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修建 《今日辽宁》2012,(2):26-29
千百次地我问自己。我的人生,我的爱,在哪里。答案总以热血的名义。我真心地告诉你,这就是我守候的惟一。来吧,朋友,让我唱起心中的歌谣。来吧。朋友。给你一片蓝天。放飞这世界的爱翼。把幸福给你。  相似文献   

2.
“我还不想回家,我喜欢这座城市的每一天,我喜欢这里川流不息的人流,喜欢这里天南地北的朋友,更喜欢每天在这里寻找希望。”这是我的小姨妈在广州写给我母亲的信。今年56岁的小姨妈并不是在那座美丽的城市旅游或休假,而是在广州市郊一间6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给我母亲写信  相似文献   

3.
掌握细节     
佚名 《东西南北》2008,(11):57-57
为自己爱的人开门,门外的人得到的是幸福,门里的人得到的,也是幸福。刚结婚那阵子,他们十分恩爱。每次他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她都会兴冲冲地跑去为他开门,然后给他送上一个热烈的吻。而  相似文献   

4.
闫薇 《东西南北》2010,(12):70-70
宣称绝不做广告的微博达人潘石屹,广告效果好极了。 “朋友送来一部三星3G的手机,说让我用一用,并在微博上介绍一下。我想这不就成广告了吗?……我的微博原则是绝不做广告。想把这部手机送给微博上的朋友,只有一部,如何送?送给谁?请大家出出主意(此事我交代给李楠办了)。”这是SOHO董事长潘石屹微博中的一条。  相似文献   

5.
佚名 《东西南北》2010,(4):36-36
有多放不下,就有多爱、多幸福。"你又来了!"中午,我站在学校大门口当交通导护,帮助一年级的小朋友放学。新勇的母亲,蹑手蹑脚提着一个便当在校门口。被我一喊,她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相似文献   

6.
清明,去扫墓的路上,人多得不得了。朋友小赵说过:只要是个有孝心与爱心的人,都会给故去的父母亲人买一块墓地,买了墓地,自然年年都会来扫墓。清明前后这几天,天天送朋友去扫墓,你是我送的第三位了。人太多,路上堵车。静寂笼罩着一切。几乎每一个墓碑前,都有鲜花。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多的墓碑前停留着,忙碌着,可是静寂仍然笼罩一切。整个山坡上,肃穆多于悲伤。清明,如果在乡下,还能看到更震撼的景象。那里的人不是为父母  相似文献   

7.
我有个朋友,职位并不很高,薪水也不太多,可是却比很多人过得快乐,或者说对生活的幸福感比别人强。一日,向她请教幸福秘诀,她告诉我:其实我以前也经常感觉不到幸福和快乐。后来,有件事启发了  相似文献   

8.
初吻     
第一次约会是美好的,小伙子将心爱的女孩送回家,黑夜给了他勇气,他想尝试一下他的初吻。在女孩家的门口,小伙子鼓足勇气,他用手斜倚在墙上,说:"亲爱的,我们做一个吻别吧。"女孩像受惊的小鸟:"你疯了?我父母会看见的。"  相似文献   

9.
问:你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你是怎样成为你现在这个样子的? 答:我生于1958年,在莫斯科长大,是一个单身母亲的女儿,母亲是药剂师。在童年,我们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他是立陶宛人,她是犹太人。象我一样,我母亲也是他们唯一的孩子。我们两代人都是独女。问:你父亲的情况怎么样? 答:我们从未与他生活过——我父母没有结婚。我父亲出生于加特契纳的一个德国贵族家庭。其父母在革命期间移居外国,作为一个贵族的儿子,他的生活很艰难。他组织音乐会,这在当时很普遍,但由于他的背  相似文献   

10.
有很多的年轻人会问我,说现在的社会不良现象都是凭父亲,有关系,看相貌等等。我就问他,凭父亲,起码还得有父亲,我八岁的时候,我父亲就去世了,我母亲一个人带大我们哥俩。我们在内蒙古偏远的地方长大,离苏联最近。我在北京没有一个亲戚,我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送过一回礼,我不也走到了今天吗?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个曾经很颓废,别人怎么劝告怎么开导也不管用的朋友,老是觉得生活处处跟他作对。几天前我俩在路上不期而遇。他简直换了一个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既诧异不已又着实替他高兴。朋友给我讲了他和一只小鸽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旧物的归宿     
以前母亲有个习惯,喜欢把我女儿穿过的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熨得平平整整,然后送给亲戚家更小的孩子。每当看到亲戚家孩子穿着孙女的衣服时,母亲总是特别欣慰,还喜欢讲讲这件衣服的历史。这些衣服,母亲最熟悉,她亲手打理过,说起来如数家珍:"这裙子是妞儿最喜欢的,是她爸送的生日礼物呢!"她的那种表情,就像是为离开自己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好归宿一样。我明白,母亲这样做,不光是因为她节俭,更是因为她对这些衣服有了感情,舍不得随便丢弃,总想让它们有个好归宿。  相似文献   

