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盘活存量土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针对农村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导致土地大量闲置、浪费的社会、政策、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提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是其集约利用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与集约利用问题是这几年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为背景,研究了在新形势下村镇建设规划和集约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最后提供这方面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东流港,分析了新形势下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与集约用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立足十堰市建设用地现状,建立建设用地集约指标体系对十堰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计算,得出十堰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十堰市土地集约利用作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把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既希望藉此表达我们对大地母亲的殷殷情怀,也希望进一步唤醒我们的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备加珍惜土地,备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6.
上街区是一个工业区,是郑州市的工业卫星城。亚洲最大的氧化铝基地——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坐落于此,其氧化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素以铝都著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街区工业经济发展迅速,以阀门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已成规模,成为中国的阀门之乡。全区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83%。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用地需求,全区每年工业用地需求量都在200公顷以上,土地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瓶 相似文献
7.
8.
我国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的今天,针对土地利用中土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建设用地粗放,土地利用率低,后备资源少,土地开发空间不足,耕地数量每年逐渐减少等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重要性。并通过规划、计划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使每个人都意识到要节约集约用地,达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今年6月,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各地通过资源管理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14.
土地是大连全域城市化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构成要素,是实现全域城市化的基本保障。大连市人多地少,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通过对大连市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现状分析,提出了大连市全域城市化进程中节约集约用地对策:统筹土地利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坚持多措并举,保障土地利用需求;严格土地使用标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全程监控,健全土地利用监管;发挥市场机制,创新管理制度;加强考核,完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面对“资源硬约束和发展硬道理”的双重压力,应城市把节约集约用地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探索建立了行政主导节地、联动推进集约、加压倒逼支撑的用地新机制,走出了一条立足存量抓挖潜、节约集约促发展的新路子,提高了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大开发、大发展的背景之下,根据市委、市政府"在袍江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试点"的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使开发区土地多起来、高起来、活起来、规范起来"四个起来"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积极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新途径,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崇阳县地处鄂南山区,总人口48万,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山区县。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中,我县根据“三化”同步快速发展,用地日益趋紧的实际,及时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盘活存量,内涵挖潜,探索具有崇阳特色的“集约用地超市”,破解了“烈保”难题,走出了一条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发展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的“多赢”之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与此同时,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闲置以及废弃等现象严重,节约集约用地程度还很不够,基层合法合规用地意识淡薄,随意承诺用地现象严重。国土资源部提出要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完善土地调控政策和机制,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促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松滋市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创新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政府领导、国土牵头、部门联动、公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努力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做大增量,以有限土地资源支撑松滋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