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明娟 《唐都学刊》2010,26(4):88-90
具体分析西安城市发展趋向转移的历史过程,得出六种模式:1.新城区向旧城区的南部扩展,以秦咸阳后期的城市发展趋向以及汉长安城后期的城市发展为代表;2.新城区向旧城区的西南扩展,以汉武帝时期对汉长安的扩建为代表;3.新城区向旧城区东部发展、城市重心向东部转移,以西周镐京以及唐长安城的发展为代表;4.新城区向旧城区的北部缩移,唐末"新城"就属于这种城市缩移模式;5.新城区向旧城区北部和东部扩展,以明代西安城区的发展为代表;6.新城区向旧城区四面扩展。探讨西安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发展趋向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更好地为现代西安城市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字民 《唐都学刊》2011,27(1):110-115
受刘易斯·芒德福"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和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泛媒介观的灵感启发,把电影节视为一种具有巨大文化传播价值和强大产业经济功能的创意机制型媒介,并建设性地提出构建西安国际电影节的设想。然后从必要性和可能性方面对此设想进行论证,认为构建西安国际电影节不仅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而且对于西安乃至整个陕西文化产业的进一步振兴以及中国西部电影的再度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段宗社 《唐都学刊》2011,27(6):107-113
"西安学"从理论上说是一个学科集群。但中外城市学研究经验及成果表明,城市学主要是一种文学文化学,目标在于构建城市精神镜像。作为文学文化学的西安学应以城市的精神体验为主要方式构建城市镜像知识。其方法有直观体验城市和通过文学体验城市两种。本雅明对19世纪巴黎的研究及李欧梵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研究为文学体验提供了范例,西安学应以此为借鉴拓展其研究视界。  相似文献   

4.
杨松茂 《唐都学刊》2003,19(1):145-147
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是城市政府把城市作为最大的产品进行规划、建设和经营,以环境建设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环境经济发展模式是西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架构西安营建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统一思想认识,制定科学的城市规划,改善城市布局,高标准地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加强文化环境建设,探索和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应成为西安营建环境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的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关注文化建设和发展、关注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的提升更应当成为城市政府的理性自觉。在广州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建成“新岭南文化中心”成为广州当下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为此,应从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双重维度来审视并制定广州的文化发展策略,着眼于推进以岭南文化为底色与特质的城市文化新发展,来提升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6.
西安大遗址保护理念与城市文化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 0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 100余年。西安延绵不绝的灿烂历史,赋予了西安极为丰厚的文化积淀,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文化市场的培育、形成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西安当前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需求趋势,笔者认为要搞好现代西安文化市场管理和对广大文化消费者进行正确引导,必须综合运用思想的、法制的、政策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8.
城市发展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记忆.现代西安不仅是汉唐长安城的传承与延续,还留下了明清西安城发展的历史印记.在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明清时期西安城风貌是一个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城市遗址保护中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和善待历史的基本原则.史红帅所撰<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一书对明清西安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深入研究,不仅深化了西安城市历史地理研究薄弱时期的探讨,而且对当前古都西安城市遗址保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家文化形象不是真实作者展示出来的个人形象,也不是存在于作品之中的隐含作者的形象,它是由作家、读者、批评家共同建构的作家的公众形象.本文从批评的角度,论述了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及其机制.毫无疑问,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是以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为基础的,但批评家自我的融入和批评家所属文化的"社会集体想象",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作家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他者形象.要使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具有公正性,批评应走向开放的多元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马楠楠 《唐都学刊》2012,28(3):115-119
CEPA之后,港产合拍片中的内地人形象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类:时尚与现代的都市"新移民"以及传统伦理价值观的守护者。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两种形象都是对内地人的美化和天使化,究其原因在于回归后港人国族认同意识的日益增强以及香港电影对广大内地市场的依赖与迎合。合拍片中内地人形象的凸显对于促进两地演技人才交流以及加强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西安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与魂。西安文化地位,主要看其在中华文化的大版图上居于什么地位。京派文化反映中国主体政治文化的成熟大器,海派文化反映着近代兴盛的经济文化的老到与机智,珠江三角洲文化反映着现代新潮文化乍起乍落鲜活与无所顾忌:西安文化则无处不表露出悠久历史积淀和主流文化、正统文化的深沉厚实,以及对于这种深厚的远去的自豪。文化问题是一个民族得以强大的最根本问题,文化的强大不仅能够增加精神实力,还可以增加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2.
任云英 《唐都学刊》2010,26(4):83-87
目的:近代西安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由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发展的历史巨变,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转型过程为建国以后西安城市化进程奠定了基础,不同程度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方向,是今天城市建设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方法:通过历史文献、档案以及实地踏勘,采用交叉学科分析方法,研究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近代化表征及其成因;结果:揭示了近代西安城市中心模式、交通结构、工业发展及其布局特征、商业空间、绿化休憩空间、祠、寺空间以及居住分异等7个方面的演变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3.
李琳  赵江 《唐都学刊》2010,26(6):100-103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是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和条件。近年来,西安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显现出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人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挖掘、利用不足,特色不突出。对此,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政府投入和启动民间投资的方式,强化对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的策划和宣传,培育全民文化产业意识,打造独具西安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相似文献   

