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探讨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实体法问题,包括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条件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特殊适用问题;分析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程序法问题。  相似文献   

2.
"夫妻型"有限责任公司特点在于:公司的股东为夫妻二人,或者公司的主要控股股东就是夫妻双方.然而,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运用尚存在难点,公司法本身虽未否认夫妻设立公司的人格权限,但单纯对"主体单一"的强调,事实上却否认了夫妻型公司人格,有悖婚姻自由.故不可对夫妻设立公司作特别规制,夫妻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人格不可轻易否认.  相似文献   

3.
反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具有实践价值,但也存在理论缺陷,在适用过程中容易造成股东债权人和公司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困境。我国现有制度尚不足以摆脱此困境,应当从规范层面着手,构建完整的反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保护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对于前者,应当将适用范围限制于实质一人公司,避免损害无辜股东。对于后者,应当区分审判程序、执行程序和破产程序等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保护公司债权人。建议在《公司法》第20条加入第4款,明确反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范表述,并释明其行为主体范围、损害结果标准和利益平衡标准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4.
夫妻有限责任公司特点在于公司的股东为夫妻二人,或者公司的主要控股股东就是夫妻双方.对于夫妻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人格问题的争论根源于公司法人财产权与股权性质的认定,根据司法实践中流行的对夫妻有限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认态度,本文拟从这个根源问题出发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夫妻有限公司法人人格不宜简单被否认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法人人格的确认和法人人格的否认构成法人制度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当法人的出资人滥用法人人格从事各种不当行为,仅让其承担有限责任,则显然对债权人利益有失公平,也违背法人制度创设的根本目的.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确认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分析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理论、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为更好地适用这一制度提供法理支持.  相似文献   

6.
新《公司法》第20条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本文围绕新《公司法》关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规定,从法人人格否认的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两个方面展开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逆向法人人格否认指的是债务人滥用股东权利和公司独立法人地位,故意将财产无偿转移给公司法人,或者姐妹公司之间利益输送,以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权利时,可以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使公司在受让财产限度内对债权人承担债务的清偿责任。从我国理论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公司法》第二十条所确立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范围过窄,有必要引入逆向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传统的人格否认制度统一为整体,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在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概要阐述的基础上,系统论述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公司人格否认原则,并对各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中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近年来商法、经济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从而使得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不再停留于理论研讨阶段,而将正式规范公司运行,指导审判实践.尽管立法者已经给出了定论,但仍有必要对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进一步研究,以指导司法实践和完善公司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理论依据的分析,相关学说的归纳,以及这一制度在实际应用中的有关问题的分析,指出我国在相关立法、司法实践中对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规定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英美和大陆两大法系国家的公司法都认可公司人格否定理论,但没有将此种理论上升为制定法。我国将此理论上升为了制定法,但没有对此种理论使用的范围和条件做出明确说明。鉴于现状,借美、法两国对同一馒权事件不同处理方式的阐述,揭示“侵权之债”与“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异同,以及民事损害赔偿的内在机理,指出“刺破公司面纱”制度的不足和“基金”制度的局限性,论证“代位权”可以成为以公司为主体的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母子公司的大量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在论证母子公司出现的合理性基础上,指出母子公司的法人人格有被滥用的危险。为了有效地扼制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过度控制,保护中小股东,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揭示了揭开母子公司法人面纱的必要性,提出了从实质合并原则到深石原则的基本对策,最后探讨了视母公司股东性质之不同,决定是否二次揭开母公司面纱。  相似文献   

13.
国内许多学者认为资本不足是适用法人人格否定的典型情形。但是,因为相关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混乱的地方。资本不足情况下的法人人格否定制度应该审慎适用,因为当法院决定否定法人人格时,法院将债权人的期待利益置于有限责任保护下的股东利益之上。结合美国判例法分析,笔者认为资本不足不是适用该制度的决定性因素,必须还伴随着股东欺诈或者公司与股东的人格混同等违法行为才能适用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张法院在解释与适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时既要考虑中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特有公司现象,更要考虑到全球公司现象中的一般性,注重借鉴美国等市场经济国家在揭开公司面纱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认为,新《公司法》第20条中的“公司债权人”包括劳动者和国家税收债权人;其中的“股东”既包括一人公司中的唯一股东,也包括股东多元化公司中滥用权利的控制股东。否认公司人格既适用于上市公司,也适用于非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5.
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失灵与衡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司合同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公司合同链的不完备性及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特性,指出了传统的民法与普通法不能对公司债权人利益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论述和阐述了为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通过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特定情况下破除公司"面纱"可以缝合民法与普通法对公司债权人保护所造成的漏洞;并得出,借助于原则性规定及列举式的规制将会有效地梳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将会对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康拉德的《海隅逐客》以“爱伊莎的面纱”为象征和隐喻,提出了一种殖民地女性形象建构的新模式,这种模式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对殖民地女性进行了一种身体想象和话语建构,探讨了作为“面纱”象征的伊斯兰宗教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伊斯兰民族与西方民族的冲突和对立,以及这种二元对立在殖民地女性形象建构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保护债权人的公平受偿是破产法的一个基本理念。由于跨国公司破产问题的特殊性,破产中债权人的公平受偿面临许多特殊问题。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跨国公司债权人的公平受偿,我国破产立法对跨国公司债权人在国外优先受偿的问题可考虑借鉴美国破产法中的分配原则;同时对母公司作为破产子公司债权人时的从属求偿地位予以肯定;并在特定情况下适用"揭开公司面纱"理论确认母公司对破产子公司的债务责任。  相似文献   

18.
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法人制度的核心内容,它在公司投资者和公司债权人之间设下法律屏障,实现了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但是,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现象,使得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失衡,故必须有一种制度来对股东的行为加以规范,这就是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又称揭开公司面纱理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一项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措施,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革命、3D打印技术和"大数据"处理等新技术革命从技术层面引发了全球第六次并购浪潮,中国企业逐渐成为了全球并购市场的重要角色。企业能否通过并购交易取得良好的并购绩效进而做强、做大,关键在于企业决策层能否系统地分析自身的主观、客观因素进行理性的并购决策,如果决策的非理性成分增多,则会增加企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本文认为,个体决策行为中的"自大效应"、"禀赋效应"和"处置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董事会集体决策过程中,文章分析了董事会的结构对这种转化的影响。此外,通过分析多数决定原则的合理性,确定了董事会决策行为的六个变量,即并购主体的主动性、交易方式、产业相关性、溢价比、时间跨度、主体的并购决策经验,刻画企业并购决策行为,并通过这些变量来确定企业并购行为的特征,最后以三一重工并购德国工程机械巨头普茨迈斯特为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15号就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如何承担责任作出裁判指导,即由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对外承担连带责任。该裁判要旨折射的法理契合我国公司法学界通说。然该通说忽视关联公司背后滥用股东权利的控制股东,实践中易造成关联公司的控制股东利用关联公司谋取不当利益、逃避责任。故关联公司扩张适用公司人格否认时,除了揭开人格混同的关联公司的面纱外,还应进一步揭开关联公司背后滥用权利的控制股东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