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新历史主义的角度出发,从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两方面来看,《圣诞欢歌》揭示了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英国底层人民的贫困生活,揭露了资本家的残酷贪婪及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社会危害,并宣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引发了人们的深层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2.
宁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31-34
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角度,在对索尔·贝娄的长篇小说《洪堡的礼物》细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归纳出小说中狂欢化广场、脱冕加冕的狂欢节仪式和狂欢化大众等狂欢化喜剧手法。这些手法以其理想主义和喜剧的特性从不同角度反衬和折射出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异化、沉闷和混乱。 相似文献
3.
刘兮颖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
《洪堡的礼物》中诗人洪堡与剧作家西特林这两个人物显示出失败与成功的对照。西特林将洪堡的失败归结为他拒绝向这个社会妥协,因而将这种失败转化为一种道德上的胜利。西特林的受难历程同时也是他寻找救赎之路的过程。他通过追忆犯下的罪过以及随之而来的惩罚,不断进行忏悔,最后因洪堡的礼物而获得宽恕。小说不仅展示了西特林的救赎之路,洪堡也以自己的死亡获得了最终的救赎。 相似文献
4.
5.
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自出版之日起便备受评论者的关注。通过对该小说的国内期刊评论进行收集和整理,发现学者们对该小说的评论可以分为文本研究和文论研究两大类。学者们对该小说多角度的持续关注反映了该作品内涵的丰富和作家思想的深邃。 相似文献
6.
陈初云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89-91
通过文本细读和借助布思与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索尔·贝娄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叙事者西特林在叙事伦理上具有典型的不可靠叙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8.
王喆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7-91,125
小说《洪堡的礼物》在批判当代物质至上和精神堕落的同时,也对人生价值、友谊情感等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思考。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产品,索尔·贝娄的这一代表作成功地把一群追逐名利者典型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他笔下的主人公们,在焦虑中都能把精神的宝贵处囤积在各自的心中。这一扛鼎之作一方面让人们看到了文明现实的可怕,一方面又给人们指明了一条既与现实和解,又保持个人尊严的生活道路。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以一种带有当代文明的目光,完美再现了美国20世纪的生活图画。 相似文献
9.
1972年诗人约翰·贝利曼跳河自杀给了贝娄很大的震动。加上他英年早逝的朋友艾萨克·罗森菲尔德和德尔莫·施瓦茨,贝娄越发痛心地思考着美国是怎样对待她的诗人的。美国社会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对金钱物质权利的狂热追求,导致了人精神上的沉睡。与人智学家斯坦纳的相识更使贝娄坚定了创作《洪堡的礼物》时,提出灵魂不死的新观点,并通过“艺术家自我”和“世俗自我”的冲突继续他的寻找立足点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0.
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马丁·布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东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的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洪堡的礼物>体现了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的观点,是其哲学观的形象化表现.小说中主要人物洪堡的"我一它"人生观和西特林"我一你"人生观与其各自的命运都符合马丁·布伯对人性的看法.通过在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中融入相遇哲学的因素,作家贝娄表达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1.
王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历史性”问题通常被后现代文化思潮所遮蔽,也不为当代文化研究话语所重视.新历史主义提倡历史性的回归,关注文学文本的历史情境和传播过程,建构文学活动和活态历史的文化诗学.针对文化诗学视域中的“历史性”问题,通过考察“历史性”作为视域行动的阐释意识、作为阐释立场的研究价值,以及作为效果历史的理论空间,同时梳理文化诗学的阐释经验和观念误区,反思当下“历史性”话语的批评范式和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2.
魏李隼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3):59-62
文体是作者风格与内容的统一,也是特定社会现实的反映。本文借助文体研究的视角来剖析简·奥斯丁的经典著作《傲隧与偏见》中的几处翻译,借此说明从文体的角度解读文本,剖析其宏观历史性、微观文本结构属性及作者的主观倾向性,从而指导翻译实践,无疑能令译文更准确,更具有时代性。 相似文献
13.
曹曦颖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69-73
《洪堡的礼物》中的主人公洪堡运用攻击和施虐的方法来对付荒诞世界所造成的精神危机,因而陷入躁狂、死亡的境地,而另一位主人公西特林则通过自由联想与人格完善来释放压力,调和实利主义与精神追求间的矛盾,最终在荒诞的世界中幸存了下来。索尔.贝娄通过对作品中两位主人公的精神探索及结局进行刻画,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家及现代人类生存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历史主义者对以往的文本观进行清算,不满旧历史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形式主义的文本中心论、接受史的"视界融合"和解构主义的文本游戏观,而力图恢复文学的历史维度,建构新的文本观:历史的文本性、文本的历史性、互文流通性。值得注意的是,新历史主义的文本观难免存在局限,如陷入历史不可知论、迷恋历史碎片、忽视审美性。从中引发关于历史的真实与虚构、叙事的宏观与微观、文学的意识形态与审美等问题,值得人们反思。 相似文献
15.
《才鬼记》不是依傍前人的增辑产物,而是梅鼎祚别具手眼编纂的专题小说集。本文首先考证了两种题署的《才鬼记》一卷本为伪托之作,然后梳理、比照、探讨梅鼎祚《才鬼记》流传中各版本的关系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晓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96-98
翻译与解释存在渊源关系,解释学主张翻译即是解释。理解的历史性意味着翻译无法摆脱其历史局限性。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理解历史性的研究,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杜光慧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6(3):240-245
玛丽莲·罗宾逊的《基列家书》以家族史透视美国种族关系发展的历史,并以自身对种族歧视的抨击对现实进行重塑,实现了文本与历史的互动。“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是新历史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以此为基点:一方面,《基列家书》完成了对美国种族问题的隐晦书写,间接折射出黑人在历史和现实中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基列家书》寄托了罗宾逊对美国种族平等的期望,以此作为历史的一部分能动地参与历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杨友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90-92
在《索菲的选择》中,斯泰伦把历史的真实和小说的虚构并置,把历史、现实和未来融合在一起。斯泰伦在文学创作中对历史、历史和文学的关系的处置恰与新历史主义方式巧合。但就所搜集的资料来看,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这部作品进行过新历史主义式阅读。试图分析斯泰伦在这部小说中的新历史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