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禅宗自唐代以来,其追求淳朴自然、寂静含蓄的思想渗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国家间的学术交流使越南、朝鲜、日本也深受其影响,在文学、艺术等多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精神追求,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审美体系。从国画、园林和平面设计3个方面浅谈禅宗意味的体现,希望探索出一条禅宗思想更广泛地应用于现代视觉艺术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禅宗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征的佛教宗派,这已成为学界的定论和共识.然而,学界的禅宗研究一直来都将焦点集中于禅宗具有哪些中国文化特征,而忽略了或不够重视这些中国文化特征到底是如何进入禅宗的,毕竟谁都知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本文探讨了中国文化进入禅宗的通道,弥补了相应研究的空白.笔者认为,具有强烈的文化传承责任感的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是中国文化进入禅宗的通道,或者说士大夫知识分子是禅宗携带上中国文化特征的中介.  相似文献   

3.
越南是中国大陆游客的主要出境旅游目的地之一,高速增长的赴越旅游客流,为原本就备受关注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管理体制带来了新的考验.作为市场干预的主体,政府规制对这一市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大陆居民赴越南旅游市场的发展进程中,政府规制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市场整顿得以实现,但相关规制仍有待优化.加强对市场干预主体的监管、完善立法以及密切与目的地政府合作,是规范大陆赴越南旅游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10世纪中叶之前,越南曾经是中国的郡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儒家学说在越南得以广泛传播,对越南的意识形态、学术思想、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民俗信仰等诸多方面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儒家学说在越南经过损益、整合和重构,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成为越南国家性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越南国家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所属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越河,在越南《亚太经济》杂志1996年第1期上发表题为《中国17年来的改革与开放》一文,向越南学术界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17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全文分6个部分:1.高速增长与雄厚的经济潜力;2.经济、科学、技术各领域的高速协调发展;3.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4.人民生活得以提高;5.存在的困难;6.中国改革与开放的展望。本文仅摘译第5和第6部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宗密通过评判禅宗各派、和会佛教与禅宗、会通佛道儒三家,建立了其和而不同的佛教判教思想体系.宗密在中国佛教史上首先系统地对中国化佛教--禅宗进行判教,论述佛道儒三教合一,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禅文化在中国经历了禅学与禅宗两个发展阶段:道安在湖北襄阳注疏禅籍,深刻影响了早期禅学的发展方向,慧远把念佛与禅修结合开启了印度禅学中国化的序幕;道信与弘忍在黄梅开创的“东山法门”,是禅宗创立的标志.自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其宗门渊源及领袖皆出自“东山法门”.如今以四祖寺、五祖寺为核心的黄冈地区佛教丛林,以弘扬“人间佛教”、实践“生活禅”理念为己任,继承发挥地域文化传统优势,形成鄂东禅宗文化圈.湖北不愧为中国禅文化的策源地、禅宗的发祥地、禅学领袖及禅宗祖师的摇篮.  相似文献   

8.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印刷业得到较大发展,其中的原因除了印刷技术本身的进步外,还与当时江南的造纸业的发展进步有密切关系;分析比较当时北方造纸与江南造纸的发展差异,证明了正是因为北宋初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江南造纸业的发达,才最终成就了北宋开宝<大藏经>得以在四川地区雕印.  相似文献   

9.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过本土的儒、道、释三家重大思想精髓的融合,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禅宗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融入的禅宗美学思想,用简代繁、用宁静代替喧嚣、用自然代替造作,是禅宗美学赋予设计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作为一种出世宗教,一方面因为填补了中国文化之缺而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但是,另一方面,又与带有强烈入世色彩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巨大冲突,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调整改进,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禅宗主张人人皆有佛性、见性成佛;摆脱烦琐推理、主张直觉顿悟;提倡无念为宗、平常心是道,这与中国文化主干儒家提出的人性善、人人皆可、成尧舜;与中国人偏爱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与入世与出世相统一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近乎一致。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强大的同化力。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中国小说大规模传播到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直接促进了东亚地区汉文小说创作的全面兴盛.中国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东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旺盛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汉语学习尤其是汉语口语学习便成为明清通俗小说得以在东亚各国广泛流传的重要契机.对中国体制的模仿及文化崇拜,给中国小说在东亚的广泛传播带来了机会,也为东亚汉文小说的创作和发展创造了契机.正是在吸收和改编中国小说的过程中,朝鲜、日本及越南的汉文小说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本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禅宗兴起之后,禅学与诗学相互渗透而走向一体化,诗歌由于禅宗而多了一些哲理的情趣和禅悟的启迪,禅宗由于诗歌也多了一些情感的韵味和审美的情怀.月意象在诗禅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营造出了一种新的禅境与诗境.禅宗可以借月喻指禅宗的佛性、佛身和圆通之境,月意象在禅诗中可以借助佛理玄机的诗意表达增强诗的审美意蕴,禅宗思想的美学精神深化了咏月诗的情感内涵.月意象在诗境与禅境的相互交融中达到了物我同一的审美观照,为中国古典文化增添了新的神韵.  相似文献   

