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应用潜在语义分析,探析认知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在语义分析是美国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信息提取技术.文章对其原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认知科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文本理解和人类如何获取知识、归纳知识和表述知识方面进行了探讨,最后说明了潜在语义分析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英语文本中的几种普通的语言现象--"替代"、"重复"和"前指",在保持语句和篇章在语义连贯统一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在谋篇造句过程中得以恰当使用的方式是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完美结合在语言使用者思维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衔接与连贯的定义范畴,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三个层面论述了语篇显性连贯、隐性连贯与译作的语义传递之间关系,多方位地分析了连贯与衔接的差别及连贯的显隐性.  相似文献   

4.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他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表达文本、信息文本与呼唤文本,不同的文本应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进行详细的解读,并运用英汉翻译实例对其翻译思想在翻译中的体现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连贯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连,衔接则是指结构上的关连,语法手段、词汇衔接、逻辑联系的使用,都可以表现语篇结构上的衔接.有些句子组合乍看起来叫人不知所云,但细心地琢磨其语言环境,还是能够理会其语义的连贯;有的组合表面上看起来存在着衔接关系,好像是连贯的,但实际上却没有语义连贯.Van Dijk的理论对于辨别语篇是否连贯很有指导意义,我们从语篇连贯的角度能够准确评价和分析一些翻译实例的失误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语篇的连贯有三个层次--语法(形式)、语义、语用.只有在第二和第三层次上连贯的语篇才是真正连贯的语篇.而位于第三层次的话语意图起核心的作用.没有它的选择、调控与整合功能,话语就无从建立"相关".  相似文献   

7.
语篇连贯是一种从语义层面到语用层面再到心理互动层面的动态过程.文章试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入手来探析幽默语篇三种不同类型的连贯,并从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及言后行为的角度充分展示了幽默语篇显性、隐性和互动连贯及其各自发挥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鉴于英语立法文本中的定义频繁招致语言和法律专家们的批评,从立法定义与词典定义的区别、立法定义与语义的不确定性、立法定义与法律虚幻三个方面重新解读了英语法律文本中定义的使用,认为有必要对英语立法文本中定义的位置或措辞进行更改.  相似文献   

9.
"连"字句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包含"连"字句话语的语义结构模式和话语功能."连"字句有两个相反的推断意义,在具体话语中,含有不同的表达信息,表现为不同的语义结构模式;在具体语境中,"连……也/都"陈述句会自动按一定模式组成连贯的话语篇章.  相似文献   

10.
以概念隐喻理论和语篇连贯理论为基础,从语义关联性、主题关联性和语境关联性三方面探讨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分析得出,《乡愁》中的概念隐喻主要以平行结构展开,该结构是促成语篇连贯的常见模式。本文旨在拓展当代诗歌语篇的认知研究,对发展与完善语篇连贯理论方面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论衔接与连贯的显明性和隐含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语言学 (textlinguistics)研究的重要课题。语言学界在如何看待衔接与连贯的关系这一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从研究的角度来看 ,对连贯的研究重于衔接的研究 ,对语言形式上的衔接的研究重于语义上的衔接的研究。本文凭借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依据衔接的显明性与隐含性这一特征 ,讨论连贯语篇的生成模式和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翻译即是以译文语篇呈现原文语篇.连贯性是语篇的根本特性之一,所以译文语篇应具有对等的连贯性.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以语篇为翻译单位的翻译实践中,从文化角度出发,借助语篇分析的连贯理论,探讨译文对译文读者是否连贯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推导是语篇理解者构建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而也是构成语篇理解的基础。推导不仅仅涉及语篇信息的长时表征 ,也包括与连贯有关的信息短时激活 ,在语篇理解和信息加工系统中有其特定的制约和激发机制。连贯构建离不开推导 ,因而对连贯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语篇本身 ,还应包含语篇产出者和理解者的心理认知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语境理论是用来研究语篇连贯的有效手段.新的认知语境理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从方法论角度使为其分析语篇连贯性成为可能,它结合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认知模式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这就必将为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信息传递中,使读者或听者在一个立体的结构里探寻语篇的连贯,从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直接对象是原文语篇,最终产品是译文语篇,而连贯是语篇的基本特征,所以也可以说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原文语篇连贯的识别和对译文语篇连贯的重构的过程。文章从对原文意义精确的把握,重构忠实而又通顺的译文,和最后从整体上对译文的校对,这翻译的三个基本步骤来阐述译者具备语篇连贯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语境理论是用来研究语篇连贯的有效手段。新的认知语境理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从方法论角度使为其分析语篇连贯性成为可能,它结合了关联理论的语境观与认知模式理论中的有益思想,这就必将为研究语篇连贯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信息传递中,使读者或听者在一个立体的结构里探寻语篇的连贯,从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两大重要特征。翻译是在语篇而并非字、词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最终的翻译作品也必须具备这两大基本特征。主位推进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语义连贯的重要途径,它通过语篇中各小句主位与述位的层层推进以及它们所包含的新旧信息的逐步转换促成一个完整语篇的形成,帮助译文读者把握译文的连贯性。文章对《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探索主位推进是如何使语篇中各小句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  相似文献   

18.
语篇的衔接、连贯与完型填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篇的构成必须靠衔接与连贯的相互作用。衔接是语篇内的句子在语义和表层结构中的连接方式 ,是有形网络 ,具有显明性 ;连贯是指语篇中能感觉到的“意义连续系” ,是语篇的无形网络 ,具有隐含性。本文试以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来阐释完型填空的某些现象 ,从而给外语教学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连贯与衔接手段的识别和运用直接关系到语篇翻译的质量。在翻译教学中,我们既要要求学习者能准确识别源语语篇中的衔接方式和连贯性,又要引导他们在译语语篇中创造性地再现相应的衔接方式和连贯性。本文结合英汉翻译教学实例对语篇的衔接方式及其连贯性进行对比分析, 以期对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和翻译教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语篇连贯的主观性是言语交际中通过交际主体心智或心理表征建构起来的连贯性所体现出来的立场、态度、感情、意向等主观意识.它对语篇的连贯性具有构建作用,主要体现在:语篇连贯的"自我"印记与"意向"印记.因此,理解与把握这种主观性,是研究语篇连贯性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