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关世界》2016,(16):83-83
历史和艺术是一对孪生兄妹,它们一起出生,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的命运或许就有所改变,并不能一直相伴到老。当我在卢浮宫里看《维纳斯》、在东京看梵高的《向日葵》、在纽约看勃鲁盖尔的《麦收》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感触。面对着这样一些流落于异国他乡的艺术品的时候,人们所关注的往往是艺术本身的价值,次之才关注到这些作品创造者的国籍。由于世界历史的多桀多变,世界地图的轮替更迭,加之世界财富的转移,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也就不断变换着主人和国籍,不断变换着它们的陈列所,唯一不变的,就是艺术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要的西方展览上,像文献展、双年展,绘画通常最多占到10%到15%、20%就非常多了,其它大部分都是观念艺术、录像艺术、装置艺术这些东西。所面临的思考是绘画在今艺术生态中到底什么处境什么角色?在这样的语境之下,中国当代的写实油画家群体作为当代绘画艺术中的一份子,没有追随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的潮流,潜心于现实主义油画艺术语言本体的研究,王宏剑就是其中之一,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奠基者》到《孟良崮》,连续五届都获的重要奖项,在油画创作中不断地表达着对历史和生命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马健 《公关世界》2016,(16):100-103
社会学家霍尔曾经指出:“企业对艺术品的购买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企业艺术’市场。这个市场本身也遵循着‘金钱话事’的逻辑。于是,艺术日益被有钱购买它们的个人或群体所塑造。”霍尔的感受无疑是真切的。因为在很多时候,企业的收藏行为常常会导致其他企业的跟风效应,并因此而不断强化这种效应。  相似文献   

4.
张倩 《公关世界》2016,(16):9-9
7月,《公关世界》下半月正式改版升级为《公关世界·艺术品典藏》,期望以先锋的艺术评论、丰富的文化讲堂、独特的艺术视角、客观的市场分析和精选的艺术真品,为读者提供前沿、有料的艺术品市场报道,在艺术品市场搭建起一个沟通、交流、保真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成绩总是为外界所关注。总部设在法国的世界著名艺术品评估和市场分析网站公布数据: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买家,中国艺术品收藏家2013年购买了价值超过40亿美元的艺术品,以34%的比重排名第一。但是,活跃的交易并没有带来"收藏大家"的诞生。根据美国《艺术新闻》杂志日前公布的"全球最活跃的两百位顶级收藏家"名单,美国收藏家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中国只有6位收藏家上榜,其数量与庞大的艺术品交易额形成鲜明反差。  相似文献   

6.
最近读到一篇题为《视角》的文章,作者讲述了他站着看佛像和跪倒在地看佛像的不同感受。在佛像面前,站着看的时候,它不过是泥塑木雕,是艺术品;可当跪到它面前的时候,顿时感到它高大威严,而自己则渺小得很。于是他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历代统治者都要把宝座筑得高高的,让他的臣民们在下面跪着说话。这算得上一个“发现”。  相似文献   

7.
环境艺术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与社会进步的结果。人类社会经历了由温饱、生存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求旅程,表明人的精神世界与物质要求交替提高的发展趋势。然而现在人们所提及的环境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日益发展提高的今天,人类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生态危机迫使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环境艺术,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基本条件,也艺术化地影响着人的精神生活。当环境艺术的各门类艺术,每时每刻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所面对的是艺术活动为我们提供的艺术产品。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对环境艺术化处理,也就是人居环境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的艺术性,认识尚不完整,一提艺术品,不免就只与绘画、音乐、戏剧相联系,尚不知自己也处在一个艺术化的空间之中。环境艺术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8.
《陋室铭》全篇仅81字,但其艺术魅力与历史魅力在经历了1200年后仍不见其衰颓之势,以至于乳臭未干的稚童在无法理解其艺术魅力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熟背此篇了。本文将以《陋室铭》中的常德印记以及常德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印记为研究对象来探索从《陋室铭》的创作看常德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齐皓  张雯 《现代交际》2012,(9):102+101
尼西土陶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不断创新,是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艺术品,对尼西土陶的艺术特点和文化传承的研究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本文以尼西土陶的艺术价值及其特点为线索,对尼西土陶的传承变迁和发展思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艺术品市场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艺术领域所长期讨论的话题,它随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拥有基于实际现象影响的物质化考量,同时它也随人们对艺术品鉴赏品位风潮而不断流转,拥有极为抽象的精神属性转变。无论是实际物质抑或精神抽象,艺术收藏品的价值都是在时刻变化的,人们应该多从艺术角度结合现有社会经济形势来考察它的价值增长点,时刻明确艺术收藏品之于该领域市场的实际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