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化产品的研发是新时期博物馆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潜在的市场需求、丰厚的文物资源使文化产品研发工作前景广阔。深入解读安徽厚重历史,利用安徽和安徽博物馆的特色文化符号研发文化产品,以文化为根、志在创新、打造精品战略是研发工作的指导理念。重视宣传和营销,扩大文化产品的推广,延伸博物馆和文物藏品的文化影响力,实现"把博物馆带回家"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贵州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对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即将地方生态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发展相结合,同时注入民间资本,由社区居民来管理社区文化,解释自己的文化并选择其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实现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这也是关于生态博物馆发展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3.
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浪潮迅猛,新博物馆学理论应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保护和发扬我国文化,产生新型态博物馆文创产品与服务之需。本文借助SWOT与4P方法分析著名博物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介绍其先进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为我国博物馆提供借鉴和启示。探讨应如何使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解放文化生产力,将文化资源融入到物质产品的生产中;优化国际交流,改善与民众的关系,不仅为民众带来不同以往的参观体验,更让民众愿意主动走进博物馆。通过多元化营销策略,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创新发展,提升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资源,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博物馆能成就以文化为号召力的观光经济,博物馆作为国家形象的延伸,也是国民创造力与生活品质的基础。如果说经济进步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那么文化与知识就是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赤峰博物馆自1987年创建以来,逐渐深入大众生活并创造出赤峰市目前文物展参观人数的最高纪录。近年来,赤峰博物馆建设了新的场馆,参观环境得到了改善,展览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新的管理及策展能力,博物馆文化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文化及教育活动的频繁举办,博物馆与市民生活的交融,不仅弘扬了地方文化,推动了文化旅游观光的发展,也创造了博物馆文化营销与城市生活融合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发展逐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催生了诸多博物馆文化新业态,如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业态、博物馆IP授权产业、博物馆沉浸体验业态、博物馆商业特展业态、"网红"博物馆经济、私人或行业博物馆业态的不断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博物馆文化业态的创新发展。在博物馆文化新业态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其中以空间结构、传播结构、参与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最为显著,呈现出一种"无边界、沉浸体验、公众关系扁平化、经济形式虚拟化"的产业发展特征,促进了博物馆相关文化业态结构优化升级。综合来看,博物馆文化新业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共同支撑将创新博物馆内容与形式,公共财政投入及PPP模式运用促使文博类相关产业开发或成投资新高地,博物馆政策及创新推动新生代逐渐成为文化消费主体,文旅融合形势下博物馆的产业组织跨界融合更加突出,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博物馆国际互鉴趋势愈发显著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博物馆文化资源丰富,博物馆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虽然与境外国家博物馆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有较大差距,但已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馆藏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质,在于产权交易,通过藏品的产权确认、物权处置、版权授权等交易流程呈现出来.博物馆藏品原件的物权归属和藏品版权的确认,使博物馆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可通过版权授权制度,为博物馆藏品的“保护与利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推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城市建设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环节。提高城市文化内涵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原则、特色性和国际性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城市文化建设的向度有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和生态文化。要注意新型工业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城市建设要文化化、人性化、数字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文旅融合是博物馆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在共同价值驱动下,通过互动关系建构实现的内容与形式的双向交融。受文化和旅游在博物馆长期脱嵌和博物馆文化与旅游属性强弱差异的影响,博物馆文旅融合存在着文化和旅游融合与互斥并蒂、博物馆与观众目标和实践迥异、观众参观体验心理和行为异质三重张力。结合博物馆的功能属性和文旅融合中的内在张力,文章从谋划文旅融合的顶层设计、推动文旅资源向文旅融合产品转化、做好文旅融合项目的阐释解读、丰富观众对文旅融合项目的参与体验等方面优化博物馆文旅融合的路径,以期破解文旅融合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对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地方乡镇建立起博物馆,对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整理,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现代乡镇博物馆理念。这种理念体现为乡镇博物馆与地方文化、社会、经济建设以及生活生产的紧密相融。