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滥觞与萌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具雏形于五四时期,普遍流行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时期.是现当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直接源头.其内涵丰富,取向悬殊,局限性明显.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滥觞与萌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具雏形于五四时期,普遍流行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时期。是现当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直接源头。其内涵丰富,取向悬殊,局限性明显。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丛书》在国际视野的大背景中诠释近代中日外交关系的鲜明特点,客观评价了李鸿章的功过。明确"七二三"事件是甲午战争的真正开端,江桥抗战则是抗日战争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的胜利,雪洗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找到了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凝成了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汇聚了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代“中华民族”概念为思维基础的“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和有关话语,大约流行于20世纪30—40年代。它包括“危机即转机”、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为其内在依据和自信根源、坚持抗战并争取胜利为其前提和关键等多方面的内容。“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在抗战期间的流播,不仅反映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在危亡关头迫切需要自信的特定心态特征,还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整体的现代认同,并参与促成了党派利益和狭隘意识形态的现实超越,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广泛建立和发展的深沉的精神基础,其影响延至于今。  相似文献   

6.
论中华民族思想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的复兴,首先取决于民族思想的复兴,民族思想复兴的关键在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代中国,束缚民族思想的主要因素是封建思想。因此,中华民族思想的复兴必然是反封建的“五四”精神即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时代弘扬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基本前提和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完成拨乱反正历史使命,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邓小平创立的邓小平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8.
百年来先进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引向现代化的中国,走向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集中体现。中国大陆及台湾的现代化成就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组成部分。两岸在推进现代化中的经验都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贡献。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必将推动海峡两岸的统一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三农问题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江泽民同志说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全面、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中之重。应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尽快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要把农业科技作为科技的重中之重 ,近期内 ,应该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加快西部地区农业的发展 ,应该为农村、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 ,免费建立各级各类学校 ,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力度 ,西部地区农业职业中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大学应该完全实行免费教育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中国的发展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顺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社会主义改造,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后30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强盛,但是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如果说,正是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跻身世界大国行列,那么中国在今后的发展中解决一系列发展难题,也必然要靠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因此,认真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的核心在于参拜者的历史观。如何看待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帝国主义所推行的对外扩张和侵略邻国的不光彩历史,如何认识东京远东军事裁判的结论,乃是今日靖国神社问题的根源所在。对日本来说,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历史认识问题,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38年 11月至 194 0年 3月是中国军队参战次数、参战兵力和歼敌人数最多的时期之一 ,并且进行了四次攻势作战 ,扭转了被动局面 ,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因而这时期的抗战是积极的 ,而不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3.
战后初期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与美国的冷战战略以及反映该战略的外交政策休戚相关.朝鲜战争爆发前,中美关系尚未达致完全恶化的地步.鉴于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复兴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通过日中贸易关系来离间中苏关系的可能性,再加之日本政府和民间部门对中日贸易的强烈期待,美国政府对日本发展对华贸易关系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虽然它也把意识形态的因素强加于中日贸易关系之上,但还是允许中日双方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贸易往来.这使日本外贸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美国在日本的经济负担自然亦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东北地区进行局部抗战的开端,东北地区局部抗战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唤起民众的重要作用,是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浙南华侨与海外侨胞一样积极地投入了抗日救亡斗争。他们在侨居地组织爱国团体宣传抗日,积极募集抗战物资和资金,或与当地人民并肩作战,或奔赴祖国抗日前线英勇杀敌,给予了祖国抗战有力的精神和物质援助。  相似文献   

16.
后冷战时代中日关系转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后冷战时代,中日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中日关系处于关键的历史的过渡期和转型期,进入了一个摩擦与协调、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时代。影响中日关系曲折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日本政府谋求政治大国的强烈愿望与“联美抑华”的战略选择;日本对“东亚地位”动摇的担心而误读中国,进而放大“中国强大”的消极后果;日本强化美日同盟关系,进而加剧中日两国间认同对立等等,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地区形势,双方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寻求双赢的气度,努力寻找和扩大两国利益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的华侨与中国共产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的抗战爆发了。海外华侨也勇敢地投入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之中,在经济上、物资上和道义上支援中国共产党这一抗日武装力量, 甚至直接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蓝图的叙述性表达,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的目标。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守正创新、解决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不相匹配和将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大众化、分众化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核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主体、本质要求、发展机制等具体内容的生动诠释。探究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坚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前进方向,筑牢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彰显出丰富的时代价值,能让世界更为直观、立体、多方位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影响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的由来,指出历史问题是由日本右翼势力及一部分右派政治家挑起的;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为何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强调了日本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只有认真对待侵略历史,真正反省侵略战争,才能取信于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各国政府和人民,使自己立足于亚洲和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中日关系面临建交以来的严峻考验,而地缘政治和不断加深的双边经贸往来,迫切需要新思路来破解"政冷经热"的局面。"对日新思维"虽然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但没有给出具有说服力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应当根据日本国民对于历史的不同认识,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措施,加强信息沟通以摆脱目前中日互动的"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