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11年被评定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一级学科,以该学科为主要依托,学校正在努力将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研究中心"建设为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该学科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8人,博士1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  相似文献   

2.
丁晓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带头人。研究专长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与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指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从理论层面上讲要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视角去研究;从实践层面上讲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四门课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去研究。其关键是要建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4.
安徽大学吴学琴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视域》是当前国内学术界从解释学视域出发系统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学术力作。该部著作呈现出了"系统的理论阐述与精当的思想评析"、"匠心的类型提炼与独到的观点剖析"、"鲜明的创新意识与特有的学术价值"、"严谨周密的论证与清新流畅的表达"等4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此,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基本原理、立场观点方法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三大理论成果,并加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建设;再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不但要组织编写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教材,而且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同时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岩,男,1964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教授。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14至15日,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大学举行。会议由安徽大学文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办,《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安徽大学出版社、安徽省古籍办协办。与会60多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安徽大学等大陆高校、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多维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多方面全面推进,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学术和学位平台. 第一,明晰意义.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价值意蕴.设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有利于凝聚学科人才,建设学科梯队,为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安徽大学企业管理学科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安徽省内第一个企业管理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基地,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重点学科。依托该学科,安徽大学于2005年获得工商管理(MBA)专业学位教育试办权。目前,该学科已成为安徽省培养企业管理应用型与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该学科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人,主要成员有周亚娜、章尚正、杜鹏程、钱士茹、李开、李晓玲、朱云鹃、王素玲、张洪、韩东林、杨棉之、吴成颂、李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法学是安徽大学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1981年、1985年和1987年,以周枬教授、王镕教授为主的导师组在全国较早地招收了3届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经济法学专业硕士点正式获批。2001年,该学科被评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B级)。  相似文献   

11.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历史贡献有三:一是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其哲学基础、理论来源及其内容构成、精神实质的整体性把握;二是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概念命题,明确了其发展史的研究目的,凸现其发展史的基本线索,初步划分其发展史的历史阶段;三是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主要特点.指出在理论品格上,“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教条,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活的行动指南”;在运作机制上,随着具体的社会政治形势改变,“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也就不能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在策略原则上,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学说所涵括的社会主义意识“灌输”到广大无产阶级中去才能真正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发展.这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将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列宁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2.
基本简历:王展飞,男,汉族,1929年5月生,四川泸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首席专家,云南省哲学学会会长,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带头人,全国高校百名“两课”优秀教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3.
《宿州学院学报》2014,(10):F0002-F0002
李加强,教授,1967年出生于安徽省宿州市,1990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1999—2001年结业于安徽大学安徽省高校教师“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并获硕士学位,2011—2012年赴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作高级访学,现任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安徽省外国语言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大事,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的大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提高教学实效,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站位,加强课程内容建设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关键在于强化质量,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党史国史的研究,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加强现实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绝不是各自的单打独斗,需要二者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真正做到“办好”和“建强”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李宏斌,男,1965年2月出生,陕西子长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西文化精神比较研究、文化哲学、中国社会思想史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是我们从事这一学科研究之前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研究目标与现实社会实践之间的融合性是确立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根本依据;深入展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学科合法性"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政治意义以及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9年6月20日-6月22日,受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的委托,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了高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第六次)学科论坛。  相似文献   

18.
围绕"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争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马克思是否赞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自然观上有无原则分歧;辩证法是否适用于自然界;"自然辩证法"应当具有怎样的学科定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新时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必须承继自然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自身定位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围绕"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争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马克思是否赞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自然观上有无原则分歧;辩证法是否适用于自然界;"自然辩证法"应当具有怎样的学科定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新时代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必须承继自然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求自身定位与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概念的多义性决定了意识形态文论研究的复调方法论。从结构上看,这种复调结构主要体现为认识性、实践性及其两者的复杂关系;从发展史的角度看,这种复调结构主要体现为从马克思经过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文论研究的范式变迁。在根本性质上,意识形态文论研究表现为一种总体性的方法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