野三关民族文化博物馆的设计及建成启示即反映出一种基于民族文化的乡镇博物馆传承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延和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的过程及趋势在博物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博物馆需要在做好文物修复保护的基础上,以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为核心,以公共文化服务为目的,应用最新科技,增强互动体验,提升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整体水平;要以观众文化休闲为契机,以文化科技创意为焦点,突出技术设计,开发创意产品,创新博物馆文化科技融合产出内容。伴随着文化科技融合在博物馆事业中的创新与实践,可以预见博物馆事业文化科技融合的宽度将会继续拓展,长度将会持续延伸,深度将会进一步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将会愈加广泛,将会出现多种新形态并存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论述了什么是民族文化资源,哪些是民族文化可开发资源,提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理由以及如何开发等问题。文化与经济是互动的,民族文化资源也能开发出产品, 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赖于民族文化的支持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寻找适当的开发契合点。保护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则是民族文化开发的根本原则和任务。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意愿,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优秀遗产和传统。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是提供知识并让更多的人获得知识的场所,它也逐渐成为一个地区或国家文明的象征。时代变化导致博物馆功能多样化,博物馆的本质与价值逐渐发生了改变,博物馆的非营利性质已经被广泛认同,但并不等同不可以营利。新博物馆学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开始重视博物馆机构同观众之间双向沟通与关系的改变。文化领域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带来了博物馆市场的繁荣,增加了博物馆的社会性与公共性,在保持其文化民族性的同时,博物馆的国际性日渐凸显。科学技术与新博物馆学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现代化。中国内地博物馆面对融入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的要求,需要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的博物馆文化工作应当如何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旅游产品的文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产品的文化构建是提高我国旅游产品质量与素质的必然要求,其现状与我国作为旅游文化资源大国的现实极不相称.我国旅游产业必需突破陈旧的开发模式,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同时,遵循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原则,构建出集大众化、多元化、精品化和绿色化为一体的旅游产品文化,突出中国旅游产品的多元文化优势.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文明时代,科学发展观不仅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生态平衡观念贯彻到社会文化领域。生态伦理原则向人文文化领域的推扩促进了文化生态审美标准的形成;文化竞争的优胜劣汰的丛林原则逐步过渡到文化生态审美的共生互补原则,产生了基于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平衡及文化系统间的相互制衡衍生的文化生态审美范畴系统,为多元化的人文世界的审美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差异与旅游资料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中西文化差异给旅游资料英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了达到有效地传递中国文化、吸引外国游客的目的,旅游资料的英译要遵循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运用增补、删减、类比、解释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有效跨文化传播力是文化软实力资源软实力化的重要保障。以博物馆为例,作为对外传播把关人之一的译者可以灵活运用解码策略,保证文化传播信道的明晰性、顺畅性和饱满性,以期实现文物文化对外传播的表现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编辑的文化视野与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的文化视野、社会角色、知识结构与精神产品密切相关。反映时代主流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更多地指向现实和未来;关注社会现实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对精神产品的取舍服从于社会现实,并着力体现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导向;导向性的文化视野决定了编辑在对精神产品的选择、加工活动中引导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编辑的社会角色有社会的规范性角色、学科权威角色和内化式角色,编辑对自己社会角色的认识过程决定了其对精神产品选择时的价值取向。编辑运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对精神产品的内容进行取舍和加工,同时又通过这一活动丰富、升华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步入消费社会阶段,作为社会文化典范样式的博物馆的价值功能正从传统的陈列展览、知识传承迈入到集体怀旧、文化认同,以及柔性治理及主导意识形态的强化等新的价值功能。从审美的层面来观照、剖析这些价值功能及其衍生的文化表征,对当下的文化构建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学质量文化是指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积淀而成的,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各种办学理念、价值观念、管理思想、群体意识、行为模式、制度规范、道德准则、教风学风和物质环境等的集合,依靠文化的力量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已是大势所趋。按照由内到外、由里及表的变化规律,将高校教学质量文化的结构分解为物质行为层、组织制度层和精神道德层三个层次,并对其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提出了教学质量文化建设的七大原则——人本化原则、全面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熏陶性原则和示范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多样性既表现为文化的民族性,也表现为文化的世界性,世界文化是由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组成的。文化殖民主义企图用单一的文化模式强行取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模式,违背了不同文化主体间平等交往的原则,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破坏。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利益,也是世界文化生态平衡的前提,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