14.
闵建国 《社科纵横》2005,20(4):170-171
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塑造立足于文化民族化,现代化和文化的进步,对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道路、模式重新定位、定向,为民族的先进文化构建提供了价值目标、精神动力和价值观念,从而推动了现代社会文化创新和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促进西安旅游城市建设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琰  同勤学 《唐都学刊》2009,25(2):114-116
旅游是城市文明的“容器和展厅”,旅游的文化性、环境性,生态型的特点都和现在中国城市发展膨胀中矛盾解决的理念刚好吻合,旅游已经成为市长工程,是提升城市的抓手。西安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国内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西安旅游资源也面临着空间布局和开发程度的不平衡性,利用方式不当,整体吸引力不高的困惑,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本市旅游业的总收益。对此,应该以旅游资源的深度有效开发为核心,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城市为研究目标,从产业发展、营销策略等层面促进西安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三虎  刘军 《探求》2010,(1):4-10,26
以"创意广州"设想广州都市高端形象,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广东"首善之区"的意识形态要求,也是提高城市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践需要。这一定位解决了广州大都市形象的高端表达问题,它要求广州在技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总体设计,把科学发展观的高端要求转换为自身的创意城市实践。  相似文献   

17.
张丽敏  吴雪萍 《唐都学刊》2011,27(4):125-127
《史记》记载,黄帝当年曾在西安荆山成功地铸造了铜鼎。据此,可以设计西安黄帝铸鼎地景观区。此设计应以当代景观学最前沿学术推进为前提,包括要突出作为荆山之"神"的"鼎"的视觉形象,以"鼎楼"为景观构图中心;按照《史记》中的记载,设计建造陂水相聚的"鼎湖";根据《史记》"迎日推策"记载,在景区大面积使用太阳能。同时,继承发挥中国古代造景技巧,在"天人合一"中以友善的大自然为依托进行景观再发现和再完善,通过"天人合一"的造景引向伟大祖先的融入自然的坟墓,不断地聆听先贤的教诲而在尘世的诗意昂然中挺进未来。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北京奥运会作为全球性的媒介事件聚焦了全球的关注,因此成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良好契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变迁与文明演进的共时性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透过传播认知体育文化、认知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过程,具有跨文化传播和数字媒介传播等性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来源于该国的文化影响力。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对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塑造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晓如 《唐都学刊》2010,26(1):59-63
音乐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其与政治、道德、教化等融为一体,所以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作为世界文明古城,西安不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一个有着悠久音乐文明的城市,它不仅保存有丰富的文字资料,而且还存有丰富多样的地下考古实物,这些实物多角度地展示了西安音乐发展的活的历史。深入研究西安音乐文物,了解古代音乐文化生活,对今天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以及西安音乐史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建国 《唐都学刊》2014,(1):121-124
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位居中国八大古都之首,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不仅创造了周秦汉唐等璀璨闪耀、厚重深远的历史文明,而且留下了灿烂独特、远播世界的多彩文化。时至今日,关于西安及长安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经久不衰,如火如荼。近年"长安学"①或"西安学"②在国内被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