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开放性、批判性和实践性是其独特的精神品格.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博大精深,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着,然而,这一精神品格始终没有改变,它既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鲜明标记,也是自身不断生长、壮大和充满活力的根本原因,更是我们建设当代文艺和实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形式下的生命力是需要予以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需要从感性实践主体的角度出发 ,研究文艺复现人的感性实践情感的内在机制 ,并探讨这种复现与感性实践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对马克思的重新发现、文艺实践性研究的深化、主体的建构与解构三个问题进行解构性分析有利于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并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中国,我们高举邓小平文艺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文艺理论的旗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文艺理论达到高潮,理论成果最丰,历史贡献最大。邓小平文艺理论对于当今的文艺创作、文艺理论研究等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风文艺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世界范围来看,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形成了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等三大分支.胡风无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在胡风文艺思想形成的过程中,由于苏联“拉普”理论和中国左的思潮的影响,胡风并没有完全避免那个时代左翼理论家共有的不足.但是,由于他接受了鲁迅的言传身教,并大量地阅读了国外文学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由于他本人就是一个忠于艺术,有着丰富艺术实践经验和艺术感受力的诗人,使他更能将理论的触角伸向艺术创造的广阔天地,从而取得了别人无法取代的理论贡献,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前30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原著的译注与诠释期,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资料的储备和知识分子的学习改造;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异化期.这一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无限夸大和片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某些思想观点,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性质.新中国前30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积极作用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普及和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转换,其消极影响是理论话语的排他性和保守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发展中形成了两大流派,即以周扬为代表的"政治功利派"和以胡风、冯雪峰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理论派"。尽管这两派都是现实主义的拥护者,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不论是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上,还是在文艺批评理论及实践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偏重,这与两个流派理论家的身份有关,也和他们思考文艺问题时的角度和出发点有关。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话语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论述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结构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哲学基础的支撑张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实践性张力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的包容吸纳张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既是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与中国社会实践、文艺实践的紧密结合中逐步民族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过程。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形态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除了"领袖话语形态"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框架内的"学者话语形态"也是应为人们珍视的。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具有典型性。民主革命时期,在创立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革开放新时期,在继承捍卫毛泽东思想、创立邓小平理论和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邓小平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对于全面把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来说,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柄"双刃剑"。它们确实有负面因素,又确实能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提供机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得到发展,就必须以其自身固有的与时俱进品格、世界眼光品格、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品格、开放品格、理性品格等理论品格来回应全球化潮流;并且,高张创新的旗帜,努力进行理论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三步走"战略理论以及"三个有利于"标准等重要理论之中.这种思想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创新,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正是实现"以人为本"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文艺理论是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作出的新回答和理论概括,是邓小平理论中有关文艺理论的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独特的理论创造性、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实践特色.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文学艺术日益从神圣的精神殿堂“沉沦”于喧嚣的大众生活的时下,重读邓以蜇在20世纪20年代有关文艺功能的精辟见解,有一种净化灵魂的感觉。邓以蛰是有着理想精神,又有着现实忧患意识的文艺理论家,他对艺术本体精神的叩问,他阐释的“纯粹的构形”艺术抒写性灵的功能,诗表现特定境遇“情感”的功能以及戏剧观照人生的功能———本文概括为文艺功能层次说,见出文论大家的睿智和执著于艺术的良知与真诚。  相似文献   

14.
讲授邓小平理论应突出注意把握下列问题深刻阐明邓小平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使学生感到邓小平理论“可信”;从指导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阐述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容,使学生感到邓小平理论“有用”;遵循邓小平的思路讲授邓小平理论,使学生感到邓小平理论“有味”。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范式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理论重新匡正了唯物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灵魂地位,并运用这一方法实现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创新,形成一个新的理论范式。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范式在新时期发展出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 ,初步解决了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新路 ,也为其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一、把中国的发展问题置于全球时代背景下来观察和思考 ;二、这一理论是面向世界 ,对外开放的 ;三、其出发点是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对人类作贡献 ;四、揭示了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性问题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政治艺术就是"按照辩证法办事"的政治智慧和艺术.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以及"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实践创新方法构成了邓小平政治艺术的基本内涵.邓小平政治艺术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艺术的新发展,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性格。笔者认为,传统民族性格中阻碍现代化向前推进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三方面表现,即:世界观层面的中庸之道、价值观层面的重义轻利、对待外来事物的华夷之防。邓小平理论以现代化理念对这些方面作出了科学分析,为塑造现代化的民族性格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科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地、系统地回答了当今世界及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学习邓小平的科技理论,对于我们迎接科学技术革命的挑战,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发展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二十五年来我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的历史回顾和小结,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同志经济理论在我国企业改革与管理进程中的指导作用;对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完善管理基本经验进行了归纳;对如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新时期进行企业改革与完善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