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产业转移"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国家层面的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其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对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所进行的有益探索,是当前我国探索开辟产业转移新路径的工作重点,是我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  相似文献   

2.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体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安徽省深入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示范区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总体上还处于优化完善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创新重点领域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皖江示范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产业承接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并按照产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要求,提出皖江示范区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推进城市组团发展、圈域一体化发展、整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结构重塑指向,提出以此为指导,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进行产业创新。  相似文献   

4.
金融支持可以满足产业转移中的资金空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是产业转移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从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着手对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金融支持进行研究,阐述了示范区发展现状,揭示了现阶段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金融生态环境质量不高、金融创新缺乏等不足,并对这些不足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最后作者对优化示范区产业转移金融支持提出了健全金融体系、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几点思考和建议,以期能为皖江示范区产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对其研究可以为其他地区的产业承接提供借鉴。基于产业梯度理论,首先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立各市的优势产业,然后根据相对产业梯度系数,针对各市的重点建设产业给出建议。研究表明,皖江示范区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在化工、金属冶炼、电气机械、装备制造业、纺织等行业。由于产业承接的重复性要注意协调竞争,同时还要注意承接资源依赖型和高污染型行业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6.
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浪潮下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战略与对策国际研讨会于2010年12月18日在合肥召开,会议由安徽大学与安徽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科研院校学者以及留美经济学家和省内区域经济问题专家与  相似文献   

7.
产品创新是产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其发展要素已经转向于创新驱动.从特色角度解析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及其区域产业集群特征下的工业设计现状,总结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背景下工业设计协同创新的策略:产学研体系协同优化,人才培养的精准对接,高校设计成果的商业转化平台建设,以人为本的美好生活创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产业聚集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区位熵指数对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37个行业的聚集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产业聚集水平较低、产业聚集资源依赖性较强、产业聚集结构不合理以及中心城市产业竞争力不强。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市实际情况,提出皖江城市带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加大聚集程度较高产业承接力度、依托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提升核心城市产业竞争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避免恶性竞争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安徽皖江城市带是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规划区域,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皖江城市带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于2008—2013年皖江城市带科技创新原始数据,结合皖江城市带实际,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提升皖江城市带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对产业承接配套问题的日益凸显,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表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配套服务体系的发展对技术进步的依赖程度较大,而技术效率在不同阶段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与技术进步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接着对皖江城市带现代服务业进行Malmquist指数分析,发现现代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大。合肥、马鞍山、铜陵、芜湖的技术进步水平较高,皖江城市带其余城市的技术进步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以重庆市为例,采用中国2002-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计量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因素中税收竞争是影响产业转移的关键;投资环境因素中相对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水平对承接力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对技术差距有促进作用,相对开放度、工业产业集聚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影响则不显著,其中,相对技术差距的影响最大;市场潜力因素中相对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对于产业转移力度有消极的阻碍作用,相对总资产贡献率和产品销售率的影响则有限。鉴于此,提出重庆市提升产业转移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升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湘南地区已获批成为我国的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地区要发挥周边区域转移的示范效应,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是关键。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和湘南地区产业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经济梯度转移、我国经济发展内在要求、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等机遇,进而提出了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引进和培养专技人才、有序采取承接模式、建立统一管理组织、加快一体化的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提升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总量、基础平台、产业特征、投资方式、单项规模、开发区发展、政府行为等七个方面分析了武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区域分工向价值链分工的深化,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回顾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与规律的理论研究,对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趋势。主要不足有: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国内实证缺少耦合;针对国内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研究以及对产业承接地产业集群效应的政策研究都偏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在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只有将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纳入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对于现实的产业聚集现象的分析才有严密的逻辑基础和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工业设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原因及滨海新区制造企业工业设计需求状况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基于区域优势的工业设计教育特色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增加企业实践性环节及系统化设计训练,增加基于天津滨海新区需求的专题设计课,整合校企资源优势,建立以高校为主导的工业设计服务平台,发展工业设计专业特色方向,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依托于滨海,服务于滨海。  相似文献   

16.
思维和领导力作为事物发展的重要智力引擎,越来越在实践中显示出其威力。因纳入国家总体发展布局的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已不同于2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和10年前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所以在总结借鉴两地发展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发展思路。在新时期、新环境下进行的大规模建设,决定了对传统的思维和领导力必须进行更新和完善。新型的思维和领导力将在滨海新区建设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后批准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 2 0年的发展建设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本文在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试对开发区的战略定位、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时序发展演进轨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经济风险问题,主要研究产业梯度转移风险和经济增长风险。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经济风险,关键是产业承接地的经济风险问题。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西部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经济风险是产业升级风险、技术进步风险、劳动力失业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本情况,分析了湘南三市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合作优势与困难,并从推动湘南示范区优惠政策落地、推进湘南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加强示范区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小城镇建设是复杂、系统、长远的社会性工程 ,所以 ,应当对其中一些内在的并互为联系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这些问题主要有 :小城镇建设的根本性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承担小城镇建设的主体性组织和商业性组织 ,小城镇中的主导性产业与多样性产业问题 ,实现人口向小城镇聚集与适宜的政策 ,等等。对以上问题如能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并正确处理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就会有大的发展 ,城镇化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