事科技的发展和一系列新型武器的应用,美国空军感觉到不安。他们认为:自己部  相似文献   

13.
郑虹 《领导广角》2000,(12):4-7
我来到中国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人对变革的态度。中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人们已经很适应这种变化,他们知道如何发展,并且对自己的未来把握得很好。喀麦隆经济和财政预算国务部部长级代表梅兰吉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不知所终     
何怀宏 《领导文萃》2005,(2):162-164
小时候读到一些隐士侠客的故事,最后的结尾常说到“飘然远引,不知所终”。这些人肯定还是照旧有自己的生活和结局,只是原来知道他们的人不再知道他们的消息了,后来的历史学 家 们 也 找 不 到 他们了,他们有意使自己脱离了别人的视线。而当年,他们显然还是因某种行迹而引起过或将要引 起人们的广泛注 意,因为普通老百姓并不会这样写。无论如何,一个 度少年的心灵会感到这是多么的潇洒:风尘救难而功成不居,学富五车而纹丝不露,最后只见一人一剑一蓑一笠在潇潇细雨中远去。 这些故事中最著名、也最令人神往的当然是老子,据说他骑着青牛…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副教授查尔斯·卡费尔德对1500名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物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他发现,这些人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并不是他们天生的,而是谁都可以学到的。一、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这位教授的调查表明,工作上取得了优秀成绩的人,所从事的大都是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干自己喜爱的工作,即使薪金不高,但能得到一种内在的满足,生活上会更愉快,事业上也会更成功。当然最终他们常常是名利双收。二、不求尽善尽美,有成果即可。许多雄心勃勃、勤奋工作的人都力求使自己的工作尽善尽美,结果工作成果少得可怜。卡费尔德说:"工作成绩优秀者不把自己的过失看成是失败,相反,他们从错误中总结教训,于是下一次就能干得更好。"三、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知道自身能力的限度,然而,我们所"知道"的大部分东西,其实并不是完全知道,而只是感到而已。由于人们很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限度究竟在哪里,以致于许多人老是把自己的个人能力估计得低于实际水平。卡费尔德指出:"对自己起限制作用的感觉是做出高水平工作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6.
军事     
《领导文萃》2010,(6):11-11
中国的导弹防御试验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和政策有一个默认前提,即只有美国拥有战略导弹防御,而其他国家基本上不具备。虽然俄罗斯和中国一再表达不满,认为美国不受约束的战略导弹防御会削弱他们的核威慑力,  相似文献   

17.
采英拾贝     
《领导文萃》2011,(3):34-34
对未来乐观,包容人们的愤怒,包括他们对你的失望。只是请别让他们的愤怒左右了自己的判断。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给现任总统奥巴马的忠告  相似文献   

18.
寓意深刻的比喻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使人变得聪明睿智。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以书为伴,将书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他们酷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名人们对书的比喻给人以极大的启迪,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读书。  相似文献   

19.
寓意深刻的比喻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使人变得聪明睿智。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以书为伴,将书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他们酷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名人们对书的比喻给人以极大的启迪,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读书。  相似文献   

20.
庄强 《决策》2014,(9):82-83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那么多大老板都没啥文化?要知道他们没有的,只是学历,但并不缺"学习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愿意,也敢于找比自己强的人来帮助自己,而且他们还敢于授权。他们用自己的无能,刺激了团队的有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