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推公选作为对传统的领导干部委任制的一个新突破,是近年来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干部选拔方式.各地经过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公推公选的范围不断扩大,做法也已基本成型.今后,必须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其制度层面的构建与完善,把公推公选工作纳入整个干部任用体制中去,规范运作,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王元慧 《领导科学》2005,(11):30-31
2005年2月初,因为政府机构改革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调整,江苏省宿迁市市直机关共有民政局、建设局等8个部门的一把手空缺。市委决定空缺岗位人选全部采用公推公选的办法产生,整个工作已于3月底圆满结束。这是我市在更高层次上实行公推公选制度的一次成功探索,也是我市首次通过民主公开的方式选拔市直部门一把手。社会各界普遍反映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市直部门一把手,有利于高层次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营造了注重能力、鼓励竞争、开拓奋进的浓厚氛围。一、公推公选市直部门一把手的主要动因一是为了对…  相似文献   

3.
实现公推公选领导干部制度化规范化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推公选是在公开选拔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将公开推荐与公开选拔有机结合起来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自四川省在全国首开先河之后,近年来,包括泰州在内的江苏省一些地方,也进行了公推公选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一选人用人方式,体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符合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具有鲜明特点和积极意义.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公推公选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董杰 《办公室业务》2012,(12):38-39
公推公选领导干部,是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的改革举措.近年来,监狱机关深入贯彻中央要求,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公推公选、后备干部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方式来选人用人,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领导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为监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一段时期以来,各地按照中央精神的要求,坚定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不断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为党的执政能力的增强奠定了人才基础。亮点一:“公推公选”、“民推竞选”等选人模式在实践中不断突破公推公选是公开推荐、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干部任用制度,它采取个人自荐、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考核、考试、面试、演讲、答辩等程序,公开选拔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候选人预备人选,再依法举行选举或任命。公推公选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体现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突破公推公选领导干部职位层次的路子,拓宽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人选的选拔视野,四川省宜宾市于近期成功地公推公选了一名县长人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主要做法是: 一、紧紧把握公推公选县长人选的职位特点,做到了程序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7.
今年4月中下旬,江西省委一次性拿出9个正厅级职位,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公推公选。对省管正厅职位进行公推公选,江西是后来居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推公选向高层、要职推进之势,也表明其巨大的民主价值和良好的实践效果,已经为地方领导和社会大众所认同。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08,(14):20-21
南京市首创政府组成人员全部公推公选"公选"是近年在党政干部选拔上的一大亮点,各地探索出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公推差选"、"差额直选"等多种形式。其中南京市从1995年首次进行公开选拔,到2003年首次公选区长,再到公选部分市级领导干部,选拔的职位范围不断拓展,职务层次不断提高。今年2月,南  相似文献   

9.
盛若蔚 《领导文萃》2008,(15):93-97
近年来,四川、江苏、云南、重庆、吉林等地在官员选任上进行了“公推公选”、“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改革试点。2008年初春的中国,人们从更具竞争的选拔方式、更大规模的选拔数量、更加重要的选拔岗位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官员选任中的民主气息随之更浓。  相似文献   

10.
南京:直播公推公选开先河不断推进干部选拔制度改革,南京市十几年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从1995年首次进行公开选拔,到2003年首次公选区长,再到公选部分市级领导干部,选拔的职位范围不断拓展,职务层次不断提高。2008年2月,南京市公推公选多个市政府部门的"一把手"岗位,又创下了周内第一。更受强烈关注的是,此次公开竞选演讲答辩过程首次采用了电视直播,官员候选人上电视公  相似文献   

11.
祁彪 《领导科学》2004,(9):26-27
选好干部,用好干部,关键靠制度、靠机制。阜宁县积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形成了以“公推公选制、任期目标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开放的用人新机制,给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公推公选制:依靠人民群众选人,选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完全一致性,决定了干部人事工作中“党管干部”原则与“人民当家作主”原则的高度统一性。这就要求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民主,更加注重实绩,将群众公认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尺度。公推公选把党管干部原则、民主选择机制和公平竞争方法有机结合起…  相似文献   

12.
李民 《决策探索》2008,(21):44-45
最近几年媒体上关于干部选拔的新闻不少,比如说南京"公推公选"47个部门的一把手,电视直播市属领导干部竞选现场等等.这些都是让人非常兴奋的消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稳步前行中不断提升自己在全球的地位.但能否巩固以往的成果并不断获得新的进取,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取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公推公选是公开推荐与公开选拔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它扩大了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有效防止和克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但在实践中如何完善和改进公推公选工作,使其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索的问题。不要过于依赖推荐票数。民主推荐对参选干部来说是一个关键环节,因为推荐票数的多少决定着其能否进入下一轮的角逐。但在民意表达缺乏充分引导和监督的情况下,时常发生的民意表达失真,导致部分干部“高票低能”的现象却不容忽视。有的副职领导干部参加其管辖地正职职位公…  相似文献   

14.
郝淼 《决策探索》2011,(13):71-71
公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受到各方面肯定。在有的地方,组织部门精心谋划,各级干部踊跃参加,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然而,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有人形象地说,有这么一些“空中飞人”,似乎只要“赶到一个地儿,做上一道题儿,讲上一段词儿”,就可以“考而优则仕”。  相似文献   

15.
<正>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贯穿改革发展全程的一项艰巨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省市都逐步开展了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以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公推公选为代表的干部选任工作,体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调动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已成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在探索和实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施的税费改革特别是“一免三补”等政策,为我国的农村改革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广大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同时,乡村两级组织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震荡。面对新形势,乡村两级干部如何作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丘北县双龙营镇,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是丘北县第一大镇,过去每年收取的各种税费中仅农业税一项就达150多万元。免征农业税使全镇传统的“抓手”消失,也使我们乡村干部从收款催税中解脱出来。税费改革前,我们乡村干部进村没人理,狗咬没人撵;税费改革后,进村有向导,人人都说改革好。这种从“取”…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干部"公推公选"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于四川最早施行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演进,现已成为我国干部选拔方式中的主体模式和我们党民主执  相似文献   

18.
宿迁市作为江苏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市已声名远播。市委、市政府曾相继推出过任前公示、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做法。去年7月,宿迁市委、市政府又实施了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如果说以前的改革是解决干部的“入口”问题,而这次推行的“勤政廉政公示”制度,则是解决干部的“出口”途径,对领导干部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凡在勤廉方面不合格者将被坚决淘汰出局。勤廉公示的实质是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合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项制度实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有人称之为“廉政风暴”。  相似文献   

19.
意外     
正单位管后勤的领导接连倒了两任,一个滥用权力,犯了经济罪;另一个乱搞男女关系,作风败坏。为此,单位主要领导也受到"用人失察"的处分。新领导走马上任,准备公选一名后勤领导。得知消息,老婆非逼我报名不可。她说,论资历、论能力,你不比别人差,这次无论如何都要争取一下。我笑着说,虽说是公推公选,但  相似文献   

20.
从本质上来说,"公推公选"在更多意义上是推动了管理民主的发展,是走向行政内部民主或者说党内民主的步骤之一,而与政治民主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