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体物理学家预言 :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叫“质子星”的神秘天体。这种天体的密度之大 ,大大超出了地球人的想象力 :其比重要用一长串天文数字来表示 ,如火柴盒大的一块 ,其重量将超过整座喜马拉雅山。宇宙中的星体遇上它 ,便会受到一股神秘而无形的引力的吸附而无声的坠落。这就是天体物理学所说的“黑洞现象”。我们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也发现了这种“黑洞现象” ,那就是遍及每个家庭 ,并席卷整个社会的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的狂潮。教育———包括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 ,在这股驱赶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疯狂的社会思潮面前 ,仿…  相似文献   

2.
革命导师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自然辩证法》)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的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中,为了探索自然界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找出它的规律性,以便掌握生产季节,搞好农牧业生产,一直注意对天象进行观测,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知识,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天文学。历法则是天文学的实际应用。我国各民族人民保存着极为丰富多彩的天文历法资料,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福乐智慧》中天文学观点的民族文化根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古代维吾尔人关于万物由土水火气四素构成的观念以及对“腾格里(天)”的信仰。古代维吾尔人在观察天体气象的基础上,形成了“地中心说”的宇宙观,制定了“尤勒杜孜历法”和“穆切里历法”。民间流传的有关天体天象的大量农谚和传说,就是这种朴素自然观的反映。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阐述的天文学观点正是维吾尔民族文化中这种朴素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可归结为三点:1. 七曜;2.黄道十二宫;3.四素说。  相似文献   

4.
张载作为北宋时期重要的哲学家是人所公认的,但其对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学界尚讨论较少。张载对天体宇宙结构以及天体演化理论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宣夜浑天合一说”的创造性阐释与发挥上。  相似文献   

5.
目前流行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十分单调、陈旧,远远不能适应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需要。基如此,本文拟就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及其改革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关于科学认识系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要取得科学认识,必须具备四项要素,即: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科学手段和信息贮存。从目前图书馆学的研究及其状态来说,“认识主体”(图书馆学研究者)、“认识客体”(科学对象)和“信息贮存”(研究资料的积累与活化)这三个要素都已基本具备,所欠只是“科学手段”这一条。科学手段包含了科学工具和运用工具的活动方式(科学方法)两方面。人们正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方法,作用于特定的科学对象,使其处于研究主体和客体之间,才能使作为观念形态而存在于头脑中的科学认识目的客观化,从而取得一定的科学实验效果。因此,科学手段是图书馆学研究中国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康德在1755年出版的《关于诸天体的一般发展史和一般理论》(中译本译为《宇宙发展史概论》)是自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问世以来的又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康德在摒弃牛顿的“第一次推动”即神的直接安排后,从关于物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的观点出发,根据牛顿力学定律和当时已获得的天文观测资料,在批判地吸收了同时代人的思想成果的基  相似文献   

7.
一康德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論”(1755)是他关于自然科学著作中一部最主要的著作。在这里面包含着著名的康德星云假說。这个假說就是天文学中康德一拉卜拉斯星云假說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十八世紀末叶和整个十九世紀的宇宙起源論的一般理論基础。康德在这部書出版以前,曾經从事潮汐摩擦問題的研究,并且發表了“地球在自轉中是否發生某些改变的考察”的論文。在这篇論文內,他已經公开提出天体的产生、形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惟.”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有鉴于此,长期以来,就很注意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在1964—72年写作《心理学简札》时,对此更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索.其中,批判了西方和苏联心理学界惯常采用的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三分法——把心理活动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项.明确地主张二分法——把心理活动分为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两方面.1979年心理研究所又印发了他写作的《唯物论心理学试拟提纲》.在本提纲的“总论”部分,他  相似文献   

9.
《物理小识》的天文学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明末清初科学典籍《物理小识》的天文学史价值,指出,该书具有丰富的天文学思想,在某些方面代表了当时中国天文学的发展水平。本文就该书关于宇宙结构的认识、恒星运动与否的猜测、以及对天体成分构成、运动模式等因素的解说进行探讨,得到了一些富有价值的新发现,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书刊简讯     
魏柏曼、海尼合编:《人格的概念》Concepts of Personality.fd.by J.M.Wepmanand R.W.Heine(Chicago:Aldine Pub.Co.1963.Pp.514.)据《美国社会学杂志》1964年9月号的介绍说,《人格的概念》一书试图研究人格领域中若干课题的现状。开头两篇文章是斯宾斯(J.T.Spence)写的“学习理论与人格”和伊列克生(C.Eriksen)写的“知觉与人格”。显然这两位作者都是认真地试图在材料中发现新的含义。这两篇文章都是属于“基本过程”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共有四篇文章。第二部分的“人格理论”共有七篇文章,并包括弗洛伊德、勒温(Lewin)、奧尔波特(Allport)、墨莱(Murray)、凱利(Kelly)、阿德勒和斯金纳这些理论家。雪林(J.Shlien)的有关现象学的一篇文章写得  相似文献   