13.
“活着不是应该,需要你的选择,无聊但我不空虚,这是我个人的决定。我快乐,因为我没有主义;我快乐,因为我什么都放弃。”他唱着陈底里的《我快乐死了》,心越来越迷惘,什么是快乐?哪儿才有幸福?如果他像陈底里那样什么都放弃,能站在幸福的门前吗?他把疑问装进背包,决定寻找他的“幸福伊甸园”。  相似文献   

14.
记得吗?我的爱,我们相恋的那个冬天。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中,你穿一件红色大衣,留着短发、眉飞色舞地与朋友们争论着,似乎幸福、快乐。但当你静下来时,我却发现你眸子中那丝掩饰不住的忧伤。是什么,让青春年少的你不快呢?我由此走进你的双眸,想探索你的内心,可这一进去我就再也走不回我一个人的世界了。那年你17岁,但已师范毕业走上讲台近一年了。我绞尽脑汁找出种种借口.一次次厚颜地敲响你的门,你一次次礼貌地接待了我。你说:对我这比你大5岁的“哥”有种信任感。不久我读到你内心的忧伤,两年前你深爱的母亲.因为太辛苦倒在…  相似文献   

15.
杨澜 《东西南北》2008,(3):37-37
朋友从北京打来的长途,要阿珍参加她的"爱情小测试",阿珍爽快地答应了。朋友说:"我给你几样东西——房子、兔子、老虎,还有‘你’自己,你可以凭着直觉编一个故事。"阿珍想了想,说:"有一只老虎在追赶我,我吓得赶紧把兔子丢给老虎,然后自己跑到房子里面躲起来……"  相似文献   

16.
原声带     
《东西南北》2014,(24):6-6
不是我看重,当年邓老很看重。万里说,中国政府从来就没有封过一个“圣”,我是中国历史头一个。李白诗圣,李时珍药圣,都是后人给的。万里说:“我们百年以后没人送香火,你百年以后有人给你送香火。”其实,现在哪还有人送香火啊。——聂卫平谈“棋圣”名号 其实也不是他(周啸天)不行,是鲁迅文学奖不行,不是食客太挑剔,是你餐厅就没把菜做好。达到这种水平的人,中国多的是。  相似文献   

17.
女人味     
匆匆 《东西南北》2008,(8):25-25
有一种女人,给我们温暖的味道。从山东渤海湾的一个小岛调到北京时,我已经二十八九岁了,业似乎是立了,家却没有,别看我表面上满不在乎,心里头却在暗暗着急。女人嘛,谁不希望被迫求一下?那至少是对自信心的一种鼓励。深夜,躲在房间里揽镜自审:不是美女,但也绝不是困难户,问题出在哪里呢?一日同朋友夜谈,她说,你呀!不会示弱,太缺少女人味。  相似文献   

18.
我到西北去采访,在即将返程的那一天早晨,我坐在一个只有三平方米的楼梯间里,跟这个做饭的阿姨闲聊,她跟我讲起了她自己的故事。她在孩子年幼时,丈夫就去世了。在这个单亲家庭,她要给儿子母亲式的爱,又要给他父亲式的爱。  相似文献   

19.
吕麦 《东西南北》2009,(1):17-17
大舅不谙孝道。十多年来,我们一家赡养外婆。母亲三天两头,买.些水果、零食、鱼肉,或是做些馄饨、包子,送给外婆。可大多数,都“孝敬”了大舅。且外婆还把节省下的生活费,偷偷贴补给大舅。五月,七十多岁的外婆,摔碎了胯骨。直到三天后,母亲给外婆送鸡汤,发现奄奄一息的外婆躺在小屋里呻吟,而大舅却没事人一般。  相似文献   

20.
贺喜     
今年以来妻子随份子的事越来越多,起初她只是参加朋友的婚宴,但是到了后来不管哪位朋友的小狗小猫生了崽,也会向她发出贺喜之约。一天妻子对我说:“这样下去亏损太严重了,我得出个题目也让她们来给咱贺喜。”我说:“办婚宴咱们没得想,迁新居时机不成熟,想养个小狗小猫你又……”此时妻子一拍大腿说:“有了,你不是养着一条银龙鱼吗?就让它生崽好了。”我哈哈大笑说:“那可是条雄性鱼,怎么可能会生出小崽?”妻子说:“你认为她们能认出公母?你就等着瞧好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