13.
越南学即越南研究,它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知识层面的广泛性、与其它学科的关联性和超越国界的世界性.中国的越南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古代没有越南学概念,越南研究的事实却是存在的,其史料价值不可否认.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越南学研究范围扩大,队伍有所充实,诸多老中青学者赓续光大优良传统,注意引进新观念新方法,使中国越南学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禅宗是中国佛教教派中的重要宗派之一,是中国化的佛教。安庆是禅宗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个据点,有众多的禅宗文化遗存。通过分析禅宗文化的特点、安庆地区的禅宗文化流传情况,并在安庆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庆禅宗旅游开发新的开发模式,即区别于已有宗教旅游路线,走综合旅游开发之路,整合安庆各县的禅宗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在禅宗特点景观设计、禅修式旅游产品开发及禅宗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深度、长期可持续的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园林受到禅宗及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哲学基础上与极简主义园林相契合。通过对宋代文人园林、现存皇家园林及江南私家园林庭院植物景观的分析,并与现代极简主义园林植物的应用形式进行对比,提出了古典园林庭院的植物景观设计中所蕴含的极简主义思想,为极简主义园林设计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世界大同主义和多元文化潮流的涌现,使得国内学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垮掉派之父"———美国后现代派诗人肯尼斯.雷克思罗斯及其多姿多彩的诗歌。雷克思罗斯丰富的个人经历和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背景使他转向东方禅宗去寻求解脱。他与禅宗文化的不解因缘,促使他在其瑰丽的诗歌当中多次呈现了悠远而空灵的禅宗意境。体味到孤独、寂寞的雷克思罗斯,在禅境中得以顿悟,从而对生命的律动和灿然有着自己独到的体悟。  相似文献   

17.
活动于明末清初的西南禅派聚云派是被遗忘近三百年的巴蜀五大禅宗派系之一.聚云禅派遥嗣大慧宗杲,在忠州、夔州、两湖等地区弘扬聚云禅法,传承四世后在三山灯来和别庵性统的带领下将弘法区域转移至江南.在江南聚云禅派发展兴盛,但在发源地忠州的影响力却日趋下降.  相似文献   

18.
禅宗讲求"不立文字,不落言筌",它经常拈提中国人常见的事物———牛来阐明事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反映了中国禅宗祖师应机说法的大智慧。禅宗中的以牛说法,散见于禅宗公案、禅宗偈颂和小说中。它不仅表现在许多禅师常以泥牛、牯牛、老母牛、铁牛等喻人或自喻,禅宗中有些禅师想做水牯牛,把心外觅法比作骑牛觅牛,把本来面目比作露地白牛,把心性的修证比作牧牛,以牛喻佛法大意的不可言说及描述形而上的道体,还涉及禅宗教义、禅宗的教育法和禅宗无情说法的思想。本文对禅宗以牛说法出现的原因、表现、对禅宗的影响以及研读这些案例时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理大师顾毓琇学贯中西,贯通古今,深谙中西文化精髓,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了不懈探索.他强调中国文化的发展须从根做起,在文化交流中立足,在文化交流后创造.以这种文化观为统领,顾毓琇倡言文化复兴端赖科学,工程是文化的使者,通过教育传递、创造文化.顾毓琇的中国价值在其文化观统摄下熠熠生辉,在其江南情结中得以升华.在追求“中国梦”的当今时代,重温这份珍贵遗产,对中国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禅宗,中国佛教六大宗派之一,中唐以后逐渐超越其它宗派,成为佛教主流。通过与中国本土儒、道两家的不断融合逐渐渗入文化、艺术体系之中,影响着中国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支柱之一。禅宗所体现出的美学思想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禅宗美学思想的性质,通过对文人书法形式、风格的梳理,可以理出禅宗与书法本质上的深层次联系以及艺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禅宗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