11.
毛主席指出:“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古代天文学有着悠久的光辉历史。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很早以前就有相当系统的天文观测记录,许多发现和天象记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特别在历学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有研究的国家,贡献也最大。但是,我国古代历法发展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着斗争,每前进一步,都离  相似文献   

12.
据联合国文教组织出版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64年第2期报道,“国际经济协会”于1963年9月间在安讷西召开了教育经济学讨论会,参加者有各国经济学家、教育家和研究人力的专家。报道说,教育经济学事实上是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是一个未决问题,因为它沿着许多方向发展——如用成本测量教育、估计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教育计划、人力需要预测、加强教育的有效性等,至今仍然表明很  相似文献   

13.
奥苏伯尔(D.P.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在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1958)之后,他于1963年提出了认知结构同化论.强调言语讲授及接受学习.他认为言语讲授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发现学习”不一定就是有意义学习,而接受学习也不一定就是机械学习.联系到我国教学的实际,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言语讲授,而在于如何讲,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本《史学杂志》1965年5月号(第74编第5号)刊登了“1964年的历史学界——回顾和展望”专辑,其中包括“总说”、“日本史”、“东洋史”、“西洋史”等几个部分。现就“总说”的部分(东京大学教授山本达郎所写)摘译如下:1964年的国际历史学委员会理事会于四月在东京召开,以八个来日本的历史学家为中心举行了研究的集会。比这早一个月在新德里召开了第一次国际东方学者会议,后来在八、九月中在北京举行了科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所做的“考古学专题六讲”是对中国考古学科影响深远的系列讲座.张光直首先从考古学的属性与基本方法入手,详细梳理和辨析了“资料”(data)、“技术”(technique)、“方法”(method)和“理论”(theory)等关键概念,并由此深入探讨考古学研究的基本逻辑与方法.张光直进而把考古学理论与中国考古材料有机结合,探求中国古代研究的世界性问题,也即在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审视中国文明的独特价值,并最终获得了关于文明起源“连续性的”(世界性的)与“突破性的”(西方式的)两种模式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评论》1964年6月号评介说,本书是哈佛大学爱克斯坦教授主编的《现代经济学基础》丛书(九卷)之一,而这套丛书是打算用来满足基本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的。评介说,本书为学生和一般读者提供了有关经济发展领域一个内容丰富的导论。它包括下述六章:“经济发展的一般因素”(人口、资源、资本);“不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曾有过这样一个诗派——“自白派”。它在六十年代昙花一现,却“给人们留下光辉的、大胆的语言和绝望的思想活动”。主要待人有罗厄尔(1917~1977)、普莱斯(1932~1963)、贝里曼(1914~1972)、塞克斯顿(1928~1974)等。他们诗方超群,情感真挚,有自我表现的强烈冲动,他们独特的风格与传统诗歌的沉闷与保守主义背道而驰。这一诗派是继“垮掉派”以后美国诗坛又一股新风,“自白热”的带头羊,具有时代活跃的变革精神。而当时普遍存在的追求自我解放的新潮流精神,是与政治动乱(反战示威、学生运动、黑人暴动等)的跳荡脉搏息息相通的,因而又具有与之  相似文献   

18.
中医的“中”,本义即天文,从古典天文学来看,天文实指人的天体周行运动,即人随地球自转公转的连续运动,而此周行运动对人体具有唯一的、首要的、连续的、生成的、整体的作用,故古典中医建立在人的天行基础上,根源于日月运行定位的阴阳交替,故云“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为工”,故以“中”建立医学的生理、病理、药理等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科学哲学,就着重探讨“研究者对待自然界的方式方法问题”而言,早在古希腊时已经产生。在人类文化尚未分化的古代(古希腊至文艺复兴前),科学哲学担当着人类知识“圣母”的角色与功能。它不仅负责对科学知识的总结概括,还肩负着对科学未知的填空,成为包罗万象的神秘“母体”。虽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里斯多德就把哲学(“第一哲学”)和具体科学进行了区分,但事实上直到文艺复兴前,总的说来,具体科学并未真正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人类知识仍然混然一体,表现为“自然哲学”。这是科学哲学的第一个发展形态——古代科学哲学。这一时期,“研究者对待自然界的方式方法问题”已成为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对认识论探讨的重点在认识的来源与本质,尽管对认识过程与方法也有所涉及。与这一阶段整个哲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科学和年代学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指出:“所有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离开时间的存在是和离开空间的存在同样是最大的荒唐”(1956年人民出版社版,第52页)。因此,要探讨任何物质和物质过程,必须把时间和空间弄清楚。年代学便是研究和计算时间的一门学问。广义说来,任何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年代学,特别象天文学、地质学、人类学、考古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